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5-10-22李锦秀

对外经贸 2015年9期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机遇福建省

[摘 要]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是福建省贯彻十八大精神,迈向经济强省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福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在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优化、闽台深入合作、投资环境和机制体制完善方面有所提升,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为新形势下福建省深入发展开放型经济带来新机遇。同时,福建省也面临南北两大经济圈的挤压、传统优势逐步弱化等挑战。

[关键词]福建省;开放型经济;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088-02

[作者简介]李锦秀(1966-),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外贸理论。

一、福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但仍落后于沿海部分省区

近十年来,福建省综合实力跃上了新的台阶,经济总量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十年翻两番,由2003年5318.18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21759.64亿元。然而,虽然近年来福建省GDP保持快速增长,但与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大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广东省GDP率先突破6万亿元,约是福建省的3倍,江苏和山东两省的GDP总量也均超过5万亿水平,相比之下福建省仍然有较大差距。2013年福建省人均GDP为57856元,首次超过1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这仅相当于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92.8%,在全国排名第9位,约占排名首位的天津市的1/2。

(二)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但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贯彻国家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层次向高端化升级、产业空间布局向集群化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水平来看,福建省制造业发展远超服务业,第三产业GDP占比仅为39.1%,低于全国46.1%的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75%的水平。

由于福建省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导致福建省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处于尴尬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福建省出口商品中,原料型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少。出口商品集中于鞋类、纺织品、塑料、农产品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占全省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等多方面压力。服务贸易发展长期滞后于货物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小,对福建省出口贸易的贡献率较低。二是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福建省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以低端加工和组装为主,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较小,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够。利用跨国资本总量不大,缺少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技术引领作用的外资项目。

(三)闽台合作发展迅速,但尚未充分发挥先行优势

闽台合作是福建省的一大优势。福建省已为闽台经济合作搭建了诸多平台:6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金融中心、两岸贸易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台湾排名前100的大企业已有60多家在福建省投资设厂,台湾成为福建省第二大外资来源地。2013年,福建省新批台资项目523项(含第三地转投),同比增长3.6%;合同台资19.79亿美元,同比下降11%;实际使用外资10.73亿美元,同比增长38.2%,拉动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68个百分点。但是,两岸往来正常化尤其是“大三通”后,福建省原有的“小三通”“唯我独通”的优势不再,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成为台商新一轮的投资热点。如江苏省引进台资规模连续十年位居大陆首位,2012年实际利用台资占全国比重达26.2%,而福建省仅占3.6%。对区位优势弱化认识的不足,导致福建省错失了对台发展的有利时机,未能充分发挥先行优势。

(四)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但很多方面仍需继续优化

2013年,福建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40项,实际利用外资66.8亿美元,同比增长5.4%,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5%)。利用外资质量有所提升,全省新批投资超亿美元的外资项目30个,总投资72亿美元,同比增长7%。外商不断涌入福建省投资创业,除了看好海西建设重点推进与福建省跨越式发展的商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近年来福建投资环境全面有所改善。福建省深入落实中央批复的“两规划一方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体,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全面发展的立体综合交通新格局。福建省不但在投资“硬”环境上有了全面提升,近年来一项项重大“利好”密集落地福建省,政策叠加效应凸显,为福建省整体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福建省正努力完善投资环境,但仍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目前,福建利用外资总量较小,引进的优势高端项目少,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较少。引资增幅放缓,后续项目和大项目不足,并且面临土地、环境、资源等“硬约束”不断强化等困难。在“软”环境方面,近年来福建省通关便利化水平逐年提高,海关查验率和检验检疫抽检率等通关便利化核心指标有所下降,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税收、融资、外汇、流通环境等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贸易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五)机制体制建设不断完善,但仍需进一步理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初步建立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开放型经济体制。特别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方面,福建省坚持通过改革创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为对外开放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但不容否认,外贸、外资、对外投资等体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监管方式滞后于贸易创新。既有的监管机制严重滞后于企业实践,监管手段落后且各部门协调互动不够,在联动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共性问题的实效有待加强。第二,部门协调机制缺失。如跨境人民币结算需要外管、财政、海关、税务及银监等部门相互配合,但由于部门协调机制缺失,导致这项工作的推动受到制约。第三,通关便利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根据第115届广交会的调研报告,13.9%的企业认为通关环境仍不够便利是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endprint

二、福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福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1.福建省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近十年来,福建省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跨越式增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5318.18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21759.64亿元;全省财政总收入从2003年的551.00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3428.76亿元。同时,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自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厦门经济特区,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泉州“金改区”的获批设立,全省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保税港区、综合实验区等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01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公布的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对外开放指数排名,福建居第5位。

2.福建省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区域。继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之后,为积极落实海西发展战略,2011年以来福建省又先后争取到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总体方案》《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等“三规划两方案”。海西发展战略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福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二)福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南北两大经济圈的挤压。目前,海西区经济密度仅相当于长三角的24%、珠三角的14%、台湾的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长三角的54%、珠三角的45%、台湾的29%。迅速崛起的南北三角经济圈不仅会给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带来机会,也会通过“虹吸”效应吸走本就稀缺的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使福建省面临产业、资本和市场被边缘化的风险,并在事实上成为两大三角区低端资源配置的外围区域。第二,福建省的一些传统优势正逐步弱化。很多东南亚闽籍华侨到全国各地寻觅商机、广泛投资,从过去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主向内地、中西部转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兄弟省市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政策也越来越灵活。据企业反映,目前福建省在通关、税收、审批、服务等方面与周边省市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世情和国情的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唯有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站稳脚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

[参考文献]

[1]钟山.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必然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14(4).

[2]胡立俭.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之路[J].中国经济周刊,2014(9).

[3]王茜,张继,高锦涵.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问题研究[J].WTO经济导刊,2014(8).

(责任编辑:乔 虹)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型经济机遇福建省
RCEP与房地产机遇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浅析赣江新区给南昌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