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如其人:孟子的人格特征解读

2015-10-28王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性善论仁政道义

王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文如其人:孟子的人格特征解读

王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和他的人格特征分不开的。孟子的人格特征主要有: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坚韧执著、慷慨进取的人生态度,追求道义的赤子之心。孟子的人格特征不仅对于文章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后世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孟子;人格特征;对后世影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宗师,被后世尊为“亚圣”。人们常把孔子与孟子并论,称其为“二圣”,孟子确实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他上承孔子,下启百代,心怀济民之志,胸有万民之忧,深谙修身养性之理,宣扬仁义礼智之道,不仅对于当时战国时期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对后世具有深远的意义。

那么孟子为何具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孟子独特的人格与文章的风格特征。他文如其人,通过其文章的风格与词语,我们便可以知道孟子的人格特征。

一、孟子的人格特征

所谓的人格,在社会学中被认为是某一特殊的文化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欲求和情感之动态组织,以之使人们能对这一社会群体的主要社会价值作适应性的反应,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的统一,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人格的差异。①人格由多种诸如道德品质、价值追求、人生目标、性格特征等元素组成,由于孟子的道德品质、价值观的独特性就决定了他人格特征的独特性,又由于文章是心灵的外化与表现,是气质、情操、理念、人品的综合体现,所以透过孟子的作品我们便可能发现孟子的人格特征。

(一)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

孟子的人格特征中最为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他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了,孟子曰:“我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在这里,“气”不仅仅是气,它不同于哲学上所讲的气,也不同于物质与生理中的气,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生理之气与道义相结合的产物。对于究竟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也并没有确切的回答这个问题,只是间接地说出了它所具有的特点,浩然之气是必须以生理之气为基础的,并且要与道义结合。如果浩然之气没有与生理之气相结合就会显得萎靡而没有力量,但是如果具有了胜利之气却不与道义结合就会失去道义与理性。孟子认为,它作为一种气,是最伟大最刚劲的,如果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以损害,它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

对于孟子的浩然之气,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几个点:

首先,浩然之气必须与道义相结合,“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这也就是说浩然之气作为一种气必须在性质上与正义和大道相匹配,否则,就显得疲软无力。其实不难想象,如果气不与正义相匹配,例如夏桀与商纣王,他们的气并没有与正义相结合,而是乱施暴政,危害人民,这就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并且浩然之气是需要以生理之气为基础的,这就是为什么青壮年的人总是要比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血气方刚。

其次,浩然之气是需要人们去不断培养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孟子看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是一个过程,并且要结合人性中的善良本性去培养,这个观点的基础就是“性善论”,“性善论”为培养浩然正气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本性中就具有仁义礼智的美德,但是培养浩然之气是自身本性修养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能靠外界力量的强制干预,“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公孙丑》)。

其意大致为浩然之气由于一个人平时行事事合于义理,日积月累,然后自然产生出来的,不是平时不行道义,而靠一时装出行为很合乎义理的样子而是从外界获取的。如果行为中有一件事情让自己的内心感觉到了愧疚,浩然之气就会马上没有力量了。孟子之所以说告子从来就未曾理解过义,就是因为他把义理解成身体之外的东西,认为是一种外在的力量,这和孟子的人性本善,道义源于心中的观点大相径庭,所以做一件事情如果它是合乎道义的,就不要中止也不要故意做作心中不要忘记养气的事情但是却不能靠外力使它强制的生长。

再次,浩然之气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人在结合自身善良本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而它的中心就是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因为道德是需要人来实现的,以人为主体。这种精神状态是为了实现“仁”而达到的状态,是为了将人善良的本性发扬光大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孟子的文章气势逼人并且塑造了孟子独一无二的光辉人格,在文章中无处不体现着孟子的这种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的基础是“性善论”,而“性善论”的最大表现就在于“四心说”。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告子上》)。

