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5-10-26杨向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有效率情绪效果

杨向群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4100)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杨向群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4100)

目的 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其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随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抑郁症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8%,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干预组患者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HAMD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抑郁症;心理护理;常规护理;临床疗效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等。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还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严重者还会出现轻生现象[1]。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方法是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并配合常规的临床护理,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有效的提高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其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神经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在22~65岁,平均年龄(46.2±3.9)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4.5个月,HAMD平均分为(25.26±5.17)分。随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每天相同时间段服用50 g舍曲林,每天1次,连续治疗8周;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临床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当天主动与患者接触,对患者的病程、情绪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解,患者的陈诉要耐心倾听,并给予鼓励和引导,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日后的依从性打下良好基础;②健康教育: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要与患者多交流沟通,告知抑郁症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担心及焦虑情绪;③获得家属支持:应鼓励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多进行探望,对患者予以鼓励,这样既避免患者会产生被轻视或被抛弃的心理,而且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④其他护理:为了能够缓解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可通过听音乐、唱歌和轻度运动如,散步、打乒乓球等,来释放患者的抑郁情绪,当压抑在内心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之后,便可使患者失眠症状得以改善,增进饮食,提高体内脑啡肽水平,让患者产生积极的情绪,树立康复的信心。

1.3观察指标: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HAMD评分进行记录,以供分析。

1.4统计学分析: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0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进行相关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8%,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2干预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为(36.12±5.83)分,治疗8周后HAMD评分为(8.96±4.86)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为(35.83±5.71)分,治疗8周后HAMD评分为(15.89±5.12)分,干预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除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外还应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其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2]。心理护理干预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健康教育、获得家属支持及其他护理干预的实施,快速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时,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避免不安、焦虑等情绪对治疗产生影响,树立治疗的信心。在家属和朋友的支持下,使患者更加积极的直面病症,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过程中再配合音乐和运动使患者内心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使患者尽早康复,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3]。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8%,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HAMD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1] 陈光东,程朗朗.浅谈影响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J].当代医学,2009,15(9):51-52.

[2] 刘宝慧.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11):805-807.

[3] 刘建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5): 895-896.

R473.74

B

1671-8194(2015)24-0249-02

猜你喜欢

有效率情绪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抓住“瞬间性”效果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