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5-10-26张守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坏死性结肠炎小肠

张守磊

(河南省范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范县 457500)

5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张守磊

(河南省范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范县 45750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在我院就诊的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或好转43例,5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治疗NEC的总有效率为82.6%。结论 提高对NEC的认识,重视高危因素,早发现、早诊断、合理综合治疗,是降低NEC的发生率、病死率的关键。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治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消化道急症,其多见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病死率高。在美国活产儿NEC的发病率为0.1%~0.3%,其病死率为10.0%~50.0%[1]。随着我国早产儿数量增多,存活时间延长,NEC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NEC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52例,所有NEC的诊断均符合《Avery新生儿病学》(第7版)修正Bell标准。其中男30例,女22例;早产儿38例,足月儿10例,过期产4例;早期新生儿18例,晚期新生儿34例;出生体质量为1096~4350 g,<1500 g 21例,1500~2500 g 19例,>2500 g 12例;有窒息史者16例,胎膜早破26例,羊水混浊7例;母乳喂养9例,人工喂养32例,混合喂养8例,3例未开奶。

1.2临床表现:52例患儿中,出现腹胀45例,呕吐38例,大便带血或大便潜血阳性36例,腹泻29例,反应差31例,嗜睡18例,呼吸暂停12例,发热27例。

1.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低者35例,血小板降低15例,CRP增高者27例,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20例,血培养阳性15例。

1.4腹部X线检查:肠道扩张性改变25例,肠间隙增厚23例,肠梗阻10例,肠襻固定8例,肠壁积气16例,门静脉积气11例,气腹2例,腹腔积液7例。

1.5临床分期:52例患儿中Ⅰ期28例,Ⅱ期16例,Ⅲ期8例。

1.6治疗:①综合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②手术治疗:单纯腹腔引流,肠穿孔修补,肠切除,肠造瘘。

1.7疗效标准:以相关资料为依据,将疗效标准分为,治愈:患儿感染症状消失,临床呕吐、腹胀、腹泻症状消失,肠鸣音正常,食欲恢复,X线显示正常;好转:感染症状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肠鸣音基本恢复,但偶有不正常,X线显示好转;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或加重,临床和腹部症状危重[2]。

2 结 果

治愈或病情好转出院43例,占82.6%;放弃治疗5例,占9.62%;死亡4例,占7.69%。

3 讨 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由围生期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坏死性肠道疾病。NEC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研究表明NEC的发生是新生儿尚不成熟的胃肠道对多种危险因素所产生的炎症级联反应[3-6]。目前较明确的危险因素有早产、低出生体质量、肠黏膜缺氧、缺血、感染、配方乳喂养、肠道菌群异常等。本组资料中,早产儿38例,占73.0%,低出生体质量儿40例,占76.9%,提示ENC与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有关。人工喂养32例,母乳喂养9例,说明NEC较少发生于母乳喂养儿,Boyd等[7]对3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15例)显示,母乳喂养与配方乳喂养相比NEC发生危险性下降,母乳喂养可使NEC发生风险降低79%。血常规检测中,WBC增高或降低者35例,占67.3% ,CRP增高者27例,占51.9%,均提示感染在NEC中起重要作用。

NEC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特异,最常见的症状是腹胀,其他还有呕吐、胃潴留、血便,重症患儿有呼吸暂停、反应差、嗜睡、休克和DIC。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NEC患儿的生存率十分重要,腹胀、胃潴留、明显呕吐、血便等临床症状出现时要高度怀疑NEC可能,特别是胃潴留增加时NEC发生的一个早期临床信号。一旦怀疑NEC应立即行腹部X线平片,根据病情变化每隔6-12h随访腹部平片,并用duke腹部X线评分量表(DAAS)进行评分(表1)。

表1 腹部X线评分量表(DAAS)

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评分≥7分,提示已发生肠坏死,需手术治疗。通过腹部X线评分量表,将腹部X线表现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有助于判断NEC的严重程度[8],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另外,对疑似NEC患者及早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缓疾病进程,可使大多数患儿避免进入晚期NEC的可能性,并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干预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本组资料中,Ⅰ期28例患儿均采取了早干预治疗,从而使NEC的治愈率高达82.6%。

综上所述,尽可能减少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积极控制感染等可以降低NEC的发生率。当疑似NEC或确诊NEC时,监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指标及疾病的发展,早期干预,予以综合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病情变化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1] Christensen RD,Gordon PV,Besner GE.can we cut the incidence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half-today[J].Fetal Pediatr Pediatr Pathol,2010,29(4):185-198.

[2] 陈永红.儿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2-14.

[3] Claud EC.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Inflammation and intestinal immaturity[J].Antiinflamm Antiallergy Agents Med Chem,2009,8(3):248-259.

[4] Sharma R,Tepas JJ3rd.Microecology,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and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J].Pediatr Surg Int,2010,26(1):11-21.

[5] Nanthakumar N,Meng D,Goldstein AM,et al.The mechanism of excessive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in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an immature innate immune response[J].PloS One,2011,6(3):e17776.

[6] Marion CH,Moss RL.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J].Annu Rev Med,2009,60:111-124.

[7] Boyd CA,Quigley MA,Brocklehurst P.Donor breast milk versus infant formula for preterm infant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07,92(3):F169-F175.

[8] 陈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问题及防治策略[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21-325.

R574.62;R722

B

1671-8194(2015)24-0150-02

猜你喜欢

坏死性结肠炎小肠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一根小肠一头猪
养好女人小肠经
小肠深处来“探幽”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