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评估

2015-10-24白学忠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中医院儿科河北承德068150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西医

白学忠(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中医院儿科,河北 承德 0681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评估

白学忠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中医院儿科,河北 承德 06815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1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结合组108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结合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的疗效更为理想,总有效率更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心肌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致病因素与病毒感染有关,常见的病毒包括肠道病毒及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等[1]。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胸闷、心悸等,可伴有头痛、胸痛、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猝死等严重并发症[2]。传统治疗方法多以西医为主,取得疗效不是很理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逐渐应用,取得较好疗效。我院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评估其疗效,并与单纯西医治疗取得的疗效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1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且伴有不同程度心悸、恶心、呕吐、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排除有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及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结合组108例,对照组107例。结合组男55例,女53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7.23±2.71)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3.15±0.34)个月。对照组男51例,女56例;年龄3~2岁,平均年龄(7.64±2.89)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45±0.42)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西医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营养心肌治疗、抗氧化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等[3]。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药方加减:黄芪30 g、当归30 g、党参30 g、苦参30 g、玄参30 g、川穹25 g、丹参25 g、黄芩25 g、白术25 g、生地黄25 g、太子参20 g、板蓝根20 g、赤芍20 g、苍术20 g、葛根20 g、人参15 g、连翘15 g、枳壳15 g、五味子15 g、木香15 g、半枝莲12 g、桂枝12 g、麦冬12 g、淡竹叶12 g、牛蒡子12 g、玉竹12 g、金银花12 g、栀子10 g、红花10 g、半夏10 g、鲜芦根10 g、火麻仁10 g、大青叶10 g、瓜蒌皮10 g、炙甘草10 g。①患儿若出现胸闷、体虚,加细辛15 g、大枣12 g、白芍10 g、附子10 g、桂枝10 g;②患儿若出现气血两虚、体质虚弱,加白芍15 g、柴胡12 g、麦冬10 g、麻仁10 g;③患儿若出现发热、心悸及烦闷,加丹参10 g、银翘10 g、金银花10 g、淡竹叶10 g。水煎服,取液200 m L,1剂/d,2次/d,口服,两周为1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4]

治愈:心悸、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无异常,随访无复发情况出现;显效:心悸、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电图稍有异常,随访少数复发情况出现;好转:心悸、呕吐、发热等症状好转,心电图有所异常,随访部分复发情况出现;无效:心悸、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加重,心电图没有改变。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与病毒感染有关,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甚至危害患儿生命[5]。在中医理论中,该病属于“心悸”的范畴,主要致病机制为肝脾失和、气血虚热、脉络不通等,治疗的目的为清热活血、疏肝理气、解毒祛瘀等[6]。中医讲究辨证对症治疗,五味子、丹参、人参、党参等具有扩张血管、升高血压、强心的功效;麦冬、枳壳、苍术、栀子等具有营养心肌、增强抵抗力的功效;连翘、银花、炙甘草、大青叶等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各药联合使用,到达清热解毒、保肝健脾、疏通脉络的目的。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的疗效更为理想,总有效率更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1] 刘胜贤.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4(18):1302-1303.

[2] 陈 锐.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1(20):4052-4053.

[3] 何汉卿.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4,25(14):2370-2372.

[4] 樊永凤,晓 磊,白红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7(15):1081-1082.

[5] 齐小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5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14,11(24):1121-1122.

[6] 刘秀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疗效观察[J].旅行医学科学,2013,13(18):145-146.

本文编辑:卢 娇

R725.4

B

ISSN.2095-6681.2015.026.043.02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西医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56例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