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分析

2015-10-26刘文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腔镜甲状腺癌颈部

刘文军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普外科,山东 单县 274300)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分析

刘文军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普外科,山东 单县 274300)

目的 分析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78例患者临床资料。39例行传统手术为对照组;39例腔镜辅助下行甲状腺手术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切口大小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切口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甲状腺;临床效果;腔镜

甲状腺属于内分泌系统范畴,甲状腺癌是由于甲状腺发生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1],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发生比例约为4%,且发生率已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探讨分析如何有效治疗甲状腺癌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56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6.3±13.9)岁。术前均经细针穿刺确诊为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SND)术者62例;行双侧甲状腺完全切除术者17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者43例;行患侧加峡部加对侧大部腺叶切除术者18例。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患者首先通过颈部查体、B超、CT等相关检查,明确甲状腺肿瘤的解剖关系及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情况,结合患者年龄、个人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主要包括:颈部淋巴结清扫、双侧甲状腺完全切除术、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患侧加峡部加对侧大部腺叶切除术[2]。

对照组:全身麻醉状态下,在患者胸骨上方2 cm处横向切口,长度为6~8 cm。于颈深筋膜与颈阔肌间对皮瓣进行分离,颈深筋膜被切开后,分离颈前肌群组织,至甲状腺固定膜及外层被膜之间,适当牵拉肌肉,使甲状腺上下极完全暴露。观察组:术前准备及具体步骤同对照组。颈部切口位置同对照组,长度3~5 cm。拉开患部颈前肌群后,插入30°腔镜,建立镜下手术视野。吸引器配合超声刀分离甲状腺。保护喉返、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凝断甲状腺上下极血管及中静脉。切除标本取出后,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选择性清除Ⅵ区淋巴结。用蒸馏水或碘伏溶液反复清洗手术部位,止血完成后,置引流管,常规缝合颈阔肌。

1.3疗效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的引流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情况(VAS评分)、术后声音嘶哑发生率、手足麻木情况、术程以及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统计患者颈部感觉、吞咽情况;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3]。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法对比组间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观察组患者术程(80.78±29.31)min,较对照组低。对照组术后6例(15.4%)患者发生声音嘶哑,观察组仅1例(2.7%);对照组4例(10.3%)患者术后有手足麻木情况,观察组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基本情况比较

2.2术后随访情况:观察组患者颈部不适、异常者0例;吞咽不适者2例。对照组患者颈部不适、异常者12例;吞咽不适者10例。两组结果之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35例,比较满意4例,不满意0例,患者满意度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23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11例,患者满意度71.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论

传统手术对甲状腺癌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术中多易引起喉返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出血、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且术后颈部瘢痕明显,患者多有吞咽不适、颈部异常的感觉。腔镜使手术切口尽可能微小化,瘢痕不明显,达到美观的目的。

我院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如下:①乳头状癌: 对于微小型乳头状癌(单侧d≤1.0 cm),无放射治疗史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可对患侧行腺叶全切除术,或峡部切除加腺叶全切除术;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手术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以及颈部淋巴结清扫。②滤泡状癌:结节d>1.0 cm,此种类型的癌细胞常伴随血行转移现象发生,多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或近乎全切)加淋巴结清扫术(Ⅵ区),辅助131I治疗。③淋巴结清扫范围:通常采取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SND)。Ⅵ区淋巴结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最常发生转移的部位,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避免一直是甲状腺癌手术的难点,发生率为0.8%~49%,切口较小增加了对神经保护的难度,腔镜的介入,对局部组织放大,术中手术人员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甲状腺周围的复杂神经结构及血管,大大的降低了喉返神经、甲状腺旁腺受损率。保障了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腔镜辅助下的甲状腺手术术程短,且疗效显著。在术后3个月回访时,腔镜组患者恢复效果良好,94.9%颈部及吞咽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于腔镜手术较为满意,认可度高。综上所述,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孙智勇.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5):689-690.

[2] 胡三元.普外科肿瘤学微创治疗:甲状腺肿瘤的腔镜手术[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0):650-651.

[3] 孔恒,陶霖玉,齐柯,等.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29-2420.

R581

B

1671-8194(2015)24-0101-02

猜你喜欢

腔镜甲状腺癌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