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教育叫低声

2015-10-29王巨川

新西部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低声高声声调

王巨川

也许是长期军旅生涯听惯了高声的命令和大声的回答“到”、“是”,因而对阅兵仪式上那种排山倒海的正步和震撼长空的士兵应答,有一种心灵的共鸣,感觉在那一种氛围下,不高声表达就无法释怀。

然而,不能不承认的是,随着年龄的变老,越来越忍受不了喧嚣。高音喇叭、混合音响、集体喧哗、车辆噪音等等,都成了竭力躲避的声音。甚至连办公室响度大的铃声,高频率的讲话,也觉得刺耳。

近日,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的一篇微信,题目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阅读欲望:“‘低声教育,你能做到的”。请允许我引用文章的概念:低声教育,指的是与教育孩子大声大叫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原因在于:1、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2、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3、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文章还介绍了低声教育的四条方法措施:1、批评孩子要降低声调。2、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辞。3、把自己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释给他们听。4、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

文章是针对家庭教育而言,实际上也讲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教育的问题。听一听重庆游客大闹曼谷机场的录音,回顾一下放学时学校门前的声浪,还有饭馆的喧哗,公交车上的喧闹,就会觉得低声教育的社会意义远远大于家庭教育。

如果说家庭的低声教育是一个方法问题,那么,社会的低声教育就是一个素质问题。低声,其实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低声不是下气,有理也不在声高。但是,或许是我们习惯了理直气壮,或许是我们总喜欢先声夺人,我们到处能看到的都是喧嚣,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孩子需要低声调,病人需要低声调,吃饭需要低声调,阅读需要低声调,诵经需要低声调。让低声成为一种习惯,也成为一种品质吧。

猜你喜欢

低声高声声调
你有病吗
《蝉》:居高声自远,餐露心自洁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拼音宝宝扛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金铜时代
高声诵读,文通字顺
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