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爱玲:走出绿茵神坛 回归家庭本色

2015-10-28撰文李钰摄影孙昊

中国新时代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国女足女足踢球

撰文>>>李钰 摄影>>>孙昊

刘爱玲:走出绿茵神坛 回归家庭本色

撰文>>>李钰 摄影>>>孙昊

了解中国女足的人,无人不知刘爱玲。因为她曾是中国女足的三朝元老,中流砥柱,穿了15年的国家队10号球衣,一个代表绿茵场上NO.1级核心地位的号码。

2015年6月21日,中国女足1:0胜喀麦隆,时隔8年挺进8强。当球迷们期待这支“小玫瑰”再次绽放时,也在回忆曾经创造无限欢乐和惊喜的中国女足99黄金一代,尤其是那个左右两脚不停球抽射世界波让球迷看得如痴如醉的中场球员——刘爱玲。

了解中国女足的人,无人不知刘爱玲。因为她曾是中国女足的三朝元老,中流砥柱,穿了15年的国家队10号球衣,一个代表绿茵场上NO.1级核心地位的号码。

中国几任女足教练曾如此评价刘爱玲:

第一任女足教练丛者余说:我带队的女足灵魂无疑是刘爱玲,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取代她在队里的位置。

第二任教练商瑞华说:刘爱玲是个罕见的足球天才,到现在没有第二个中场球员能够接近她。

第三任教练马元安在任时说:中国女足贡献最大的是刘爱玲,只可惜年龄大了。

第四任教练马良行在2003年世界杯未能进入半决赛时慨叹:如果刘爱玲在,进入半决赛没有问题。

第五任教练张海涛说:可惜我们还没有刘爱玲这样的中场灵魂。

是的,刘爱玲早已离开了绿茵场,在她35岁的时候。如今,她是北京市足球协会主席助理,过着朝九晚五打卡上下班的生活;她也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妈妈,每天都要操心儿子的吃穿、学习甚至玩乐。足球于她来讲,已非人生第一要事。她说,“每逢世界杯,大家都很关注。如果不是因为解说工作,我很少看比赛。下班后,我以家庭为主。”

抹不去的足球情结

这个夏天,刘爱玲很忙。四年一届的女足世界杯打响,曾经的女足一号自然成为炙手可热的场外人物,解说、点评和预测女足比赛的媒体活动,让她原本还算规律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

一坐下来,刘爱玲就应我和同事的请求,谈起了几天之后将要进行的中国女足和美国女足1/4决赛,“这届女足队伍年轻化,她们从小组比赛胜出,进入8强,发挥得比较不错,但队伍里没有中间核心力量。虽然美国队的水平比1999年下滑了不少,它仍然是世界强队,身体优势很大。如果中国队能爆冷取胜美国队,那她们将会在后面的进程中信心更大。但不管怎样,参加世界杯比赛,对这些年轻队员大赛经验的积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是的,刘爱玲就是从一场场的大赛踢过来的,与中国女足一道出征140多场比赛,是国家队出场最多的主力球员之一。

她一直都没有远离足球。2003年退役后,刘爱玲被北京市足协选中,开始了坐办公室的日子。作为一名有着19年超长足球生涯的运动员,足球是刘爱玲青春年华的标记,踢球似乎也就成为她所熟练掌握的唯一技能。做办公室工作,于她来讲,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刚开始要转行时,因为一切都是未知的,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所以一直很忐忑。”她毫不掩饰自己曾经的内心感受,娓娓道来,“进来后发现这份工作并没有太大的难度,还是跟足球有关。而且我也能坐得住。”

这一刻,刘爱玲收起了足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激情,流露的尽是淡然。“其实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以前在球场上没办法,打打杀杀一定要争强好胜。如今在办公室里感觉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在北京足协,刘爱玲负责青少年足球工作,有时还要处理一些中超、中甲的事情,但始终割舍不下对女足的情结。提到现在的女足,她最大忧虑是当前没有多少女孩子愿意踢球。“竞技体育中,国家对专业运动员出路的保障不是很好,再加上运动员的训练很辛苦,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踢足球。”“不过,这一两年,因为国家对足球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足球了,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校园足球。”

其实,刘爱玲对于青少年足球的推动,早在退役前就已开始。1999年底,刘爱玲创办“北京刘爱玲女子足球俱乐部”,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女子足球学校。2002年初更名为“北京铿锵玫瑰刘爱玲足球俱乐部”。鼎盛时期学员达百余人,不过因为后期招生难、费用开销太大及其他原因,这个俱乐部在2007年无奈关闭。

8年间,刘爱玲的俱乐部有2人入选国少队,10多人进入省一级的一线队。她说,“当初创办俱乐部,就是想给中国足球做点贡献,给女足培养几个好队员,可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支撑太难了。”

现在,但凡有校园足球启动仪式,刘爱玲基本都会应邀参加。有时候,她还会和校园足球队的孩子们踢一场比赛,再秀一把脚法。“现在的脚法肯定不比当年,多年不练,力量大不如以前,传球、射门都没劲儿。”刘爱玲坦诚地说道。不过,能和这位足球巨星同场竞技,想必小小足球运动员们获得的鼓励非一两句言语即可道明。

感恩伯乐

翻看刘爱玲的履历,20岁进入国家足球队的她,与队友一起为国家赢得了许多珍贵的荣誉:第六届至第十一届亚洲女足锦标赛的冠军、199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亚军、1999年第三届世界杯女足赛亚军。

“我们那一代比起现在的运动员,对自己要更狠一些,现在的运动员有点儿伤就不练了,但我们都是带伤训练。基本上每一堂课我都跟着训练,除非教练说老队员可以休息了。大概我不仅是国家队比赛出场次数最多的,也是训练出场次数最多、承担场上比赛责任最重的。”刘爱玲说道,“确实挺苦的。当时对伤病并不是很重视,退役后才发现,足球对自己身体损伤挺大。”

