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衰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2015-10-24要建新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关键词:静脉炎室性胺碘酮

要建新(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衰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要建新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衰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衰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静脉注射胺碘酮,持续心电监护,采用微泵给药,及时监测患者血压等,对出现得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完善对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 对患者采用微泵给药,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患者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结论 研究显示,在对心衰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时,制定完备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提高治疗质量,且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心衰;胺碘酮;静脉注射;护理干预

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其起效快,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优点而得到广泛认可,至今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了二十余年,对心衰患者的治疗意义极大,但由于胺碘酮药理作用复杂,其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时也可发生心血管、肺脏、肝脏等多系统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熟练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并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1],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32例,给予胺碘酮治疗和护理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衰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NYHA心功能III~IV级,左室射血分数<40%。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60.8±5.4)岁;室早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2例,持续性室速5例,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2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3例;按美国纽约心血管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Ⅳ级22例,Ⅲ级10例;病种分布:扩张性心肌病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108)进行治疗。将5%葡萄糖20 m L中加入胺碘酮150 mg,使用微量泵于10 m in内静脉注射,速度为120 m l/h,之后将5%葡萄糖250 m L中加入胺碘酮150 m L,持续静脉滴注,进行4 h。此外,基于研究需要及患者安全方面的考虑,给药期需要对其血压、心律变化等进行持续观察,对给药前、给药后及给药4 h的血压、心律失常等情况进行严格记录,以备后续研究分析[2]。

2 结 果

经研究得出,给药后患者血压略有下降,且心律下降,频发多源性室性早博消失,室性早搏的次数明显减少,4 h静脉持续静注胺碘酮后,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受抑,此期间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偶发室性早博,说明持续静脉滴注期间患者一般情况好,血压改变不明显,但心律下降。见表1。

表1 给药前后患者的相关情况

3 护理干预

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临床上,心衰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力衰竭及全身性的恶性循环,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治疗中,往往采用利多卡因作为首选治疗药物,但是由于其作用时间较短,疗效并不理想,因此有更多学者投入到更佳的药物研究中去。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发现,胺碘酮对于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其在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纤颤(VF)及抢救心跳骤停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这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3]。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属于σ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对于抑制心房和心肌传导,降低钠离子的传导速度具有积极意义。

3.1 强化护士自身培训

因其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使得静脉滴注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急性症方面作用重大,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也存在着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需要强化护理人员的自身培养,使其能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严格掌握,且对胺碘酮用药记录表能进行熟练的运用,明确对应的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实施,所以应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此为后续的优质护理实施打下基础。

3.2 药物宣教与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于静脉使用胺碘酮前就用药的必要性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药物宣教,如出现肝功能损害所导致的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所致的头晕及对应静脉穿刺处肿胀疼痛呈条索状等静脉炎等等,借助此方式促进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增强。注重将心理护理运用于患者用药的全过程,并就疾病相关的知识以言简意赅的方式向患者进行介绍,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以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休息

为了减少患者身体各部位的血流量,需要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继而降低心脏负荷,控制体力活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此外,还需及时予鼓励和安慰患者,适当应用镇静剂治疗烦躁不安或抑郁悲观患者。

3.4 控制钠盐摄入

基于此疾病患者体内钠水潴留且血流量增加,所以为了减轻水肿,需要减少钠盐的摄入,从而使得患者心律失常现象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此外,应运用利尿剂,注意保持电解质的平衡应用利尿剂易出现副作用,特别是高血钾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加重病情,应随时监测。

3.5 吸氧

治疗中,需要用鼻导管法,一般氧浓度为40%~60,以2~3 L/m in开始,后续可加至5~6L/m in还需对严重缺氧者选用氧账、头罩法及面罩法等进行治疗。

3.6 严密观察病情

基于患者病情较重的特点,护理人员应积极完善基础护理,严密观察患者在静脉注射胺碘酮期间的病情,及时观察鼻翼煽动、呼吸频率方面的改变,特别对末梢循环指标进行仔细观察,如颈静脉充盈,皮肤、口唇指颜色等,在呼吸困难的改善方面,应当给予合适体位,如促进肺部气体交换方面可借助高枕卧位和半卧位,以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来实现对患者的合理给氧,使其后续治疗康复过程趋于完善,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3.7 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起效情况进行正确记录,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并注意完善对终止时间准确剂量的记录,针对出现动过缓、血压下降及产生心律失常的状况,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协助其做针对性处理。注意应选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静脉注射给药,因为当药液浓度超过3 mg/h时易导致患者出现外周静脉炎,所以需控制其浓度,此次研究中,静脉注射药液浓度达7.5 mg/m in内,较为合理,加之及时的护理措施,选择静脉周径较大未发现副作用。

3.7 采用微量泵给药,规范操作程序

微量泵输液装置是通过微电脑自动控制,能精确地控制药液进行血管的浓度,因为较高浓度会引发患者的静脉炎,所谓精确控制极其重要,届时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其中的外渗患者,并确保对其立即停止输注。实施过程中,应选用中心静脉使用微泵,对于操作,需要由能规范操作的护理人员来完成,需要经常巡视,使得微量泵对治疗的益处发挥到最大[4]。

3.8 静脉炎及局部肿胀处理

静脉使用可达龙局部发生肿胀、疼痛及浅静脉炎者应立即停止在该血管处继续输液,另外重新选择其他静脉进行输液。操作者应清洁双手,以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棉球湿润整个肿胀区。如果患者肿胀区疼痛较轻,操作者可轻轻按摩局部,其方法是以鱼际肌、手掌面从肿胀周边向中心(针眼)处进行按摩。但疼痛严重者不应给予按摩。在以0.1%乳酸依吖啶溶液纱布湿敷整个肿胀区及浅静脉炎的方向外包塑料纸,胶布固定,观察30 min,l h更换0.%乳酸依吖啶溶液敷料1次。一定要保持敷料湿润,整个湿敷过程可将患肢抬高l0°~15°。一般1 h见效,72 h肿胀及静脉炎基本消退。

综上所述,对心衰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及护理干预后,有利于提高治疗质量,且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1] 刘 芳.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中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4.

[2] 王金煌.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2):14-15.

[3] 鲁 欣,朱建丽,韩志蕊.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伴心衰的监测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1,(03):154-155.

[4] 蒋军华,郑乃清,何 皓.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12):103.

[5] Herlitz J,Brandrup W G,Caidahl K,et al.Determ inants for an impaired quality of life 10 year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J].Int J Cardiol,2010,98(3):447.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26.162.02

猜你喜欢

静脉炎室性胺碘酮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相关性皮肤损害及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