由以上言论我们可知,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之心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就像人的四肢一样,而不是外界的因素。人所具有的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萌芽,而培养浩然之气的过程,无非就是将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的萌芽逐渐培养达到一种至大至刚的豪迈精神状态。孟子对于大丈夫的理解也是充满了浩然之气,在《滕文公章句》中孟子充分论证了作为大丈夫的浩然之气,“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章句》)。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孟子反驳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得志的时候,同百姓一起沿正路走;不得志时,也能独立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迷乱我的心,贫贱不能动摇我的意志,威武势力不能够是我屈服,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在这段论证中充分说明了大丈夫应该具有的品质,极大地弘扬了浩然之气,而这番言辞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至今为人们所传诵,而孟子的浩然正气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人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的有机综合既受个体角色认知能力的决定,又反映其对自我角色期待的认知及其和社会期待相协调的水平,个体的角色认知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也体现了人格的外在完整、协调程度。②孟子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认知的最大表现就在于他忧国忧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孟子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就是由其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决定的,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周朝土崩瓦解,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国群雄四起相互战争称霸,并且杨朱墨翟观点盛行。孟子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面对“圣王不作,诸侯放恣”,面对“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充盈天下”,到处是兵刃,所见即饿殍,孟子怎么会无所作为。可以说,当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孟子的忧国忧民,但是从更深一层次角度考虑,孟子的责任感由他自尊自信的性格所决定的。孟子“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与?”“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与我同在”的这些言论都体现了孟子自尊自信的个性,对于孟子的自尊自信的责任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孟子希望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大力主张推行仁政,这也是孟子对于孔子学说的一个发展,孔子只是宣传仁,而孟子将其发展为仁政并将其系统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无视这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秩序,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很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孟子这种做法在当时也是极为独特的,因为士的主要任务是思考社会,而孟子却积极地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谋求出路。儒家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孟子真正做到了爱民如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孟子承认君君臣臣的封建等级制度和血缘宗法制度,但是在一个宗法制盛行,人身依附关系如此之强的战国时代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已经实属难能可贵了。

孟子还甚至以伊尹为榜样,说明自己拯救天下百姓的决心,孟子说伊尹在汤王数次聘请他之后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我与其住在田野之中,学习尧舜之道,为什么不去促使当代君主成为尧舜呢?我为什么不使天下百姓成为尧舜治理治下的百姓呢,我如果不去促使他们觉醒还有谁去呢?”孟子以伊尹为榜样,表明了自己拯救天下百姓的目标。

然而,这种自尊自信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源于四心说与“性善论”,因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的,所以应该对百姓实行仁政,只要这样百姓就会得到教化,统治者也就会得到天命,因为天命是来自于百姓对于君主与礼教的支持。孟子在对百姓的关怀与倡导仁政的过程中彰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三)坚韧执著,慷慨进取的人生态度

孟子的一生与孔子相似,都生不逢时,但是他的执着程度与孔子相比甚至有过之而不及。与孔子一样,孟子一生都在致力于为了宣传仁义礼智而奔走于各国。孟子先后游说于齐国、梁国、鲁国、邹国、滕国、薛国、宋国,提倡王道仁政,伸张孝悌忠义,但是却从未真正实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现实,救百姓于水火。他知其必为而尽力为之,知其难为而勉力为之,知其不可而拼力为之,这是何等的坚定与执著。

孟子的坚韧执著体现在推行仁政上。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君主都想通过富国强兵来称霸天下,没有哪位君主真正理解孟子的观点,但是孟子依然不改初衷,游说奔走于各国之间。孟子与很多君主之间在治国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分歧,无论是梁惠王还是齐宣王,他都能够为其讲解其中的道理,推行仁政的主张,直至毫无结果……“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玁狁,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包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孟子能够耐心的为齐宣王宣扬仁政的益处一直到毫无结果最终无奈离开齐国,孟子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自己的坚韧执著。

