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2015-10-31王可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3期
关键词:植被绿色环境

王可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39)

刍议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王可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400039)

经济发展的“资源节约化”,城市发展的“绿色环保化”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共识。绿色街区城市设计基于“绿色城市”的基本理念,探索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在“绿色街区”、“绿色城市”之间找到平衡点,对街区尺度与街区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从而进一步促进“绿色城市”的理念进一步推行,成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有效节约的有效途径。

绿色街区;城市设计;方法;措施;思考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给环境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何实现社会、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一直都是人类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因此,“绿色建筑”、“绿色街区”以及“绿色城市”等相关理念得以变为现实从而得到推广。通过生态化城市发展理念的实践,从而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1 绿色街区的概述

1.1绿色街区的概念

绿色街区以绿色建筑为依托,运用多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手段和措施,为实现绿色城市的建设目标,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以生态学为核心理念建设而成的城市街区。“绿色建筑”、“绿色街区”以及“绿色城市”三者之间具有系统化与层次性的特点,实现绿色城市理念的推行,必然要从绿色建筑与绿色街区进行。

1.2绿色街区的特征

1.2.1具有良好的空间舒适度

绿色街区将充分利用空间,通过对空间的科学合理布局,从而使环境具备一定的层次性,避免人口集中带来的嘈杂感与压迫感。同时,街区之间相互独立,又有着紧密而强烈的联系。通过多种绿色环保手段的实施,从而使得街区在内部空间与公共空间具备了极大的舒适度。

1.2.2能源的有效节约与利用

绿色街区的核心理念在于生态化,通过多种手段使街区对于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有效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使用与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另外,资源的有效节约促进了绿色街区的良性循环,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人文生态系统。

1.2.3新型环保技术的使用

资源有效利用率的提高,依赖于大量的新型环保材料以及新型环保技术的使用。可以说,绿色街区是以现代环保技术为基础的。环保技术的使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从而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摄取。

1.2.4街区安全性与艺术性

与传统街区相比,绿色街区更具安全性。安全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治安上更加具有保障,在建筑主体结构上更加稳定,安全性充分贯彻于绿色街区的设计工作中。同时,绿色街区更加注重人文性与艺术性,通过多种艺术性建筑的设计,达到提升绿色街区整体人文价值的目的(见图1为绿色街区的研究视角)。

图1 绿色街区的研究视角

1.3绿色街区的设计原则

1.3.1艺术性与环保性相结合

在进行绿色街区的设计工作中,应该将艺术性与环保性相结合共同作为设计的指导原则之一。绿色街区不同于普通街区,其在人文塑造上更具鲜明的特点。同时,绿色设计的核心在于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环保性的设计原则要始终贯彻在设计的全程[1]。

1.3.2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实用性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避免华而不实的设计手法,注重简约、有效的手段,降低资源的消耗。同时,手段的实用性不以牺牲功能为代价,因而要注重街区的科学性。在设计的整个阶段,设计程序要符合相关规范,从而能够为整个设计提供科学性上的保障。

1.3.3功能多样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绿色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着重功能的多样化。绿色街区不仅仅能够满足人们的住宿、娱乐,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升街区的人文价值。同时,绿色街区要在保证建筑主体结构与整体系统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工程的造价与经济成本,从而使绿色街区具备价格上的优势,有利于绿色街区的进一步推广。

1.3.4系统性与生态性相结合

绿色街区注重整体性,注重街区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设计中,避免街区的各个部分之间过于独立,从而降低了街区中人与自然的亲密度。同时,设计的理念是生态化,则要力求将绿色街区形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街区的良性循环,促进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2 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具体分析

2.1基于自然环境要素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2.1.1自然环境中的土地要素

绿色街区的设计前期准备工作要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周密、详实的可行性调查研究,充分调查街区所在地的地质资料。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街区的地面进行详细的勘察,建立数据模型,对各种影响环境的要素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进行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注重考虑土地的兼容性。对街区的建设用地进行土地利用上的评估工作,对适宜开发的土地要素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开发的有序性与系统性提供依据。对绿色街区的土地开发利用首先应该确定土地的性质与功能,以此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与论证。苏州的地质条件特色,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对其进行了着重考虑。