虽然刘爱玲在球员时期并没有太多特别大的伤病,但近20年的足球生涯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很多劳损,各个关节都有毛病,颈椎尤为严重,“总是感觉不舒服”。

问她,“踢足球不仅辛苦,还让你落下一身毛病,后悔走上足球这条路吗?时光倒回,你还会选择足球吗?”微笑立刻回到她脸上,“没有刻意想过再次选择的问题,但我从不后悔。经历过一切后发现,是足球改变了我,让我从一个山沟里走了出来,生活有了很大转变,也给我带来了最大的荣誉。”

“虽然我自己付出了,但能取得这些成绩,也跟时机、运气有关,非常感谢我在运动生涯中遇到的几位伯乐。”

1967年5月2日,刘爱玲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的一个工人家庭。因为天生好动,又是家里的老小,不需要在放学后赶回家做饭,所以她到学校篮球队自告奋勇打篮球,如她所愿,当时的赵守礼教练留下了她。“虽然个子不高,我的篮球打得还不错。”

“后来二汽体校成立了,我被推荐到二汽体校改练田径。也许是没有前途,练了3年,我的百米成绩一直在13秒7左右浮动,教练也说,我的田径练到头了。就在这时,赵洪毅指导出现了。有一次他来看我们训练,没想到一下子看中了我的身体素质,把我招入了足球队。”

1983年6月,刘爱玲正式成为二汽体校足球队的一员,并且很快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进步很大。两年后,刘爱玲代表湖北女足参加第一次全国女子足球邀请赛。正是这次全国比赛上的表现,给北京女足教练商瑞华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光敏锐的商瑞华断定这是一块璞玉,不远千里,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刘爱玲的家,三顾茅庐,把她带进了北京女足俱乐部。又一个两年后,刘爱玲被招入国家队,从此开始了她长达15年的国脚生涯。

如果不是伯乐的慧眼和坚持, 20岁的刘爱玲或许会成为二汽厂的一名工人,40多岁的刘爱玲或许已经下岗,国家女足也就少了这么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铿锵玫瑰。

当然,这只是“如果”。一个个伯乐,成就了刘爱玲这匹千里马在绿茵场上驰骋万里。

“起码你比妈妈强,我只会踢球”

努力付出的人容易得到上帝的眷顾。在训练特别辛苦的时候,刘爱玲也多次想过退役,但却不知道退役后能干点什么,年龄越大,迷茫越多。不过,当时北京足协的领导张衡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他说你不用考虑那么多,安心踢球吧,位子给你留着呢,所以我就不怎么担心了。在足协工作这么多年,我很感谢张衡领导对我的支持和照顾。如果不是他,退役后的我,或许也得跟很多国家运动员一样体验自谋出路的辛酸。”

早在1998年,刘爱玲与当时在北京国安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刘军喜结连理组成了小家,但是备战1999年世界杯,2001、2002年两度赴美参加美国职业女足大联盟,让她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迎接一个小生命。退役后,怀孕生子的事情就很快提上了日程。也是张衡,让她这位37岁的高龄产妇得到了很多照顾,理由是“你是女足的功臣”。

虽然在球队一直是核心人物,但在家里,刘爱玲并非组织者,更非指挥者。“生活中我比较随意,平时都跟爱人一起照顾孩子。我并不要求他必须上什么学、学什么东西,更在意的是培养他怎么做人,一个人的品质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必须分得清楚。我们要求儿子必须尊老爱幼。若他犯了错误,必须纠正,不能不管不顾。”多年下来,这位足球巨星,也有了自己的育儿理论。

谈及儿子,刘爱玲满脸洋溢着母爱。也许是遗传了妈妈的足球基因,刘爱玲的儿子已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我觉得男孩子踢足球挺好的,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荣誉感,塑造开朗的性格。以后不论到哪里,组织一场足球赛,他都能参与进去。”“球队让他踢前锋或者守门员,还都不错,球感、位置感也挺好,但他的速度跟我一样比较慢。”

但对于是否要让儿子走职业化道路,刘爱玲有自己的想法。“这要看他的能力,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有很多阻力,比如会不会有伤病,能不能吃苦。虽然儿子有时候也说要继续踢球,要踢出梅西一样的成绩。但他还太小,不知道生活道路上会出现什么,会对他产生哪些影响,我只希望他能过得更快乐一些。”

在儿子上小学前,刘爱玲也给他报过钢琴班、架子鼓班,后来发现他的兴趣不大,就早早放弃了。“除了足球,我儿子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唱歌、画画,动手能力也不错。我有时候会对他说,‘起码你比妈妈强,我只会踢球’。”

“周末忙孩子比上班还累。从起床到晚上睡觉,两只脚都停不下来,没有机会站着或者躺会儿。”在不用加班的周末,刘爱玲要么送儿子去踢比赛,要么带他去公园、动物园、博物馆。这种生活,貌似和其他妈妈们没什么两样。

采访结束后,刘爱玲给儿子打起了电话,“你先去踢球吧,晚点我过去接你……”听着这话,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中国女足再有第二个刘爱玲不太容易,但10年后的男足会不会出现一位中国“梅西”呢?

猜你喜欢

中国女足女足踢球
2022全国女足锦标赛排位赛:海南女足力克陕西长安竞技
在被冷落中“拼命”的中国女足
致敬女足!致敬为水产事业而奋斗的女神们!
踢球
学习、踢球两不误
冠军游行
我国高水平女足裁判员培训现状调查
中国女足:重返奥运会舞台
像梅西那样踢球
两猴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