APP下载

云霄港区至纵二线(疏港路)公路工程路线方案比较

2015-10-31林俊聪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3期
关键词:云霄港区路线

林俊聪

(云霄县县乡公路管理所 363300)

云霄港区至纵二线(疏港路)公路工程路线方案比较

林俊聪

(云霄县县乡公路管理所363300)

云霄港区至纵二线(疏港路)公路工程是港区便捷连通厦深高铁云霄站的重要公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八纵十一横十五联”干线的配套公路。项目的实施对云霄县城区乃至附近区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云霄港区至纵二线的基本概况、技术标准、项目建设条件以及路线方案比较。

云霄港区;至纵二线;路线方案;比较

1 项目概述

云霄港区至纵二线(疏港路)公路工程,位于云霄港区,是港区便捷连通厦深高铁云霄站的重要公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八纵十一横十五联”干线的配套公路。项目的实施对加快提高县市公路网水平,进一步完善云霄公路路网结构,提高公路运输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漳州市、云霄县城区乃至附近区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起于起点位于规划的云霄港区,由东向西,沿山脉布设,绕行东厦镇铜人坑水库、虾坑水库后,穿过列屿镇白衣村北侧、路线向西前进,途径莆美镇下径后接上已建的疏港公路,沿疏港公路中心两侧拓宽,跨越沈海高速公路,路线终于常山华侨农场海峰村境内的国道324线(国道桩号K422+100),全长12.514km。

2 技术标准

根据《福建省“镇镇有干线”公路项目漳州市境路线规划实施方案》、《公路工程技术标椎》(JTGB01-2003)和该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任务、功能,经分析研究后,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km/h。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项目的功能、服务水平等级和设计通行能力,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布设,路基宽度40m。路基横断面各组成如下:40m=双黄线0.5m+2×(3×3.5m机动车道+0.75m硬路肩+8.5m绿化带),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等级:公路-I级,小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50;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3 项目建设条件

3.1地形地貌

项目区域以冲海积平原地貌和剥蚀丘陵地貌为主。其中冲海积平原地形平缓,地面标高一般小于10m,以侵蚀丘陵残丘地貌夹冲海积、冲洪积平原为主,由不同标高的山体组成,绝对标高30.00~100m,山体坡度一般为15~35°,山顶浑圆或平坦,局部形成陡崖。残丘地貌是通过构造抬升和各种营力综合作用形成。

3.2地质构造及地震

项目区内未见有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区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区,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中硬土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如图1)。

图1 路线方案示意图

4 路线方案比较

4.1主要控制因素

经过认真研究项目提供的路线走廊带,认真收集沿线走廊带现状及规划相关资料,结合地形自然条件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1:10000地形图寻找所有可行的路线走廊带,优选合理路线走廊带。

本项目主要的控制因素有:云霄港区、云霄县光电产业区总规、已建的疏港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国道324线、及沿线的重要建筑、水库等。

4.2备选方案表

在规划走廊带的基础上,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社会环境及地方政府的意见对线位进行优化、完善路线方案,对可能的路线方案进行比选。

表1 

4.3路线K、A方案比较

本方案针对起点至K4+400段,路线绕行铜人坑水库及虾坑水库方案进行对比,布设K线、A线方案进行比较,本对比方案采用论述性比较(如图2)。

4.3.1路线走向

K线方案:K线起点桩号K0+000位于规划的云霄港区,由东向西,沿山脉布设,绕行东厦镇的铜人坑水库、虾坑水库下游后,接上K线K4+400,K线全长4.4km。

优点:线型较优越,平纵的技术指标较高;土石方数量比A方案少42万m3,土石填挖基本平衡;对铜人坑水库、虾坑水库的影响较小,有效保护水库的正常使用功能,符合云霄县人民政府对本项目的选址意见。

图2 K0+000~K4+000段路线方案示意图

缺点:路线比A方案长224m。

A线方案:A线起点桩号K0+000位于规划的云霄港区,由东向西,沿铜人坑水库的山脉布设,穿越虾坑水库坝岸下游后,终点桩号AK4+175.999,接上K线K4+400,A线全长4.176km。

优点:路线较K线短224m。

缺点:线型较差,平纵的技术指标较低,纵断面最大纵坡6%/3处,土石方比K线多42万m3。土石方填挖不平衡,废方较多;路基土石方施工时,对铜人坑水库的影响较大,不符合云霄县人民政府的选址意见。

4.3.2综合比较

K、A方案经与有关主管部门沟通后,上报云霄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同意推荐K线方案。

4.4路线K、B方案比较

经过在地形图上反复定线,并结合野外实地踏勘和地质勘察,对于优劣条件上有明显差异的比较路段进行了取舍,根据本项目路线与云霄县光电产业园路网规划、十八重工以及已建疏港公路的关系,布设K线、B线方案进行比较。

图3 K4+400~K9+000段路线方案示意图

4.4.1路线走向

K线方案:路段起于K线K4+400,穿越碗窑水库上游后右转,至K9+000接上现有的疏港公路,路线长4.6km。

优点:线型较优越,平纵的技术指标较高;路线长度较B方案缩短1.179km,便于港区与厦深高铁货物的中转运输,公路运输效益较明显;征用土地数量较少工;工程造价较B线低2976.0724万元。

缺点:距十八重工工业区距离较远,需局部调整光电学院的规划。

B方案:路段起于K线BK4+400,穿越碗窑水库上游,后结合云霄县十八重工规划走廊,与现有的疏港公路交叉,沿疏港公路中心布线拓宽后,终点桩号BK10+179.864,接上K线K9+000, B线长5.779km。

优点:距十八重工工业区距离较近,利用已建疏港路较长。

缺点:线型较差,平纵的技术指标较低;路线长度较长,港区与厦深高铁货物的中转运输绕行较长;对利用段疏港公路混凝土路面破坏较多;征用土地数量较多。

4.4.2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根据K、B方案的路线对沿线涉及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及征地拆迁等工程量进行汇总计算后如表2所示。

表2 路线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比较

4.4.3综合比较

虽推荐方案偏离十八重工工业区,鉴于本项目的主要功能是便于云霄港区的货物能快速、安全、便捷的通往厦深高铁站,但从远期运营评价及安全性能考虑,推荐采用K线方案。

4.5确定路线方案

根据以上方案的对比分析,采用K线作为推荐方案,项目起点桩号K0+000位于规划的云霄港区,由东向西,沿山脉布设,绕行东厦镇的铜人坑水库、虾坑水库下游后,穿过碗窑水库上游及峛屿镇白衣村北侧、路线向西前进,途径莆美镇下径村后,于K9+ 000接上已建的疏港公路,途经三东村后向西前进,沿疏港公路中心两侧拓宽,于K12+254.6跨越沈海高速公路云霄段,路线终于常山华侨农场海峰村境内的国道324线(国道桩号K422+100)与云霄疏港公路的交叉口,终点桩号K12+514.272,全长12.514272km。

表3 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

5 结束语

路线方案进行对比论证后,综合考虑建设条件、社会环境、路线功能、工程造价及地方政府的意见,采用K线作为工可阶段的推荐路线。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3]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镇镇有干线”公路项目漳州市境路线规划实施方案》.

U4.12.1+1

A

1673-0038(2015)23-0286-03

2015-5-22

猜你喜欢

云霄港区路线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飞上云霄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强军壮志在云霄——记党的十八大代表、战略支援部队某旅三级军士长赵云霄
港区故事
画路线
找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