2.1.2自然环境中的气候要素

影响街区气候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众多。其中,城市的热岛效应、绿化率、通风条件等方面都是重要原因。因此,绿色街区设计的重要一点在于改善区域内的小气候环境,而小气候环境的改善要以环境的舒适性为基本准则。首先,应该对绿色街区的环境进行评测,将风环境、热环境与声环境,对区域内的人口密度进行合理控制,对建筑进行合理布局。同时,通过多种措施增加绿色植被,降低区域温度。在区域内建设通风走廊,改善街道的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风在区域内的降温作用。另外,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对外墙的外形设计,减少建筑物对风的阻碍作用,并利用一定的手段,充分引导气流,改善绿色街区的通风环境。

2.1.3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要素

合理的绿色植被覆盖率能够提升绿色街区的生态效益。在绿色街区的植被种植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绿色植被对环境以及居民的益处,必须对植被的种类选择、种植方式等多种条件进行综合评定[2]。对绿色街区所在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与研究,选择经济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绿色植被,根据绿色街区的功能划分,对其进行植被的种植。同时,植被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创新绿色种植的方法,在建筑的外墙与内墙进行绿色植被的创新种植,充分发挥绿色植被在隔热降温方面的作用。

2.1.4自然环境中的水体要素

绿色街区的水体利用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既有水体的保护以及水体的循环利用。对既有水源的保护要集中在居民的节水宣传以及水源的保护制度的建设上。对于水体的循环利用,应该积极对各种先进的水体循环利用技术,例如通过对中水回用、海水淡化以及雨水回收等方面进行综合利用,有效节约城市用水。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能够有更好的应对措施,减少暴雨对地面的侵蚀以及对居民的经济损失。苏州降水量丰富,对水体的合理、科学利用将充分体现绿色街区的实际内涵(见表1国内部分城市水量锐减数据统计)。

2.2基于空间布局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绿色街区的空间布局必须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依据街区的功能实现对空间布局的合理利用。将街区的住宅区、商业区与娱乐区之间的比例进行合理设定,避免相互之间的关系错乱,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开发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要根据城市规划进行合理设计。对街区的开放空间,注意与住宅区之间的距离。另外,综合考虑建筑的形态,对建筑的风格与造型进行一定的规划,以保障建筑在空间布局上的层次性与系统性。注重美学原则,树立正确的城市设计思想,对街区进行科学、优质的改造。

表1 国内部分城市水量锐减数据统计

2.3基于环保技术支持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绿色街区的建设以环保技术作为依托,从而实现绿色街区的能源节约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环保技术的应用应该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的选择、清洁能源的利用等等。同时,对于街区中的交通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同样需要利用到新型的环保技术,以提升交通的人性化水平。另外,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街区管理的智能化,从而从多个方面对街区的绿色节能进行控制,最大限度的节约自然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结语

绿色街区的设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设计人员通过对各种相关领域理论的应用,达到设计的最优。同时,绿色街区的设计工作具有动态化的特点,需要设计人员通过对市场环境以及科技发展的了解,不断充实绿色街区的内涵与质量。另外,有关部门应该积极营造绿色街区的发展环境,通过多种措施广泛宣传,促进绿色街区的进一步推广。

[1]黄大田.以多层次设计协调为特色的街区城市设计运作模式——浅析日本千叶县幕张湾城的城市设计探索[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6):90~ 94.

[2]吕海虹,张杰.也谈城市街区——读C·莫丁《城市设计:绿色尺度》有感[J].世界建筑,2001(6):75~77.

TU984

A

1673-0038(2015)23-0008-02

2015-5-23

猜你喜欢

植被绿色环境
绿色低碳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
基于NDVI的鹤壁市植被覆盖动态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