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仇晓友散文二章

2015-10-27仇晓友

参花(上) 2015年1期
关键词:造物主陋室本源

◎仇晓友

仇晓友散文二章

◎仇晓友

以此而终

梦景

曾有一灵魂被抛入红尘,无名且羞涩。出世前有一梦——在今世建造一陋室。这样在其回归本源后,有所安居,而非芳草萋萋,一缕孤魂。每晚伴着疲惫的肉体,他会小心翼翼地设计自己独有的陋室。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唯独渴望人类平静的思想,更希望以此为材,点缀陋室。于是徜徉书海,皎洁月夜,榻前品读哲学;漫漫雨夜,执笔记录感悟,只为寻觅心仪的“梦材”。即使世界上仅他一人见证陋室的存在,也不孤单,因有希望。

忙碌于希望,总无暇顾及人世间时光的流逝。转眼间,陋室的结构已完成,无梁无门,只有窗。他把窗称为第三只眼,常透过窗,望着不远处永恒停留于时空的山丘。多年前,他曾嫉妒生于山丘的小草,感叹到:它们破土而出,生于山脚,归于原点;醒于雨露,醉于鸟鸣;微风迎面而来,亦可吹拂出蕴藏的美。而如今,伴随着肉体成长,山丘亦开出了一朵野百合。清秀脱俗的外表、纯洁无暇的颜色,犹如降临凡间的天使,甚是喜欢。

迫不及待

自然法则恒在,随着季节的更替,窗外的景色时而绚丽多彩,时而风起云涌,诱人极了。透过窗,看过千变万象的世界,靠着与生俱来的悟性,他不经意感慨道:红尘中,万物各有存在的位置,各有天道,源与终统一于一体,也许灵魂更是如此。正是这无心之话,夹杂着矛盾与迷茫,魔术般地降低了窗口的高度。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深知自己,之前的构想只是初始,并不是永恒。梦景虽好,可对于魂而言,他始终要与肉体相连,这样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人。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平静,那平静的思想有时只是一种禁锢。

自那后,有时他会停下手中的“活”,幻想着外面的精彩,更迷恋那朵纯洁的百合。也许是在一个黎明,但已记不清,他轻易地跨过窗户,踏上了结实而又无限的大地。那一刻,望着远处的百合只有兴奋,并为自己取名“追逐”。

每当想着与百合早日咫尺相见,“追逐”总高呼:“历程,历程,迫不及待。”可惜,现在还不知,肉体与思想的结合才是人生的最美。

悠远的空旷

对于“追逐”来说,百合是这个世界最美的存在。深陷红尘,“追逐”不明白,对茫茫宇宙来说,美如同蜉蝣一般,转眼即逝。即使人有美的标准,也并非是造物主眼中的绝对标准。因此,任何历程都有遗憾,都会面临“美”的凋谢。在哀悼消亡的恸哭后,渐渐平息,平淡,坦然。

造物主明白,对生灵来说,任何追求都是特殊珍贵的,他不会阻止灵魂的启程,那是存在的“滋味”。造物主也明白,滋味并非只有幸福一味。为了普度众生,他的真言,会在“美”的葬礼上散落世间:“万物皆如花,有形有神,有艳有谢;运行皆有道,有迹有景,有变有法。众生皆有相联,而非代替;命运皆有变数,而非绝境。生则惜,则爱,则相拥;死则归,则静,则超脱。”

历经沉浮,重回故里,环顾四周,留下的只是空旷。此时,而非冷寂,却是悠远。

他会想起真名“人”,并以此而终。

认知与孤独

书架上的书籍,大部分来自于学生时代的珍藏。偶尔翻阅它们,每每有一种沉静稚嫩的淡香扑鼻而来,思绪随其穿越时空,追忆那时,在书中窥视人类思想变革的自己。

这是一个多变的世界,对于“变”总能引出人的好奇。那些年,身处花季的我,就曾开始为“变”的存在形式与本质废寝忘食。关于这个世界的本源以及人类能否认识本源,那时,也曾轻率写过:“人类历史性的存在与发展,只是为了达到宇宙的另一种境界,而如果宇宙只为达到一种未知的境界,那只需孕育出具有一切思维方式的生物即可。事实上,人类历史性的存在告诉我们,自然选择的是人的局限与特殊。从这个角度思考,任何个体的思维都有其局限与特殊。其实,历史真正需要记录的就是一个时代的思想,这才是局限与特殊最美的统一。所谓的传承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非仅仅由生物上认识的DNA决定。” 时光年轮的飞转,校园里的这种书香气已经远离了我的生活,渐渐地丧失沉静与稚嫩。但为我这个有限的生命,留下了一个追求——认识世界。

徜徉于书海,对于世界的“变”,你会惊叹有人倾尽所有,只为触摸它模糊的轮廓。而恰恰正是这份执着,它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与号召力,致使自己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地感悟。逐渐明白,人通过实践、系统的总结、科学假说等手段来更好地认识世界,其实都是在完善人的念象。即使承认这个宇宙是绝对的,而人的认知只是一种近似,而近似往往都是相对的。所谓的世界,不管如何定义,其实就是人类认知的一种近似。因此,我断定任何对于世界精辟睿智的思想,总是会有智者反驳,更有甚者不屑去一瞥。而这一切似乎与提出者无关紧要,也许提出者也会如此对待他人的思想。久而久之,正是由于这种认知的执着与近似,滋生出自己独有的孤独。在我看来,认知是人的本性在历史传承中的必然产物,更是芸芸众生的时空节点。而在孤独时,有人仰望星空,有人拥抱至爱,有人独自旅行。由此看来,自我认知的开始就已为每个生命个体独有的孤独奠定了基调。

而如今,随着四季年轮的更替,校园的梧桐叶再也不会飘落于肩头。人的岁月伴随着孤独,岁月的前世与后生都是一种认知。而这认知是飘渺而非虚无的,像一缕青烟,留下了美好的遐想,也遗留了淡淡的忧伤。于是每个人都尝试用文字将其记录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

认知随风,孤独延绵,笔风依旧,不变的是世界的“变”。

(责任编辑 象话)

猜你喜欢

造物主陋室本源
最美的秋夜
大号蚊子
大号蚊子
假蜂蜜
母 校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桂花
方寸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