孟子的坚韧执著还体现在坚守情操和信心上,在战国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充斥着杨朱墨翟的言论和张仪等人连横合纵的观点,孟子依然坚守者心中的情操,心里始终充满着信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将人所遇到的挫折与苦难理解为天降大任的“条件”,这也体现了孟子强大的自信心。因为自信,他能够知其必为而尽力为之,知其可为而全力为之,知其不可而仍奋力为之,才能够坚定地推行仁政。

孟子对于道德情操的坚守与执著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从《鱼我所欲也》中看出孟子对于情操的执著。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意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在孟子看来,道义是远远重于生命的,尽管生命是宝贵的,但是在为了坚守道义和情操的情况下连生命都可以放弃,在没有尊严与道义的情况下连一箪食一豆羹都不能接受,尽管这样做的结果是死亡,这是因为道义比生命重要。尽管死亡是令人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那就是不坚守道义。由此看来,生命与道义孰轻孰重也就一目了然了。在战国那样一个饿殍遍地、战乱横行的时代,孟子仍能如此地坚守心中的道义与情操,而没有像张仪、公孙衍之流一样为了富贵不惜迎合主人毫无骨气,孟子的执著令现代人都为之汗颜,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个铁肩担道义,救民于水火,铮铮铁骨,高大伟岸,慷慨豪迈的孟子形象才能屹立文坛几千年。

(四)追求仁爱与道义的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顾名思义,就是像儿童般天真纯朴的心。孟子的赤子之心,体现在坚信人性本善而不动摇,体现在坚定不移地主张仁政,体现在始终致力于扩充人的仁义礼智,体现在修身养性培养浩然之气,体现在爱民如子救民于水火的责任心,体现在追求道义的执著……

孟子的赤子之心的基础仍是“性善论”,这是孟子主张的基础,正是因为人性本善,孟子才相信“四心说”,才深知推行仁政的必要性,才有了培养浩然之气的可能性。孟子的性善论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史与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他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与告子“人性本无善恶”和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性善论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告子上》第六章了,在这一章中孟子详细论述了性善的观点。孟子曰: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

由此看来,孟子的性善论与四心说是紧密联系的,人生而具有善心,具有恻隐、羞恶、是非、恭敬之心,只要向内心探求就会得到,如果放弃那么就会失去。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源于自己的内心,那么这也就要求人们应该不断向自己的内心去反思与探求而不能放弃。追求善性是一个过程,需要人们在自身仁义礼智四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扩充,最终培养到一种不为外界所动的超越境界,即浩然之气。探究孟子的赤子之心也就是本心,它是善心,也是良心,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这种本心同人的善良本性一样,是人人生而就有的,那么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有道德上的巨大差异呢,孟子已经提到,因为有的人能够追求坚守,而有的人就放弃了自己的本心,因此人生就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善良本性,这也就构成了孟子文章的主线索。在提高自身善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必须做到存心养性,需要无愧于心,就像《尽心上》二十章所讲的一样: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

所以心中无愧是存心养性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养成浩然之气。

孟子对于道义的追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他的赤子之心,孟子的道义观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观点。孔子只是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并无过多的阐述,然而孟子在继承孔子承认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具体陈述了父子、君臣之间应该如何做。孟子认为子对父,臣对君应该孝顺忠诚,但是父对子应该爱护,君对臣也应该关心,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种比较进步的观点。

孟子对于道义的坚守,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鱼我所欲也》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充分表明了孟子内心对于道义的坚守,宁肯失去生命也不可失去道义,不能失去本心,一颗追求道义与善良本性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二、孟子人格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的各种观点不仅对于战国时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后世也有深远的意义。其中孟子的性善论、义利观、社会建设理论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甚至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

