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

2015-10-27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关键词:外伤体位颅脑

丁 蜓(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

丁 蜓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其预后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颅脑外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5.4%,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要低于观察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证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综合康复护理;颅脑外伤;功能恢复;影响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逐渐上升。随着重症监护和神经外科治疗技术不断发展,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显著降低,然而致残率却居高不下[1]。患者即便是能够存活下来,但是残疾带来的诸多不便也会成为患者今后生活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逐渐应用于改善脑外伤后功能障碍中,并取得了不错的反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6例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颅脑外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38.7±3.5)岁。脑伤并颅内血肿41例,脑挫裂伤23例,硬膜下血肿13例,颅内血肿伴脑疝1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8例。其损伤程度包括重型46例,中型29例,轻型21例。全部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后均被确诊,且均有运动障碍和意识障碍。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法,包括对症处理、营养供给、颅内降压等。

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体位护理

由于患者进行手术后处于昏迷状态,所以应等到其恢复意识并逐渐改善不良症状以后,对其采取体位训练。使患者逐渐由卧床转变为半卧位、坐位、站立,直到行走,并使其慢慢适应这种体位训练。待患者恢复良好后进行头部训练,先让其缓慢的扭转头部,看是否有头晕的感觉,若没有则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直至完全好转。

1.2.2 康复训练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得到缓解48 h后便能够开始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肢体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床上训练;起身练习;平衡能力训练;站立及协调能力训练;步行训练;自理能力训练等[2]。

1.2.3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常常会导致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严重后果,会造成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紧张、自暴自弃、消极等多种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其治疗和恢复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并向其详细讲述有关此类疾病的注意事项和成功治愈恢复的病例,让患者及其家属消除心理上的不良情绪,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和勇气,增加其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院的康复护理过程。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制定合适、有针对性的恢复计划,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生活能够自理[3-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5.4%,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要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n(%)]

3 讨 论

脑外伤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心肌收缩力及血管反应性会受到大幅度抑制,对于压力的感受能力下降,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有脑血管器质性或功能性损伤[5]。治疗过程中要应用脱水利尿剂,扩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会加重心肌收缩力、血管反应性和压力感受器反应的下降程度,迅速改变体位会造成脑血流减少,进而引发脑供血不足。所以,要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这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临床上要强化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的全方位护理[6]。

总之,对颅脑损伤患者开展全方位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证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王晓燕.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01):65-66.

[2] 柴少敏,章绮红.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5,(01):173-175.

[3] 卢国英,周爱金,黄 玲,廖光查,卢香丽.音乐心理干预在颅脑外伤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62-63.

[4] 刘 静.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08):141.

[5] 王桂蓉.影响颅脑外伤患者苏醒因素与对策[J].柳州医学,2013,(04):252-254.

[6] Arco L.Neurobehavioural treatment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an adult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J].Neuropsychol Rehabil,2008,18(1):109-124.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6

B

猜你喜欢

外伤体位颅脑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