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及旅游资源评价

2015-10-29徐思瑜谭文清仲伟婉

吉林地质 2015年3期
关键词:舒兰伊通遗迹

徐思瑜,谭文清,赵 阳,仲伟婉,刘 慧

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 长春 130026



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及旅游资源评价

徐思瑜,谭文清,赵 阳,仲伟婉,刘 慧

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 长春 130026

吉林省伊通—舒兰火山群位于我国吉林省中东部,沿北东向伊通—舒兰断裂带分布,是我国少见的玄武岩穹丘式火山类型的地质遗迹。经长期的风化侵蚀已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类型景观。火山群在地质构造、成因机制、地形地貌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具有火山地质科学研究的独特性和科学性,可为研究火山喷发后的周边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供游人欣赏、休息的自然性与观赏性。

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科考与旅游

0 引言

地质遗迹是地质作用给人类创造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能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是人类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是人类恢复地质历史的重要参数。也是对公众进行科普、环境及灾害等方面知识教育的博物馆[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旅游业中奇山真水等自然地质遗迹倍受青睐。

1 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背景

1.1 地层岩性

伊通—舒兰火山群所在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沉积岩。其中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伊通—舒兰断陷盆地外围,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伊通—舒兰断陷盆地中。

1.2 地质构造

本区地质构造按构造形迹走向可分为:东西向断裂构造、北东向断裂构造、北西向断裂构造和北北向断裂构造。

2 伊通—舒兰火山活动期次、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

2.1 火山活动期次

伊通—舒兰火山活动始于古近纪渐新世,止于第四纪早更新世,可划分为6个火山喷期,见表1。

2.2 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

伊通—舒兰火山群主要地质遗迹为火山锥-火山穹丘、火山地质剖面、玄武岩柱状节理形状独特火山奇观、矿泉及熔岩洞穴。

伊通—舒兰火山群,按分布的集中程度又可分为伊通火山群和舒兰火山群。

表 1 伊通—舒兰火山群新生代喷发期次划分表Table 1 Cenozoic eruption period partition of Yitong-Shulan volcanoes

3 伊通火山群地质遗迹

伊通火山群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以伊通满族自治县为中心,北靠长春市,南与东辽县接壤,西邻公主岭市,东与磐石县和长春市双阳区毗邻。地理座标:东经124°50′00″~125°22′00″,北纬43°14′00″~43°35′00″,面积600 km2。

伊通火山群位于伊通—舒兰断陷带南段,由16座孤立的玄武岩火山锥组成,其中以西尖山、东尖山、大孤山、小孤山、横头山、马鞍山等火山最为出名。据K-Ar稀释法测定,形成时间为33.8~8.70 Ma,全属新近纪中新世。见图1伊通火山群分布图。

图 1 伊通火山群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Yitong volcanoes

4 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

舒兰火山群分布在伊通—舒兰断裂带中段,舒兰断陷带内(见图2),断裂沿NE向和NNE向排布。火山喷出和溢流主要受NE向舒兰断裂带和NNE向断裂带控制。舒兰火山群由27座火山组成,分布面积900 km2。地理座标:东经126°31′59″~126°56′50″,北纬44°10′59″~44°44′00″。它们或呈火山盾,或受剥蚀作用后呈熔岩桌状山,而为数众多的则是尖顶火山锥。

图 2 舒兰火山群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Shulan volcanoes

5 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评价

5.1 火山群地质遗迹类型独特,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植

伊通—舒兰火山群火山主要分布在中生代断陷盆地之中,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火山喷发均形成以碱性玄武岩组成的孤立火山穹丘。保留了火山作用过程中岩浆运移、喷发、冷却等过程,还保留了火山相、火山通道相、火山口相等火山机构。

5.2 火山地质遗迹具其独特性

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火山锥体以独立的火山穹丘为主,其中伊通火山群中火山锥全为火山穹丘,舒兰火山锥绝大多数也是火山穹丘;其二是组成火山穹丘的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且产状变化大,并组成各种各样图案,如孔雀开屏、鹰咀崖、塔林等,特别是西尖山玄武岩中的柱状节理高数十米,而中间无断裂,有“东方魔鬼之塔”之称。

5.3 交通方便,有利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

伊通—舒兰火山群交通都较方便。伊通火山群交通以公路为主,长春—营城子高速公路从火山群中心通过,伊通尚有通往辽源、梅河口、白山、四平等地方高级公路,各火山锥之间也都有公路相连接。

6 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建议

6.1 开发现状

伊通火山群地质遗迹保护及地质旅游资源开发较早。1983年10月,吉林省政府批准建立“伊通火山群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成立以来,保护区管理局实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有步骤的在西尖山、大孤山、小孤山、莫里青山等火山建立了管理站,在重点火山穹设置了围栏、围墙、宣传牌,完成了西尖山火山穹丘四周的种花种草及大孤山火山遗迹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工作。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先后接待十几个国家和组织前来进行科考和旅游;每年接待国内来保护区进行科研、科考、教学和旅游者达数万人次。

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及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尚未进行。

6.2 开发建议

(1)应尽快对舒兰火山地质遗迹及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

(2)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各种地质遗迹发生、发展过程,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更多地渗透美学观点,而减少地质遗迹的商业炒作。

[1] 罗春科.广东地质遗迹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协调性分析[D].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2] 孟 涛,邢立新,潘 军,刘 祥.伊通火山群地质遗迹的科考与旅游价值[J].吉林地质,2008, 27(3).

本刊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经协商,《吉林地质》期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同时进入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凡本刊发表的论文,将同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按作者与本刊的约定执行。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吉林地质》编辑部

Geological remains of Yitong-Shulan volcanoes and evaluation of its tourism resources

XU Si-yu, TAN Wen-qing, ZHAO Yang, ZHONG Wei-wan,Liu Hui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al Station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1, Jilin, China

Volcanoes of Yitong-Shulan are located in the middle-eastern of Jilin Province, which distributes along the NE Yitong-Shulan fault zone. It is rare basalt dome volcano type in china. Through long-term weathering and erosion, it has formed different landform landscape. Volcanoes have special features in geologic structur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landscape geomorphology. Geology traces of Yitong-Shulan volcanoes are typical and scientific, which can provide a scientifi c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volcanic eruption, and provide natural and ornamental for visitors.

Yitong-Shulan volcanoes; geological remains; scientifi c investigation and tour

P66 ;P317.5

B

1001—2427(2015)03 - 131 -4

2014-12-05;

2015-08-31

徐思瑜(1984—),女,辽宁辽阳人,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舒兰伊通遗迹
基于宁波#舒兰和郑州三地新冠肺炎潜伏期的研究
放假了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不吹自灭的蜡烛
方外观遗迹旧照
沁园春·伊通满族博物馆观感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农发行伊通县支行争取县级财政补贴已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