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人之美

2015-10-28

优雅 2015年8期
关键词:木器大漆首饰

“我们深信有些物品的禅静是其自内而外的属性,这种禅静让物安静地置于家里、空间中,围绕其最质朴的功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型态,不为造型而造型,不需要任何装饰,也没有一大堆的故事哄托,物自己便能讲述其所有。”

匠人,用手用情感制造东西的人。

编辑:邵茜 文:安琪 图:被访者本人提供

王姗特别喜欢日语中的一句话“物を大切にする”,就是要珍惜物件,遇到损坏要积极修复而不是丢弃。这样日久天长,物件会留下主人的温暖。她希望自己设计的作品也是这样,破碎后通过金缮修补,从此拥有一份独特的美。

标一:金缮,从残缺到独特

金缮,从字面上解释是“以金修缮”,用天然大漆来黏合瓷器的碎片或填充缺口,再将表面敷以金粉或贴上金箔。金缮以瓷器和紫砂器居多,也可以用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它和中国传统的瓷器修复技术——锔瓷有点类似,但是源于日本的传统瓷器修复技术,本质上属于漆艺范畴。

王姗第一次知道金缮这个传统手艺是在插花老师家。水果盘边缘一条长长的金线赋予了盘子独特的美感,王姗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后来她知道这叫金缮,是种传统手工艺。

王姗大学时学的是综合材料,“比方研究石膏、树脂,这些各种奇怪东西混合在一起,能发生怎样的变化,算是一门偏西方当代艺术的学科。后来看到金缮,在大学时也接触过漆艺,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王姗开始了她的金缮生涯。所必需用到的一样材料是大漆,是人工割取的天然漆树汁液,棕褐色。视所需修补器物的材质不同,往大漆里添的东西也不一样,可以是糯米粉,也可以是黄土粉、白灰。

接触过漆的人都知道漆会“咬”人,而且这种过敏无药可治。刚开始使用大漆时,王姗眼睛周围就开始发红,最后无奈去医院打了激素才稍稍好了些,“做漆的人都要熬过这一关,之后就有了抗体。而且这个抗体还是可以遗传的,似乎预示着从此你就成了一个真正的漆艺人。或许是阴干的时间未够,或许是干活时听的音乐不对,也有可能中途接了个电话,来了条微信……心情差一点点就容易裂。漆有自己的生命力。”

不仅仅是修补,还要有自己的设计感在里面,这是王姗对于自己的要求。一只杯子修补完后,觉得单纯的一条金线不美,就凭着感觉多画一片叶子上去,“出去时支离破碎,回来时花枝招展”,这就是王姗眼中的金缮之美。

一只元代的龙泉窑马上杯,破碎之余还有好几个缺口,王姗根据器物原有的形状用大漆加瓦灰填补,再用金缮修复,杯子再度完整。两只破碎的宋代定窑斗笠碗被修补完整,白底衬着暗暗的金色……有时,王姗也会根据不同器物的特点使用银粉或者黑漆。而除了瓷器,她也会用金缮修复其它老物件,如老镯子等。

修补一个碗至少要用三个月的时间。王姗眼里,每个小小的器物都有独特的生命。陶泥的粗糙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伤口,烧结温度不同会有特定的裂痕,而每一道伤痕背后,又有着各自的故事。有时一眼瞥见就有主意,有时要过上一段时间才能想到要怎么做,当这些残破的器物来到手中,王姗并不急于开始,“几百年前制作它们的工匠一定想不到,现在还有另一双手来为它们做修复,这些器物在地下埋了那么久,如今却遇上了我,这都是缘分。”

“我们深信有些物品的禅静是其自内而外的属性,这种禅静让物安静地置于家里、空间中,围绕其最质朴的功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型态,不为造型而造型,不需要任何装饰,也没有一大堆的故事哄托,物自己便能讲述其所有,没有设计的设计就是我们的设计风格。”

标二:“弦”,从自然中来

蔡嘉怡和男友余隽是“弦”品牌的创始人。出生在东莞的蔡嘉怡童年在乡村度过,亲眼看着很多手艺在慢慢消失,非常心痛,“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通过设计的力量,将这些手工艺转化成为大家都需要的日常器物,让手工艺重新回到生活之中,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美,唤起关注。”

余隽是家具设计师。他们和木头的缘分是在余隽读书时就开始的,那时修读工业设计的余隽制作毕业设计时恋上了木头这种传统的材质,最后决定以木头来制作毕业设计——一把手工木椅。

他们在业余时间设计了一些木头作品,找到工厂打样,出来的结果却常常不满意,“那会儿其实挺有挫败感,感觉跟工厂不在同一个频道。我们也缺乏专业的知识去解决技术问题,就想着不如自己学着做吧,做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学习木工知识。”后来他们将自己的木器作品放在微博上,没想到有不少人想买,这给了他们很大的鼓励。接着开了网店,业余时间不够用了,于是辞职专心做起了品牌。

