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西南联大精神传扬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5-10-28段丽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西南联大云南

段丽蓉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试析西南联大精神传扬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段丽蓉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西南联大师生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民族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弘扬西南联大爱国精神,用西南联大爱国精神教育、激励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西南联大精神;社会活动传播;传承创新

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迁徙来云南昆明,在当时的抗战时代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支撑,同时,在当时的特殊时期,西南联合大学不被复杂的外界社会所影响,以其独特的办学,教学,管理理念,培养了一批批的学术大师,从西南联大走出去了好几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随着战争的结束,几所高校陆续搬回去了,但是西南联大的精神被留下来了,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学界把西南联大精神概括为“爱国、科学、民主”。

一、西南联大精神传扬存在的问题

1.传播的范围狭窄。从整个西南联大的精神传播活动,和相关的研究活动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关于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播及研究,更多之局限在学校教育及相关领域。社会活动也同样是学校之间展开的,而社会上其他的领域涉及的较少或几乎没有。其作为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教育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吸引了研究者的更多目光,这使得西南联大的爱国、科学、民主的精神有了相对较少的关注。

2.传播的形式内容不平衡。关于整个西南联大的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高校教育方面,而其他的精神思想内涵则研究的较少。西南联大的精神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不能把它仅限于教育历史上的丰碑和高度,同时它也是代表着整个国家在抗战时期的爱国人民的形象。除此之外,西南联大还是科学,民主的代名词。西南联大时期,学习教授们艰苦治学,追求学术自由独立,其优秀的管制治学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还要发扬西南联大人,艰苦奋斗,救亡图存,为国家为人名勇敢献身的爱国精神。

3.传播的实际效果差。在艰苦环境下,西南联大师生忘记艰苦,坚持学习,科研,并为国家早就了一批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人才,极度匮乏的物质与极度丰富的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现在,科研条件与八十年前相比已成天差地别,极度丰富的物质条件,而精神确实匮乏的。我们缺乏了那种探索不穷和苦苦钻研的精神。如何把西南联大的精神贯穿于我们整个学习生活的实践之中,是西南联大精神能否实现真正的传承的关键和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促进西南联大精神传扬的策略

1.要加强人们对西南联大精神的了解。从现在的传播状况来看,传播的力度还不够,除了学校教育外,人们很难从其他的渠道了解关于西南联大精神的介绍。这对于学校以外的社会上的人来说,不了解西南联大精神的情况也就普遍的存在。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普及教育活动,借助电视媒体,广播,新媒体,网络,这是实现普及最快的方法。

2.挖掘西南联大精神新时代的意义。西南联大精神作为宝贵的历史遗留精神财富,其内涵意义是相当丰富。我们应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在其原来的精神基础上挖掘其时代的价值,使西南联大精神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的生命。精神的伟大性就是因为她具有传承性及可塑造性,我们在传承的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它的强大生命力。

3.通过具体的载体和社会参与活动优化参与效果。将西南联大精神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精神具象化,这样更有利于人们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举行以西南联大精神相关的活动。最主要的就是一方面保护好相关的历史遗址,注重开发,陈列相关的历史实物。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宣传册进行发放,进行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的亲身参与无疑使一种精神传播的最好途径,我们要充分的依靠这些活动来增强人们的记忆和感受,通过亲身的体验,得到自己的理解。

4.要发动社会公司团体的作用。要进行社会化的传播,社会团体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呼吁社会团体应该主动参与到传扬中来,为西南联大精神此奉献自己的力量,并提供资金,途径,技术上的支持。要让社会各团体承担传播西南联大精神的责任和义务。

西南联大作为历史上的丰碑,在世界教育史上和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把它和时代的节奏结合起来,挖掘出它新时代的价值,为我们的教育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显现出它的巨大历史作用。

[1]晏建怀.西南联大教授的精神与风范[J].晚报文萃,2010(09).

[2]曾丽蓉.联大遗风师道垂范——再谈西南联大精神[J].科教文汇, 2012(10).

[3]张彦.西南联大民主精神长存[J].炎黄春秋,2003(03).

[3]杨耕身.从西南联大看大学精神[J].新西部,2007(11).

[4]李林瑞.论西南联大精神[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2007(11).

[5]陈兴华,李配亮.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充实云南文化建设内涵——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大建校70周年庆祝活动隆重举行[J].云南教育, 2008(11).

[6]谢本书.西南联大的民主精神——西南联大研究之二[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05).

G649.2

A

1005-5312(2015)02-0245-01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西南联大云南
弘扬爱国精神 凝聚侨心侨力
西南联大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