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孔子乐舞思想

2015-10-26眭美琳

戏剧之家 2015年24期
关键词:乐舞礼乐弟子

眭美琳

(广州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孔子乐舞思想

眭美琳

(广州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其弟子及再传弟子们将他与弟子的日常言论集成儒家经典文本——《论语》。本文试从教育叙事的视角阐述孔子的乐舞教育、乐舞政治以及乐舞美学,力图将教育叙事及研究引入到舞蹈教育、研究中,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一种参考。

教育叙事;乐舞思想;孔子

上世纪80年代末,西方教育界开始关注并实践教育叙事研究。我国是在新世纪之初才开始将叙事研究引入教育领域的。现如今,教育叙事研究已广泛应用于各层次的教育范畴,包括学校德育、学科教育、艺术教育等。叙事是人类的基本能力,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那时的人们开始通过口述神话来描述事情,或利用崖画等手段传递信息,这就已经具备“叙事”概念的萌芽了。

孔子年少时生活艰苦、家徒四壁;二十岁左右做过委吏(会计),当过乘田(饲养员);三十岁后开始创办私学,授徒讲学;五十岁后曾短暂步入仕途,曾任司空、司寇、相事等官职,但遭同僚的排挤,后周游卫、宋、陈、郑等列国,均未得用;晚年回鲁国开始修订六经、春秋、周易等典籍,以教后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去世后,他被后世尊为孔圣人、文宣王、至圣、万世师表等。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撰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一直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谓“述”,就是“叙事”。在《论语》中孔子把教育的观点、思想,通过叙事的方法简单地叙述出来。《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的记录,是活生生的,是写实的,充满着日用伦常的生命活力。故而我们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①。

一、乐舞教育

纵观孔子的一生,其教育生涯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他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的原因之一。古代的教育最早出现在上古时期的舜时,设庠为教,分下庠、上庠。七岁入下庠,庶老为师,十五岁入上庠,国老为师。到了周代,教育制度与建制已趋完整。那时,政教一体,官师不分。孔子后来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始收徒从教,开创办私学之先河,提倡“有教无类”,自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六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也。”此处“六艺”有两说:一为礼、乐、射、御、书、数;另一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前者为周代官学科目,《周礼・地官・司徒・保氏》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之道,乃教之以六艺。”孔子所授应为后者,后人称之为“六经”或“六书”。

礼乐教育始于周代的“制礼作乐”,在国子教育中列为首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时已“礼崩乐坏”。《史记・孔子世家》载:“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服膺于周代礼乐,自语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于是亲自修订教材,收徒传教。《诗》和《乐》是孔子开展乐舞教育的主要科目和叙事载体,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包括了德育、智育的教育功能,同时,还有美育、体育的教育功能。因为《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所以,《墨子・公孟》认为:“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乐》主要是配合《礼》的教育,合称“礼乐”,礼与乐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另一方面,《乐》又配合《诗》的教育,合称“诗乐合物”。孔子通过乐舞的教育来陶冶人的情操,他本人也有很高的乐舞造诣。就算在“陈蔡之困”之时,孔子依然讲诵《诗》《礼》,要求弟子们弦歌不绝。

二、乐舞政治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政治家,年轻时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却直到五十岁时才被任命为中都宰,颇有政绩,升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参与国事,曾摄行相事。尽管孔子的从政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年,但其政治抱负在治理鲁国期间得到了充分展现。《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价);男女行者别于涂(途);涂(途)不拾遗……”可见孔子的治世之力。民间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纵观孔子短暂的政治生涯,我们可以窥见其积极倡导“仁”、恢复“礼”、振兴“乐”的“德政”思想。礼乐在他施政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孔子为政,先正礼乐。《礼记・乐记》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行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乐是教化万民的灵魂,政是推行礼乐的工具,刑是确保礼乐教化施行的手段。《论语》中记载了多则乐舞治政安邦的相关论述。《论语・子路》记载,子路问政,孔子答道:“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卫灵公》记载,颜渊问为邦,孔子答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为何放郑声?”孔子认为,郑声不利于治理国家,于是气愤地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史记・乐书》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对魏文侯解释放郑声的原因:“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孔子想用礼乐来实施政治抱负,也想用礼乐来维护他理想中的国家秩序。然而当时社会处在动乱时期,礼崩乐坏,人心涣散,世风日下。当得知季氏私自将只能由天子享用的“八佾乐舞”舞于庭时②,孔子怒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周代“制礼作乐”的等级制度是为了稳定社会,当得知有权有势的卿大夫敢于僭越周礼,孔子立刻站出来辞严义正地加以指责。周公“制礼作乐”以治天下,开“六艺”教育政治伦理化的先河。孔子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向弟子们阐述其乐舞政治的思想。

三、乐舞美学

孔子通过乐舞教育来完善人格,同时也借助乐舞来治国安邦,可以说,乐舞在其教育、政治中占有重要作用。对于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什么样的乐舞才是他理想中的乐舞呢?我们从其日常的教育叙事中去寻找答案。《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且认为“尽善尽美”的《韶乐》是个什么样乐舞呢?《韶乐》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虞舜以文德得天下,符合孔子仁政德治的观念,所以孔子认为,《韶乐》尽善尽美。《大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武王用武力夺取天下,杀戮过重,孔子不提倡,谓《大武》尽美不尽善。在这里,孔子谈到乐舞的美学问题,他很重视乐舞的形式美,更注重乐舞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艺术审美的问题。《论语・雍也》说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此看来,避免文质偏胜,追求尽善尽美、文质得宜、文质兼备、文质彬彬,应该是孔子对乐舞的最高美学追求。

作为中国教育叙事传统,《论语》通过孔子的学生回忆、口述及讲故事的方式,描述孔子和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教学与交往故事,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思想、性格与品质,“研究”了教师孔子的生活与思想,从而构成了一部意义丰富的教育叙事作品③。我们正是通过这部意义丰富的教育叙事作品了解了孔子的乐舞教育理念、乐舞政治手段以及乐舞美学思想。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部意义丰富的教育叙事作品对其乐舞思想做“六经注我”式的解读和阐释。

注释:

①田春利,路树玲.论语:一种教育叙事的解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01):125.

②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③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2.

G40-05

A

1007-0125(2015)12-0178-02

眭美琳,男,硕士,讲师,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要研究领域:舞蹈教学与研究。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教育叙事在舞蹈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2A034)。

猜你喜欢

乐舞礼乐弟子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龟兹乐舞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