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DP增长贡献率视角的商洛产业结构优化

2015-10-26燕,向

商洛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商洛市商洛第二产业

刘 燕,向 龙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基于GDP增长贡献率视角的商洛产业结构优化

刘 燕,向 龙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根据商洛市经济发展现状,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的角度分析商洛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选取商洛市2003—2012年相关经济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讨论商洛市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商洛市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GDP总量稳步增长较快。其中,第一、第三产业与GDP增长的贡献率呈负相关关系,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较小;第二产业呈正相关关系,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

GDP增长;贡献率;产业结构;回归分析法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联系密切,互为条件,产业结构随经济发展而变动,并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增长[1]。GDP产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国民收入以及消费能力的变化。GDP产值的计算是以一个季度或者一年为核算周期,反映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其中,GDP的增长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各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而也能反衬出产业自身发展状况,即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在关于中国GDP快速增长的贡献来源研究中,有人将其归因于资本的高积累[2]、劳动参与率的增加以及部门间劳动力的转移[3],当然也认为技术进步才是中国经济GDP增长的真正根源[4]。因而从GDP增长的贡献率视角来考察国家或者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可以得出各产业发展趋势及总体现状,并可采取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优化措施,以促进国家或区域GDP稳定增长,同时优化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产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程晓丽[5]研究得出利津县GDP与第二产业关联性最大。周旭霞[6]估算了浙江三大产业的贡献率并与全国进行对比。胡珀[7]研究发现第二产业对安徽省GDP的贡献程度最大。王雪莲[8]研究发现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关系最大。王琳[9]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水平。鲁长瑜[10]发现第二产业效率水平最高,第一产业居中。黄志红等[11]发现第二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贡献最大。苏建军等[12]发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二三一”型发展态势。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商洛目前的第一产业是绿色农副产品的种植(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等),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加工和中药材制药,第三产业主要是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仓储物流业和旅游业。鉴于此,本文对商洛市2003—2012年三大产业的GDP增长贡献率进行回归分析,说明各产业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率状况,为商洛市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1 研究区概况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界于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总面积19292 km2,占全省面积的9.36%,从2003—2012年,GDP总产值由75.59亿元增长到439亿元,并且逐年增长。其中,2006—2012年增长率都保持在10%以上。201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39亿元,增长14.8%,财政总收入33.7亿元,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425元,分别增长15.3%和18.3%。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510亿元,增长13.5%,比2012年增长超过70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20 000元。其中,农业增加值达到86亿元,比2012年增长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57亿元,比2012年增长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7亿元,比2012年增长近20亿元。总体来看,商洛经济发展较快。

区域经济总产值是经济活动的成果(产品或劳动)的总价值,经济增加值是经济活动的新增价值。工业总产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随着现行统计制度方法逐步向国际接轨,总产值指标将逐步被增加值指标所代替。本文数据来源商洛市统计局并结合其公布规范,以增加值取代总产值进行计算分析。

产业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区域生产力布局中的重要内容[13]。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与基础,是各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变动而变动,并且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增长。同时,产业结构作为过去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14]。

2 研究方法

2.1 GDP贡献率

GDP贡献率应由研究区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贡献率之和构成。某产业部门i的贡献率可以表示为:

式(1)中Pi表示产业部门i的贡献率表示产业部门i的增加值增量,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量。

2.2 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运用回归系数显著性的t检验和回归方程显著性的F检验,主要通过相关系数对各回归方程进行检验[15]。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大产业GDP增加值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12年,商洛市在近十年年总GDP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各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3年的21.3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79.43亿元,增加值增长额达到58.1亿元,表明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产业结构正在趋于合理。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03年的22.4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10.83亿元,增加值增长额达到188.38亿元,是三大产业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表明近十年来,第二产业已成为商洛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整个产业构成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则由2003年的31.8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48.74亿元,增加值增长额为116.93亿元,表明第三产业在商洛市近十年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推动角色(表1和图1)。从而,可以发现:近十年商洛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了第二、第三产业的贡献,其中第二产业贡献尤为突出。

表1 商洛市2003—2012年三大产业GDP增加值

图1 商洛市2003—2012年GDP产值构成

3.2 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式(1),选取数据的时间跨度为商洛市2003—2012年宏观经济指标,来源于统计年鉴中主要经济指标。包括GDP产值及增长率,三大产业产值和各自增长率。通过相关数据处理,得出2003—2012年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见表2)。

表2 商洛市2003—2012年三大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

由表2可知,三大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以Y表示GDP增长率,以Xi(i=1,2,3)表示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运用SPSS回归分析GDP增长率同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之间的关系。

3.2.1 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率的贡献

结合表2中2003—2012年商洛市第一产业对GDP贡献率和GDP增长率,运用SPSS进行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1=-0.918,回归方程为

从相关系数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GDP贡献率与GDP增长率负相关,回归方程式(2)说明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将下降0.59个百分点。即GDP增长的贡献率越大,第一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对GDP增长的贡献作用越低。表明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幅度较小,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作用较小。

3.2.2 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率的贡献

结合表2中2003—2012年商洛市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和GDP增长率,得出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和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r2=0.781,回归方程为:

从相关系数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与GDP增长率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回归方程式(3)说明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将上升0.176个百分点。GDP的贡献率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3.2.3 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率的贡献

