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氢吗啡酮用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2015-10-26于振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吗啡利多卡因自控

于振峰 关 军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手术麻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盐酸氢吗啡酮用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于振峰 关 军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手术麻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目的 研究盐酸氢吗啡酮用于临床镇痛的可行性及量效关系。方法 本研究拟选择择期手术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观察组Ⅱ、观察组Ⅲ、观察组Ⅳ、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Ⅰ给与盐酸氢吗啡酮0.06 mg/kg+盐酸利多卡因150 mg行皮下自控镇痛(PCSA),观察组Ⅱ盐酸氢吗啡酮用量0.07 mg/kg,观察组Ⅲ盐酸氢吗啡酮用量0.08 mg/kg,观察组Ⅳ盐酸氢吗啡酮用量0.09 mg/kg,对照组给与舒芬太尼150 μg+盐酸利多卡因150 mg行皮下自控镇痛(PCSA)。所有患者持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48 h,记录术后2、6、12、24、48 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满意度评分,记录48 h内PCA按压次数,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 5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术后镇痛,但观察组Ⅰ、Ⅱ、对照组2、6、12 h VAS评分高于观察组Ⅲ、Ⅳ(P<0.05),各组患者12 h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各组患者Ramsa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未出现过度镇静;观察组Ⅰ、Ⅱ、对照组PCA按压次数高于观察组Ⅲ、Ⅳ(P<0.05);观察组Ⅰ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余各组间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Ⅳ出现嗜睡8例,对照组出现嗜睡6例。结论 盐酸氢吗啡酮0.08 kg/mL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推广。

氢吗啡酮;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量效关系;不良反应

盐酸氢吗啡酮是一种半合成的阿片类镇痛剂[1]。氢吗啡酮最初于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合成,于1926由Knoll介绍上市[2],在欧洲和北美等国一直以来以多种制剂应用于癌症、术后、产科、神经学相关的重度疼痛的治疗,已有数十年的临床应用经验。本研究对2014年1月至12月间的200例腹部手术患者给与不同剂量的盐酸氢吗啡酮行皮下患者自控镇痛(PCSA),现将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期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其中肝胆手术8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10例,全子宫切除术40例,泌尿外科手术40例,骨科下肢内固定手术30例。入选患者要求术前均无内科系统疾病,无阿片类药物过敏史,无肝肾及凝血功能异常,无精神疾病并能正确理解VAS及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泵。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例,实施所有病例均实行全身麻醉。

1.2方法:所有病例均实行全身麻醉,麻醉前不给术前用药。于手术开始关腹时在左上臂三角肌处,常规消毒皮肤,置入22号浅静脉穿刺针的外套管,留管1.5~2 cm,固定后与镇痛泵连接。镇痛液配方:观察组Ⅰ盐酸氢吗啡酮0.06 mg/kg+盐酸利多卡因150 mg,观察组Ⅱ盐酸氢吗啡酮0.07 mg/kg+盐酸利多卡因150 mg,观察组Ⅲ盐酸氢吗啡酮0.08 mg/kg+盐酸利多卡因150 mg,观察组Ⅳ盐酸氢吗啡酮0.09 mg/kg+盐酸利多卡因150 mg,对照组舒芬太尼150 μg+盐酸利多卡因150 mg。5组均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各组负荷量为本组镇痛液5 mL,于关腹时静注。镇痛泵设置:持续输注量2 mL/h,PCA量1 mL,锁定时间10 min。

1.3观察项目:术后患者持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RR、ECG、NBP 48 h,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Ramsay镇静评分(烦躁不安为1分,安静合作为2分,嗜睡为3分,睡眠状态但可唤醒为4分,深睡状态难以唤醒为5分,麻醉状态为6分,2~4分为镇静满意,5~6分为镇静过度,发生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时,暂停术后镇痛),并记录48 h内PCA按压次数。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表1 5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静息VAS评分比较(单位:分)

表2 5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单位:分)

表3 5组患者术后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比较

2 结 果

2.1生命体征: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功能稳定,5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BP、HR、RR和SpO2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术后VAS评分比较:5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VAS评分比较,观察组Ⅰ、Ⅱ、对照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高于观察组Ⅲ、Ⅳ(P<0.05),观察组Ⅰ、Ⅱ、对照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各组患者术后12 h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见表1。

2.3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5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过度镇静。见表2。

2.4术后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Ⅰ、Ⅱ、对照组PCA按压次数高于观察组Ⅲ、Ⅳ(P<0.05),观察组Ⅰ、Ⅱ、对照组PCA按压次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Ⅰ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余各组间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Ⅳ出现呼吸抑制2例、嗜睡8例,对照组出现嗜睡6例。见表3。

3 讨 论

盐酸氢吗啡酮具有起效迅速、镇痛作用不封顶、代谢产物无活性、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在国外已被用于术后镇痛[3]。关于氢吗啡酮在临床应用的第一个临床报道是在1962年。它于1997年在英国上市后首先开始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缓解癌性疼痛[4]。

氢吗啡酮是吗啡的长效半合成衍生物,与吗啡相比氢吗啡酮起效快,镇痛作用是吗啡的8~10倍,脂溶性是吗啡的10倍,皮下注射吸收快,生物利用率更高[5]。

舒芬太尼是是芬太尼的N-4位取代衍生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痛觉传导区μ1受体,对其他阿片受体作用较弱,亲脂性高,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具有良好的心血管稳定性[6],是目前术后镇痛的首选药物之一。因此,本研究选用舒芬太尼为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盐酸氢吗啡酮的镇痛功效。

氢吗啡酮为阿片类镇痛药,故与其他阿片类药物同样具有阿片样症状,即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7]。针对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可采取预防措施,如在PCSA配方中加入托烷司琼,可有效预防氢吗啡酮引起的恶心、呕吐;对于轻度呼吸抑制可加大吸氧量,必要时用纳洛酮拮抗。本研究中观察组Ⅰ未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分析认为可能与氢吗啡酮剂量低有关;观察组Ⅳ出现轻度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应为氢吗啡酮剂量过大。因留置导尿管,故本研究未将尿储留列入观察范围。观察组ⅢVAS评分、PCA按压次数低于观察组Ⅰ、观察组Ⅱ、对照组,且未出现观察组Ⅳ的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盐酸氢吗啡酮0.08 mg/kg用于皮下自控镇痛(PCSA),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能为患者提供舒适和满意的术后镇痛,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1] 陈磊,尹萍,邱毅,等.盐酸氢吗啡酮身体依赖性潜力[J].中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17(5):344-347.

[2] Chaplan SR,Duncan SR,Brodsky JB,et al.Morphine and hydromorphone epidural analgesia[J].Anesthesiology,1992,77(6):1090-1094.

[3] Quigley C,Mrcp MD,Wiffen P,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hydromorphone in acute and chronic pain[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3,25(2):169-178.

[4] Pigni A,Brunelli C,Caraceni A.The role of hydromorphone in cancer pain treatment:a systematic review[J].Palliat Med,2011,25(5):471-477.

[5] Kumar P,Sunkaraneni S,Sirohi S,et al.Hydromorphone effieacy and treatment protocol impact on tolerance and mu-opioid receptor regulation[J].Eur J Pharmacol,2008,597(1/3):39-45.

[6]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4.

[7] Hong D,Flood P,Diaz G.The side effects of morphine and hydromorphon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J].Anesth Analg,2008,107(4): 1384-1389.

R614

B

1671-8194(2015)24-0108-02

猜你喜欢

吗啡利多卡因自控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成功来自于自控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吗啡镇痛个体差异的遗传药理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