“弦”品牌工作室2014年年中时候成立。起初他们把家里的阳台当成工作坊,用的工具是手动的,木盘子是一刀刀挖出来的,粉尘相对比较少,但每个盘子的诞生都耗时甚长。后来木器销量上去了,他们购置了一些电动工具,木屑和粉尘也多了起来,于是两人搬到了家里位于陈家祠的老宅里面。

一切从头学起,两个年轻人吃了不少苦。先是余隽开始学习木工,蔡嘉怡再跟着他学,没有师傅带只好自己一点点琢磨。作为女生,对蔡嘉怡来说最难的是克服使用电动工具的恐惧,看着高速旋转的刀具,总害怕稍有什么差错。后来在余隽帮助下了解工具的工作原理后总算越做越顺手。

“每天做手艺很辛苦,但是当真的能静下心来去感受手作,感受材料,会有一种与宇宙万物同在的感觉。”蔡嘉怡说。他们爱木头,希望在生活里的每个时刻都有木头陪伴,“手工刻凿的痕迹能在每次使用这些木器的时候感受温暖,透过肌理,与手作人心意相通。这些木器也许并不能像瓷器铁器般存在几百上千年,但作为生命,生老病死应该是其一部分,我希望木器能与使用者共渡生活的点滴,这便是做手作木器的初心。”

余隽是个宇宙科学迷,蔡嘉怡喜欢花艺植物,他们希望能从各自的爱好里衍生出好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他们自己的美学。

想要跟别人戴得不一样,于是喜欢钻研不同的首饰,黄娜给自己设计戒指、项链,大多是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去掉附加装饰。

标三:手作首饰:伴我同行

有一个做手工首饰的老爸,打记事起,黄娜对手工做首饰就不陌生,看惯了一块粗糙的金属怎样变成一枚精美的戒指。考大学时,一心想念首饰专业的她最终进了室内设计专业。不过她可没停下玩首饰,不光自己玩,还拖着同学一起。

凑巧的是,后来黄娜的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方向是民间工艺美术整理与研究,他有一个自己的小工作室,收藏的大多是民间玩意儿,包括首饰、玩具、家具等等,特别吸引黄娜。她终于找到了一个与首饰有关的圈子。

黄娜特别喜欢葫芦,不管什么造型的葫芦都喜欢,觉得喜感十足。于是她把一些异型葫芦设计成首饰,不但方便玩,戴起来也特别,就算是有残的葫芦她也根本不舍得丢,一定要想办法利用,做成一些小香水瓶,配上珠链。

现在,黄娜和父亲已经成为了合作伙伴,他们的工作室起名“天一行”,源于父亲开了二十六年的老店,“在《易经》中有‘天一生水,水生万物’之说,且中国精神的精髓在于天人合一。”

黄娜说,由于自己的想法有时过于理想化,对于手工首饰的制作而言,会有很多地方是难以实现的,例如需要切割花纹的时候,为了讲究手工的感觉就不能像电脑切割一样那么方便规整了,需要用首饰锯一点一点掏空,这个过程挺痛苦,“这点我印象最深的是给我同学做的两个手工云头锁,看着是简单的线条组合,但是在掏空的过程中确实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且需要一小段一小段的找好角度再焊接起来。我给它取名“锁爱”,两大一小如意云头相互连接,三口之家,母女之情汇入其中,锁住一家人彼此之间的爱。我一直认为这辈子能做一家人,是上辈子相遇的约定。”

从满足自己到给朋友设计再到毕业后设计和制作首饰,黄娜遇到过很多小文艺范儿的故事,其中两位主人公是高中同学,女孩家中变故要出国了,男孩说送她一枚纪念戒指。男孩是黄娜的朋友,能把“董小姐”这首歌唱的很有味道很好听,黄娜的灵感就来自这首歌,她设计了两个平板指环,造型是可以立住的环,平面那里做了类似盲文的点状镶嵌,做了他们的名字,与盲文的区别是他们的名字是看得见摸不着的,就像他们在彼此心里的地位,很重要但又不那么确定的位置。黄娜又编辑了一份特殊的密码,密码向下,戒指就可立住,不管转向何处都会在密码处相遇,希望这份青春时的友谊缘缘不断。女孩姓熊,所以她给这个戒指取名叫“熊小姐”,它已经不仅仅是首饰,更是一份感情的寄托。

在手工生活中,黄娜得到的不仅仅是成就感,还有满满的幸福感,“一个人的幸福感强了,各种正能量就开始发挥他们应有的力量了。”

猜你喜欢

木器大漆首饰
大漆世界:变·通
——2023湖北漆艺三年展作品选
谁活得更久
液压挖掘机改装抓木器的技术研究
液压挖掘机改装抓木器的技术研究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蒲美合作品选
《互生》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大漆大人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