结合表2中2003—2012年商洛市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和GDP增长率,得出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和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r3=-0.640,回归方程为:

从相关系数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与GDP增长率中度负相关,回归方程式(4)说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将下降0.201个百分点。即GDP增长的贡献率越大,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对GDP增长的贡献作用越低。并且表明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幅度较小,对于经济的发展作用不明显。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根据商洛市2003—2012年三大产业经济指标,计算各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以及回归分析的结果,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从GDP增长贡献率视角探讨产业结构优化。本文研究表明:通过三大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纵向比较,得出2003—2012年第一产业贡献率呈现稳步下降的态势,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在一定的稳定发展水平,波动较小。2003—2007年第三产业贡献率虽有波动变化,但其贡献率均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表明该时期内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8—2012年,第三产业贡献率除2009年有所增长外,从2008年的43.17%下降到2012年的29.20%。而第二产业贡献率除2009年有所下降外,从2008年的43.85%逐步上升到2012年的63.89%。明显超过第三产业,在总贡献率中居三大产业之首。表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鉴于三个回归方程可以得出:第一、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负相关关系,所以在GDP增长的过程中,第一、第三产业对商洛市GDP增长的贡献较第二产业小,推动作用并不明显。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呈正相关且联系密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因而推动作用也就最大。所以可以认为商洛市近十年来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

结合回归方程结果,再借鉴美国区域经济学家E.M.Hoover和J.Fisher曾指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符合上述特征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阶段[16]。所以,本研究认为商洛市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可归入此阶段,即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快速转变阶段。总体表明,近十年以来商洛市经济整体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贡献者,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与程晓丽[5]、胡珀[7]、苏建军[12]对其他地区产业结构的分析结果一致。结合赫伯特·格鲁伯进行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17]以及加拿大学者格鲁特和沃克对加拿大第三产业增长的原因及第三产业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的系统研究[18]。可以发现第三产业对GDP增长也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可持续性,其发展应引起每个国家及地区的重视。同时,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也是不容动摇的。

5 商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通过分析,商洛经济在后续发展中要不断调整工业结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加强商洛特色服务业发展,带动商洛旅游业规模和层次;并以天然无公害农产品为引导加快农业产品的深加工步伐。促进商洛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1 优化结构,推动第二产业多层次发展

经本研究分析,第二产业无论是在总GDP产值构成,还是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方面,都比第一、第三产业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和水平,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也需要通过工业化来实现,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因而,凸显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是推动商洛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优化结构、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是商洛工业发展的方向,再结合商洛工业现状和地方特色,应把保持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5.2 扩大总量,优化提升第三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经本研究分析,尽管第三产业与GDP增长贡献率为负相关关系,但是,在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可以反映出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前文已有分析。所以,充分发挥商洛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旅游资源,扩大旅游资源总量,提升层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商洛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5.3 突出特色,强化巩固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经本研究分析,第一产业对商洛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虽然不大,但其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表明必须突出特色,提高效益,强化巩固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商洛地处秦岭腹地的地理优势出发,着力创建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引领,加快核桃、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注重肉、蛋等主要农产品产销。注重农业“量”提高的同时,更要考虑“质”的提高。

[1]周兵,杨曦,王何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19(2):24-28.

[2]Wing W.Chinese economic growth:sources and prospects[J].The Chinese Economy,1998,3:1-30.

[3]Alwyn Y.The tyw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0(3):641-680.[4]邓翔,李建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管理分世界,2004(11):70-80.

[5]程晓丽.基于GDP贡献率视角的利津县产业结构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0(12):8-9.

[6]周旭霞.基于产业结构演变及其贡献率的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6):46-51.

[7]胡珀.三次产业发展对安徽省经济的贡献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6):52-53.

[8]王雪莲.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7):115-117.

[9]王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2008(4):18-23.

[10]鲁长瑜.论经济增速换档期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6):120-125.

[11]黄志红,任国良.基于生态文明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32-36.

[12]苏建军,徐璋勇.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及转型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5(1):69-78.

[13]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2版.北京:高等教育社,2006:347-349.

[14]张伟林,卢增和,陈行亮.广西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3):57-61.

[15]卢纹岱.SPSS for Window统计分析[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30-232.

[16]张倩.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9):210-212.

[17]赫伯特·格鲁伯.第三产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4-6.

[18]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56-357.

(责任编辑:李堆淑)

An Analysis on the Industrie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Shangluo Based on Contribution of GDP Growth

LIU Yan,XIANG Long
(Colleg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726000,Shaanxi)

Based on Shangluo City's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industrie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issue is analyzed by looking into three major industries'respective contribution to overall GDP growth.Choosing relevant economic data from 2003 to 2012,each industry's contribution to GDP growth is analyzed with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 shows that,over the past decade,Shangluo City was in a rapid industrialised growth stage and the total GDP tends to grow steadily and rapidly.Among them the first and third industry were both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GDP growth rate,their contribution to GDP growth was small.The secondary industry turned to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GDP growth which showed its relatively big contribution to GDP growth.

contribution rate;GDP growth rate;suggestions

F127

A

1674-0033(2015)04-0072-04

10.13440/j.slxy.1674-0033.2015.04.019

2015-06-10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4JK1214)

刘燕,女,陕西洛南人,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商洛市商洛第二产业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的是故乡商洛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商洛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