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

2015-10-29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农业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国务院7月4日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变革转型、引领跨越、安全有序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国务院实施三年计划推进城乡危改

国务院7月1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意见》提出,按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部署,实施三年计划,2015-2017 年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其中2015年58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户(其中2015年432万户),加大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布局合理、运行安全、服务便捷。

韩长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实现稳粮增收

6月28日,农业部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分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研究提出明年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优化玉米种植结构的具体意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着眼全局,创新思路,主动作为,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现稳粮增收,力争通过几年努力,逐步构建起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的现代农业结构。

韩长赋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紧迫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坚定不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应当看到,这一轮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在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的高起点上的主动作为,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两个紧箍咒”的有效途径,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有利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总的考虑是:在方向上,实现“三个转变”:就是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在目标上,达到“四个提高”:就是要稳步提高粮食产能,加快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加快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路径上,着力在“优、特、高、深”上下功夫:就是要紧盯市场需求、发展名优产品,发挥资源优势、创响特色品牌,拓展增值增效空间、提高质量效益,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全产业链。

农业部发布预案科学应对厄尔尼诺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厄尔尼诺将达到中等以上强度,受其影响,“南涝北旱”程度将重于去年,给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7月2日,农业部印发了《科学应对厄尔尼诺实现抗灾夺丰收预案》,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坚持防抗结合、避减并重,加强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灾,“促生长、促早熟、防洪涝、防干旱、防早霜”,努力实现全年稳粮增收目标。

其中,不同粮食主产区防范侧重点各有不同。防范南方洪涝灾害,加强指导服务,全力防御洪涝,帮助灾民生产自救,全力防控病虫危害。防范华北地区夏伏旱,促进夏播作物正常生长,及早落实农艺保墒措施,因地制宜落实浇水等抗旱措施。防范东北地区阶段性低温和早霜冻,强化田管促生长,适时追肥促早熟,综合措施防早霜。

各地应结合实际,及早谋划,做好保障措施。强化灾情监测预警。完善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第一时间获取雨情、水情等灾害性天气信息。加强应急值守,强化灾情调度,及时掌握墒情、苗情、灾情,制定完善技术预案,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落实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科学评估灾害影响,根据作物受灾程度和生长发育进程,制定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的科学抗灾技术方案。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落实减灾措施。强化示范引导,扎实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率先落实防灾增产关键技术。

强化政策争取落实。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按照“地方先救灾、中央后补助”的机制,细化实化实施方案,支持农民落实防灾增产各项措施。在灾害发生时,及时调度农业受灾情况,争取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支持农民及时开展灾后生产恢复,减轻灾害损失。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外向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