孟子性善论的建立是中国心学研究的开端,孟子明确地把人性归为善,而反对告子的性无本论,反对荀子的性恶论。孟子的性善论是在继承孔子的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孔子并没有说明仁的具体内容,而孟子具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阐述了人性本善,仁心就是善心,就是人的本心,即良心。孔孟的儒家思想最终经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孟子的价值观对中国士大夫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代陶渊明就是很好的例子,陶渊明为了自己的气节和尊严,“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选择了辞官归隐,这可以说是对孟子“先义后利”观点的实践。唐宋八大家是一个很具有独特个性的士大夫群体,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独立的人格著称。无论是韩愈、王安石还是柳宗元、苏轼,都受到了孟子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中引用《孟子》最多的,对孟子的人格、人性本善论、仁政爱民思想都大加赞赏,苏轼曾说过:

“君子之所以大过于人者,非以其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以其工兴”这样我们也就不难想象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一身浩然正气,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这不就是孟子所谓的“舍生取义”吗。而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也在后世得以延续,最显著的就是宋代的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早已经家喻户晓,然而最邻人熟知的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与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不谋而合,孟子“忧乐天下”的责任感在范仲淹这里得到了弘扬。可以这么说,中国封建士大夫中,只要高风亮节,有社会责任感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孟子风格的影响。

孟子思想和人格对于人格清高,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知识分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宋代以后就体现在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宋明理学家是承认孟子的“性善论”的,承认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只不过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理学家尤其重视其中以仁义为核心的伦理观念与提高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陆九渊和王阳明在孟子心性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可见孟子对于后世影响是多么深远。

孟子的人格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刘少奇就曾经十分重视孟子存心养性的理论,刘少奇认为共产党人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不能自暴自弃。他还引用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的理想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遭受了数不清的磨难,面对着各种挫折,受到各种诱惑,党的建设者领导人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艰难的抉择。那么如何才能战胜诱惑与挫折,使党发展壮大成为了领导人的主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孟子的人格特征,如“舍生取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在无形中影响了共产党人,帮助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甚至在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

孟子对于国家与社会建设的理想与计划对当今社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奔走于各个国家,耐心的劝诫各个君主实行仁政,甚至多次提出来具体的建国策略。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

类似这样的计划还有很多,都是孟子为了推行仁政理念的设想。虽然这个理想在当时并没有实现,但是在当今和平富裕的时代我们不妨将孟子的计划付诸实践,我认为这种方法大有实践的可能与必要性。孟子的建国理念都是大体分为两方面,一是行政经济方面的,一个是文化建设方面的,其中既有种植业建设的内容,又有畜牧业发展的建议,还不忘记文化建设,可以说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斧斤以时入山林”等理念体现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且,孟子对于老人和儿童特别关心,能够在社会上形成尊老爱幼的氛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由以上观之,孟子的人格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第二位代表人物,为儒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他的高尚人格,他的浩然之气、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赤子之心、慷慨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他的文章风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孟子的独特人格对于后世的人格形成、思想文化、政治理念、社会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不愧为”亚圣”。

注释:

①田芳,姚本先.论孟子的人格特征及其价值取向[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6).

②郭永朝.论孟子的人格结构及其价值期待[J].时代文学,2008(04).

[1]曹海峰.论孟子的英雄气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5).

[2]郭永朝.论孟子的人格结构及其价值期待[J].时代文学,2008(04).

[3]华弘.浅析孟子的人格理想[J].山东社会科学报,1997(03).

[4]孟子[M].合肥:黄山书社,2005.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宋红霞,张凌云.孟子的人格意识与士节[J].齐鲁学刊,2006(04).

[7]宋健平.孟子论人格:浩然之气[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8]田芳,姚本先.论孟子的人格特征及其价值取向[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6).

[9]王耀辉.孟子:慷慨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10]王泽宣.孟子的论辩艺术[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

[1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张艳,周云钊.试论孟子散文气势的人格成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14]周甲辰.论“知言养气”说的理论内涵及其文本接受思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03).

B222.5

A

1005-5312(2015)17-0137-04

猜你喜欢

性善论仁政道义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说仁德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情文兼具的道义承担
短文改错训练:Watch TV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