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5-10-26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141付海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规范化

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141)付海波

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因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且迁延不愈,对日常饮食要求较多等临床特点,且易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在我国,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糖尿病治疗方法的研究中,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2]。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是临床上一种新型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手段,我院为进一步研究社区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特选取8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研究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社区门诊就诊的8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5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9)岁,病程在2.4年~4.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9±1.1)年;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7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8)岁,病程在2.6年~3.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7±1.3)年。纳入标准:符合WHO对糖尿病的定义患者,同时不存在其他伴随的并发症等,在治疗期间不离开社区且精神状况良好的患者;排除标准:在治疗期间可能外出的患者或离家的患者,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的患者以及存在其他伴随疾病,在半年内进行化疗等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前均确诊为患有糖尿病,并且确保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其方法为:定期对患者进行集体性的糖尿病知识等健康教育,向患者讲授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防治手段以及怎样合理用药和调整药量等相关知识,并督促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情绪;社区的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安排,限定患者每天的进食量和进餐的次数,以及钠盐、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患者若存在吸烟酗酒等现象需予以督促,指导其戒烟戒酒;及时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用药量;对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其配合治疗等。根据社区规范化管理内容要求需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定期地进行检测观察,在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定期随访,共随访次数为4次,了解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管理后的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6.6±1.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9.7±2.4)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8±0.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9.6±2.5)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1.4±4.3)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9±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方法管理后的满意程度情况 两组患者经管理后,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满意程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满意程度(6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管理后,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6.6±1.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9.7±2.4)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8±0.9)%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9.6±2.5)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1.4±4.3)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9±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显示,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管理时,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恢复正常的水平,对患者病情的好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3][4][5]。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且对患者饮食等的安排要求较高,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的管理尤为重要[6]。临床上,糖尿病其性质为慢性疾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均在家里接受治疗,但由于各种不方便条件,往往延误患者的病情,错过最佳治疗的时间,健康教育、病情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是现阶段治疗糖尿病的五大重要原则[7]。而本研究中的社区规范化管理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辅助作用,社区的医务人员可定期的对患者进行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医务人员的工作也十分方便,有利于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为患者服务;这样能充分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作用,对糖尿病患者发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8][9]。

附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管理后的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

附表2 两组患者不同方法管理后的满意程度情况[n/%]

与此同时,两组患者经管理后,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的满意程度为95.24%,明显高于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的满意程度(6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中,显示患者对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十分满意,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对患者具有较大的帮助意义,它可通过对患者病情发展、心理情况以及饮食安排等一系列的生活安排,为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医疗卫生服务,且十分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患者就医困难的局面[10]。目前,社区规范化管理越来越被患者所重视,其发展趋势也极其迅速,全方位周到的医疗服务管理措施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增强了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11]。社区规范化管理着重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均能接受到积极正确的治疗方法,摒弃了一些虚假的迷信思想,让患者们能够接受到更科学且正规的治疗,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的知识及习惯,避免延误病情[12]。在社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连续性管理,不仅能够加强健康教育的开展,更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的控制,因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管理等方面更具有优势[13]。

综上所述,社区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使广大糖尿病患者更为满意,可以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规范化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