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舞综观

2015-10-28岳颖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花鼓民间舞流传

岳颖

(安徽凤台花鼓灯剧团,安徽淮南232100)

中国民族民间舞综观

岳颖

(安徽凤台花鼓灯剧团,安徽淮南232100)

综观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就如同缓缓展开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无数的亮丽色彩,无穷的优美形象充盈于眼前,照射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之光。

民间舞;花鼓灯;探析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这些舞蹈在人民群众中间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深深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战争还是灾难都无法扼杀民间舞蹈生生不息的生命,即使是表演舞蹈艺术的凋零也不能阻止舞蹈之花在民间绽放。

汉族是我国的主要民族,区域几乎横跨全国,其本身的民间舞蹈就是种类繁多,异常丰富的。汉族民间舞蹈素有“北歌南灯”的说法,“北歌”是指主要在北方流传的“秧歌”,“南灯”则指南方的“花灯”、“花鼓灯”等。当然这只是一种非常概略的说法。

一、北方的秧歌

实际上秧歌这个名称是在宋代以后才出现的,但这种歌舞形式却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农人祈祷丰收的祭祀仪式与农耕的劳动生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汉族地区最为流行的民间歌舞活动。这是广义上的秧歌。我们在此谈及的主要是狭义的秧歌,即专指称为“秧歌”的民间舞蹈。秧歌中有扮演各种人物的角色分配,有扇子、手绢、高跷、伞、棒等各式各样的道具运用,有舞蹈队形变化的“大场”,也有带一定情节表演的“小场”,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兼有娱乐性和表演性。秧歌也因此深受汉族老百姓的喜爱。秧歌本身的种类和流派是很丰富的,各地对角色、场子的叫法也各不相同,但每种秧歌都有自身独特的风格,一些民间的口诀常常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些特点。

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区流传的秧歌,是以“辽南高跷”这种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辽南高跷”是踩着高跷表演的舞蹈,表演者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必须不停移动脚步并配合以上身和手臂的动作,从而形成了被称为“艮劲”的独特的动作风格。东北秧歌保留了辽南高跷的动作特色,身体俯仰之间迅疾有劲,收放自如,手绢花灵巧活脱,这种“稳中浪”的风格体现了东北人泼辣又不失稳重的性格。陕北秧歌是陕北地区的民间舞蹈,粗朴豪放而又活泼灵巧,带着浓厚的黄土高原气息。当地人们称秧歌活动为“闹秧歌”,可以想见秧歌场面的热火朝天,它已经成为人们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时的精神慰藉与鼓舞。陕北的腰鼓舞与秧歌很相似,但动作更为夸张有力。如闻名中外的安塞腰鼓就腾跃似虎,气势如虹。

山东地区有三大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与胶州秧歌,流传于不同的地方。鼓子秧歌是大型的广场民间舞,因为舞蹈中最有特点的道具手鼓而得名。鼓子秧歌动作刚劲而有控制,舒展而显气概,“跑场”的队形复杂有序,气势磅礴,展示出了山东好汉的形象。海阳秧歌是综合性的表演形式,具有古朴粗犷的特色。胶州秧歌最有特点的是“翠花”、“扇女”等女角的舞蹈,其动作柔韧绵长,活泛灵巧,舞姿婀娜美观,舒展利落,被民间艺人形容为“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此外还有在汉族其他许多地区流传的秧歌形式,包括在东南沿海被称为“英歌”的民间舞蹈等。

二、南方的汉族民间舞蹈

南方的汉族民间舞蹈又是另一种风情。最有代表性的是云南花灯,这是在云南地区流行的汉族民间舞蹈,其身体动作具有被称为“崴”的“S”形摆动的特殊动律,多用扇子作为道具,动作优美大方,流畅轻盈,充分体现出江南人文山川的灵秀多情。优美的舞蹈与悠扬动听的民间音乐结合在一起更加动人心扉。南方的民间歌舞还有“花鼓”与“采茶”,由于常在灯节中表演,所以也叫“花鼓灯”与“采茶灯”。它们和花灯一样,都与北方的秧歌同源异流,指的是在灯节等民俗活动中的民间歌舞形式。富有江南情韵的花鼓在湖南、江苏等地都有流传,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如随着逃荒的农民而声名远播的凤阳花鼓。湖南花鼓的舞蹈形式与民间戏曲联系紧密,又常称为“花鼓戏”,戏中舞蹈成分很多。“安徽花鼓灯”则是兼有南北风情的民间舞蹈,既热烈又含蓄,既豪放又活泼。它采用民间锣鼓作为伴奏,动作敏捷,气氛火热。采茶灯是在南方采茶地区流行的民间舞蹈,它也同悠扬的民间曲调糅合在一起,带有清新活泼的茶乡风情。

三、结语

除了这些舞蹈以外,汉族地区还有其他一些民间舞蹈。比如带有明显的渔业生活特色的沿海地区民间舞蹈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不管汉族民间舞蹈多么丰富,都明显地反映出汉族农耕文化的特点,都具有一种怡然自得、安居乐业的生活风貌。

J722.2

A

1005-5312(2015)20-0110-01

猜你喜欢

花鼓民间舞流传
淮岸花鼓情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经典“咏”流传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幸福花鼓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花鼓灯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