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率的药学实践

2015-10-26唐扣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哮喘

谢 宁 沈 毅 唐扣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药剂科,上海 201700)

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率的药学实践

谢 宁 沈 毅 唐扣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药剂科,上海 201700)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实行药学服务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估,统计其用药依从性变化和哮喘控制程度。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分别为68.33%和61.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6个月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ACT得分均比干预前增高,P<0.01。两组在出院后6个月ACT得分有差异(P<0.01)。结论 开展药学服务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长期用药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

支气管哮喘;药学服务;临床药师

目前临床治疗哮喘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通过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管理,大多数哮喘患者均可达到哮喘控制的治疗目标[1-2]。然而国内外调研结果显示,哮喘的控制率远低于指南的目标[3]。由于哮喘患者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家中自我防治、自我监测与自我管理,且多数采用吸入治疗,治疗药物种类繁多,需长期或终生治疗,因此,有效的患者教育是控制与缓解哮喘的重要前提。调查[4]显示,只有43.28%的哮喘患者完全了解自身所用药物的类型。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哮喘的临床治疗过程,建立药学服务干预措施,评估临床药师对哮喘患者实施药学服务的作用,旨在明确对哮喘患者药学服务的切入点,以期提高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哮喘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49例,女71例,年龄14~65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且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患病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

1.2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实行药学服务干预,干预组实行干预措施,按照药学服务程序步骤:了解病情、审核方案、确定方案、方案注释、监护要点、用药教育、观察反应、评估反馈、提供服务。针对哮喘患者药学服务的具体干预措施[5]包括:①帮助患者正确了解支气管哮喘;②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使用各种药物,包括不良反应和预防方法,药物间的相互作用;③掌握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④了解缓解和控制症状常使用的药物;⑤对哮喘患者提供出院用药指导,包括出院带药指导和哮喘需避免使用的药物;⑥定期电话随访。

1.3评价方法:使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哮喘患者出院后,于第1、6个月进行治疗评估,统计患者服药情况,包括坚持服药、间断服药以及再住院情况,能否区分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是否正确使用吸入剂,了解患者遵医嘱的情况,评价哮喘的控制程度[6]。ACT分值:25分为完全控制;20~24分为部分控制;<19分为未得到控制。

用药依从性的评价有以下几点:①吸入装置的合理使用,包括干粉剂,气雾剂(2分);②能区分哮喘控制药物与缓解药物(1分);③是否按医嘱服用药物(2分,实际用药次数/按医嘱用药次数>90%为2分,60%~90%为1分)。用药依从性好为4~5分。

1.4统计学分析:统计软件用SPSS18.0版,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药学服务干预对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变化 [n(%)]

2.2ACT得分两组差异性统计分析,见表2。

表2 ACT得分两组差异性情况比较()

表2 ACT得分两组差异性情况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分组 干预前 1个月 6个月对照组 18.12±3.26 22.95±1.98** 19.82±3.60**干预组 17.65±3.05★ 23.10±1.81**★ 22.50±2.24**▲▲

3 讨 论

3.1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可提高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的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标准,它可增强药物疗效和促进疾病转归。但是目前不依从用药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可以导致不合理用药,影响医患关系,还可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7]。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可主动为哮喘患者讲解医嘱、用药安全及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专业技能,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由表1可见,通过临床药师对哮喘患者行药学服务干预,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出院1个月后用药依从性向好,而6个月后用药依从性回落,干预组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用药依从性好的人次明显增多。可见开展药学服务能够提高哮喘患者的长期用药依从性,帮助哮喘患者长期合理自主用药。

3.2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患者的哮喘控制有明显效果:ACT被确认为是监测和评估哮喘病情的有效工具[8]。该表要求患者回忆近4周的情况并回答5个简单问题,ACT所选择的这5项内容是对非控制哮喘最有预测性的:呼吸急促,急救药物的使用,哮喘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夜间觉醒,患者对哮喘控制的标化等,每一项问题均采用5分标尺法评估[9]。由表2来看,干预前ACT得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出院后6个月ACT得分两组有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1个月和6个月均比干预前得分增高,说明不论是否开展药学服务都能增强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的哮喘控制,但是出院后6个月两组间有差异,对照组ACT平均得分<20分,而干预组ACT平均得分>20分,可见开展药学服务可对患者长期的哮喘控制有更明显效果。

3.3临床药师在哮喘患者药物治疗中的药学服务干预作用:不合理用药不仅会导致哮喘治疗失败,而且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药师可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干预,如药物选择和联合使用不当,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当,吸入装置使用不当,剂量和规格不当,给药间隔和疗程不当,未进行药学监护及用药指导等不合理用药因素,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判断,从而使之合理化[10]。临床药师深入呼吸科病区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和优势参与哮喘的临床药物治疗,开展哮喘患者全程化的药学服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持。从本文干预结果看,要提高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哮喘控制率,临床药师实施药学服务干预是可行的。

总之,对哮喘患者,临床药师应尽早开始药学服务干预,帮助患者建立个体化用药方案,开展用药教育,进行药物监测,可提高医院哮喘患者药物和吸入装置的合理使用率,提高哮喘患者的长期用药依从性,使哮喘治疗药物的应用更加合理规范,进而降低哮喘再次发病率,节约医疗成本。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2]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EB/OL].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5):440-443.

[4] 谢晓慧,梁蓓蓓.70例门诊非控制哮喘患者药学服务调查研究[J].中国药房,2008,19(11):876-878.

[5] 崔敏,刘晓琰.药师对哮喘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切入点[J].药学实践杂志,2009,4(27):299-301.

[6] 周越.药学服务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6(13):432-433.

[7] 张新平,郑新平.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10):791-793.

[8] Schatz M,Sorkness CA.Asthma Control Test: reliability,and 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not previously followed[J].Allergy Clin Immunol,2006,117(3): 549-556.

[9] 梁振宇,赵海金.哮喘控制测试前三项在判断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价值[J].国际呼吸杂志,2012,7(32):486-489.

[10] 汪承松,聂俊军.1例支气管哮喘并多种疾病患者的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业,2012,18(21):63-64.

The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XIE Ning, SHEN Yi, TANG Kou-m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Zhongshan Hospital Qingpu Branch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7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tudy conducted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pharmacist pharmacy services. Methods 120 cases of bronchial asth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tervention group was provided pharmacy services interventions and control group wa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are.1month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assessed. Changes in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asthma control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one month 68.33% and six months 61.6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After 1 month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6 months after. In two groups of 1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ACT scores are higher than before (P<0.01).ACT scores are different of two groups in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P<0.01).Conclusion Pharmaceut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can improve long-term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asthma control.

Bronchial asthma;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Clinical pharmacists

R562.2+5

B

1671-8194(2015)24-0022-02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哮喘
药师“归一”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