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2015-10-21陈晶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预防护理深静脉血栓下肢

陈晶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对行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所产生的预防护理方法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实施优质化护理,95例骨科术后患者未形成血栓症状,预防的有效率为95.0%,5例出现腓肠肌压痛及患肢肿胀等症,经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开展优质预防护理,可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领域推广。

【关键词】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下肢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37-0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骨科的常见病症,指静脉管腔内部因某种要素的影响而产生血凝块。该病在临床上常会表现为左下肢的疼痛感和肿胀,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对其术后的预防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32-86岁,平均年龄(60.4±2.8)岁,入院时间为8-30d,平均入院时间(17.3±2.2)d。41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29例行全髋置换术,18例行半髋置换术,10例行脊柱术,2例行全膝置换术。全部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和手术类型等方面对比,不具备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预防护理方法

1.2.1术前宣教 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对身体的危害,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需遵医嘱戒烟酒,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低胆固醇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提醒患者多饮水,维持排便畅通,同时引领患者学会正确的运动,例如,跖曲【1】、股四头肌运动及按摩等。

1.2.2科学选择穿刺位置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率是上肢的3倍以上,因此,要避开下肢静脉穿刺,尤其是多次穿刺,如若选用下肢静脉,则要确保针头微细,力求一次完成,拔出针头后按压不可过久,以避免个别部位血栓的形成。对血管壁可能造成损伤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应慎用。

1.2.3药物预防 在患者术后4-6h运用低分子量肝素行皮下注射,剂量保持为50mg/次,首次注射则剂量随之削半,1次/d,持续注射3-5d。用药时,护士需对患者患肢的色泽、感觉、肿胀程度、浅静脉充盈情形等展开追踪观察,也要查看患者有无牙龈出血、切口渗血、鼻出血、身体出血斑点等不良反应【2】,如有反常现象则第一时间上报主治医师救治。

1.2.4机械预防 术后采用弹性较佳的绷带或循序减压长袜,依靠弹力达到刺激小腿肌肉神经的目的,以便加快静脉回流,弹力袜要始终符合患腿大小,患者穿着的实际长度以由足底至大腿根端为适当,同时取躺卧位,将患腿高度增高后再穿,每日查看弹力袜的符合度,以有效评估下肢直径的变化程度,患者脱下时间为≤30min/d。采用足底泵,压缩足底静脉丛,在腘静脉与股静脉间提高静脉血液流动的速率,降低髋臼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率。此外,还可运用间歇性充气增压设备【3】,患肢与袖带相接处以一指为适当,避开肢体导管及关节部位,密切查看肢体的色泽、皮肤温度、足背动脉的脉搏运动状况。

1.2.5开展基本预防 患者行术后,要在护士协助下取正确而又恰当的体位,由远端朝近端按压肌肉完成按摩,加快患者下静脉血液回流的速率。与此同时,护士要帮助患者下床运动,协助患者锻炼股四头肌,以加速下肢静脉的血液流动速率,加大肺功能锻炼力度,如吹气球与深呼吸等,2-4次/d,以提高静脉回心血液流动速率。嘱咐患者术后多摄入新鲜蔬果、黑木耳等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血液的粘滞度。

1.2.6康复期的护理方法 在康复阶段,患者依然穿着弹力袜并坚持3-6个月,取躺卧位时要有意识地增加患肢高度,每日的活动量要充足,切不可长期维持站立或坐卧的动作,不跷二郎,患者腰带切忌过紧,避免影响血液流动。同时,还要远离烟酒,多摄入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易于消化的食物。

2结果

本次研究对全部患者均实施完全符合自身症状的优质化护理,结果显示,95例骨科术后患者未形成血栓症状,术后康复阶段较理想,预防的有效率为95.0%,5例患者出现腓肠肌压痛及患肢肿胀等症,经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患者进行手术后常发生的一种重度并发症,大都由于静脉壁受损、血液持续呈高凝状及静脉血液流动速度过于缓慢而造成。本病是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阶段的主要致死因素,因此,对该病开展系统有效的预防护理刻不容缓。如今,预防该病主要以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为主。本研究显示,经对患者实施术前宣教、药物预防、机械预防和康复期预防等多种方法,95.0%的患者术后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表明预防护理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本研究还发现,另有5例患者出现腓肠肌压痛及患肢肿胀等症,为此,要让患者取恰当体位加强休养,把患肢高度增至25-30cm,膝关节同时弯曲15°,增加饮水量,坚持行低分子肝素的皮下注射,50mg/次,2次/d,并服用华法林,10mg/次,持续用3d,护士同时要追踪查看患者有无出血先兆,监测凝血基本功能,给予患者恰当按摩,恢复正常的血液回流速度,防范肺栓塞。经优质的预防护理,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綜上所述,对骨科术后患者推行个体化的优质预防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出现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康复进程,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荷兰.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13,10(05):771-775.

[2]李健清. 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2013,7(02):27-29.

[3]余苑.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 现代医院,2010,14(02):92-94.

猜你喜欢

预防护理深静脉血栓下肢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下肢最怕“凉、麻、痛”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研究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护理体会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