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72例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2015-10-26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中医院527200陈家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胺碘酮心室房颤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中医院(527200)陈家前

急性心衰并快速房颤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一旦发病后必须及时救治,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抗心衰、控制心律失常等[1]。因此,本次研究着重探讨胺碘酮注射液对该病的临床疗效,收效良好,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衰患者,后均确认伴有快速房颤。其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范围为46~80岁,平均年龄为(63.5±5.6)岁;心室率约为121~186次/min,平均心室率为(146.2±17.3)次/min;心功能为IV级。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9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1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比组间一般资料,发现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心室率等方面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吸氧、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ACEI等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首次用量为3mg/kg,注意要缓慢滴注,10min后利用微量泵按照1.0~1.5mg/kg的标准泵入,平均剂量为1200mg/d。密切关注患者心电图、心率、血压等情况,合理调整用量。对于14d后仍未复率成功者应尝试其它疗法,比如采用直流电复率。另外,为预防血栓出现应采用适量的法华林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专门的分析,通过t检验相关计量资料,并用率表示,同时利用卡方检验相关计数资料。若P<0.05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心率保持在80次/min,大部分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仅3例由于病情严重、年龄偏大而死亡。对照组心率保持在100次/min,心功能明显改善与房颤复率的病例数均少于观察组,死亡6例。从附表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论

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为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残致死率较高等特点。引起该病的诱因较多,并且急性心衰与房颤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不仅能减缓心率,还能减少主动脉压力与外周阻力,同时,增加心输出量[2]。另外,该药可明显抗拒肾上腺能与相关交感神经,达到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其血供的目的。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在治疗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时,若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为用药禁忌时,可用胺碘酮代替禁忌类抗心衰药物。因此,对于急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首选胺碘酮进行治疗。此药的最大优点在于房颤转为窦性心率前仍可使心室率下降,就算转复失败也能使心室率得到有效控制。尽管该药能有效控制心率复率,但仍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由于不同患者的体质与耐药程度差异较大,在使用胺碘酮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用药时要随时留意患者的体征变化,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应用胺碘酮后应注意在短时间内不可再次用药,在使用其它药物时也必须小心谨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的基础上,外加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效果良好。观察组在应用胺碘酮注射液后,心率控制较为理想,心功能也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附表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例(%)]

猜你喜欢

胺碘酮心室房颤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预防房颤九妙招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