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抗凝联合护理干预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

2015-10-24张冬梅董春凤唐山工人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关键词:抗凝经皮冠脉

杜 蕊,张冬梅,董春凤,刘 奇,王 超(唐山工人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术后抗凝联合护理干预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

杜 蕊,张冬梅,董春凤,刘 奇,王 超
(唐山工人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目的 分析术后抗凝联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以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明显高于实验组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4,P<0.05)。结论 术后抗凝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术后抗凝;护理干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多采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由于冠脉内的血栓形成其负荷较高,易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1]。其次,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心肺功能出现进行性衰减,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差,不利于患者的治疗[2]。本次研究选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术后抗凝联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3.8±2.6)岁;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不稳定心绞痛14例。实验组男27例,女11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4.3±2.5)岁;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心绞痛12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无贫血、血小板减少史,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双联治疗,给予波立维片15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50 mg口服。手术前2天,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0.4~0.6 m L,皮下注射,2次/d,手术前12 h内停止使用。手术中,给予普通肝素100 U/kg,手术后6 h,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60 mg,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3天。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预防心律失常以及感染的发生,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和渗液的发生,指导患者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并讲解预防出血等相关疾病知识。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基础护理: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易出现皮下出血,因此,护理人员在注射时要掌握好进针的角度,按压针眼时间超过20 m in。②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疾病了解不足,因此会出现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感,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树立信心。③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多吃低盐、低脂以及高纤维素的食物,少食多餐,防止出现消化功能障碍。④康复指导:协助患者下床活动,让患者尽早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⑤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宣传预防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⑥出院指导:出院前,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严格遵医嘱用药,及时进行复查。

1.3 判定标准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 S)评价患者的焦虑评分:总分为100分,临界值为50分。重度焦虑:>70分,中度焦虑:61~70分,轻度焦虑:50~6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状态越高[3]。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评分:总分为100分,临界值为50分。重度抑郁:>70分,中度抑郁:61~70分,轻度抑郁:50~6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状态越高[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组别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86.7±5.4 72.5±3.6 88.9±3.6 75.3±2.4实验组 87.2±4.8 63.8±2.7 90.1±3.2 65.5±1.6 t 0.427 11.918 1.536 20.944 P 0.671 0.000 0.129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出现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各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实验组患者发生心绞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4,P<0.05)。

3 讨 论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介入治疗易导致患者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的应激反应,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放弃治疗的现象。表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效果有密切关系。护理干预主要从基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以及出院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据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抗凝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整体疗效,本次研究与该报道相近。

综上所述,应用术后抗凝联合护理干预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张红娟.术后抗凝联合护理干预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35例疗效评价[J].中国药业,2015(11):99-100,101.

[2] 毕春晖,刘素莲,谭 霞,等.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6):503-506.

[3] 崔宗义,姚卫华,阴晓婷,等.精细化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4):244-245.

[4] 杨春军.297例老年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肾病患者的预防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03):87-88.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6

B

ISSN.2095-6681.2015.026.192.02

杜蕊(1980-),女,陕西咸阳人,本科,护士长,研究方向:心血管的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抗凝经皮冠脉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