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语言品析的内容与方法

2015-10-21康晓红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词类

康晓红

摘 要:语言是文本的基础,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如何让学生从语言学习的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从无序的品析到有方法的鉴赏,从语言品析的内涵、语言品析的内容、语言品析的方法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语言品析;内涵限定;词类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对语言的感受以及想用语言去表达内心世界最细腻的活动的愿望,是真正的文明素养的重要源泉之一。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赏析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语言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对语言的重视固然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但在语言品析中还有不少问题,比如学生未深入文本,就从字表上空洞地品析字、词;无目的地品析词、句,支解文章的内容;教师缺少“品析”方法的指导等等。

二、内涵的限定

笔者认为,所谓品析语言,就是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调动各种心理功能去触摸言语对象,品味它的内容、形式、感情、意义、轻重、分寸、韵味,与文本形成有效的联系,围绕人物,围绕情感,体验语言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从语言的角度对文章的特点和风格进行辨析、欣赏、品评、玩味,这个过程就是语言的品味。

三、策略的实施

(一)语言品析的内容

文章的语言有很多种类型,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品析。

1.理解文中词语的准确含义

包括词语的本义、比喻义,乃至多重含义。汉语的意义非常丰富,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

2.词语的搭配规律、句式的结构特点

朱自清的《春》中形容小草刚出来的情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嫩嫩的、绿绿的”本来应放在小草的前面,却放在了后面,打破了一般的句式结构,突出了小草的“嫩”和“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所谓新词语,是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例如,去年非常流行的词语“给力”,出现在各种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上。

4.能凸显人物、景物富有个性化的词语

杨绛在《老王》中形容即将离世的老王到她家来告别时,用了“镶嵌”二字形容老王僵直的身体,让人有特别的感受。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济南下小雪的时候“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5.不同特点的词语

如:名词、动词、叠词、副词

(1)名词

名詞是指人、物、事、时、地、情感、概念等实体或抽象事物的词。准确地运用这类名词,会使描写或记叙更加真切、形象、生动,使文章现场感强、生活气息浓、内容鲜活。

它们(大雁——笔者注)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利奥波德《大雁归来》)

这个句子中加点的名词,都是具体动物的名词。这里列出一串动物的名称,让人体会到大雁栖息的环境里动物资源很丰富,让人体会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自然气息。

(2)动词

如陶渊明的《饮酒》中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中为什么要选用“见”,而不用“看、望”呢?这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看”“望”只讲了一个动作,不一定“见到”,而“见”是“亲眼见到了”。因陶公厌倦官场,乐归田园,用“看”“望”不足以表现作者的这种喜悦之情,而用“见”更显亲切,一个“见”字,境界全出。

(3)叠词

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一连用七组叠词。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至极的人在低声倾诉。注意对叠词的赏析,才能体会到这首诗中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4)副词

聂华苓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中有这样一句:“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作者为什么要用“全是”呢?不用这个词也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通过品析可以知道,作者强调“全是”来表达的纳粹杀害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的愤怒。

(二)语言品析的方法

1.美读

反复阅读从整体上感悟文章的语言风格。将口读、心想、体验三者融为一体,能迅速接近文章的本体,领会其中的滋味。例如《笑》一文中写雨后的景色,“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迎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在朗读的时候,脑海中不妨试着想象:清凉的月光下,淡云在缓缓流动,微风吹动树叶,露滴像无数颗小灯泡一样闪着幽幽的荧光。这就很自然地与作者笔下的三幅“雨夜微笑图”所描绘的背景融为一体,从而较准确地体会到文章的基调和韵味。文章读的次数越多,情感越投入,体会就越真切,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比较揣摩法

叶圣陶在《国文教学序》中说:“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训练或者没有下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工夫,是不能了解大意的,至少了解不够准确。”故在阅读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兴趣,并在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指导。揣摩玩味的重点应摆在分寸的把握、语言的理解上,具体来说,有如下几项内容:

(1)加字法

在句子中加上词语,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的三次流泪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些情感变化很细微,为了感受更深,采用了加字法,通过上下文的联系能理解到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心酸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第二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离别、伤感的)眼泪又来了。”

第三次:“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悲痛、思念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通过加字,学生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2)换字法

把文中的某个词语用另外一个词来代替,比较其区别,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文中的词的好处。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中写乡下女人打秋千的勇敢“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现在的学生没有这种生活体验,无法理解。但如果把“就”改为“才”,学生改过之后觉得“才”只能体现她们打秋千的吃力,不能体现她们勇敢的精神特质,就能了解“就”的好处了。

(3)减字法

去掉句中的某个词,与原句做比较,领会句子里体现的情感和含义。一个学生在读杨绛的《老王》“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时,无意间加重“当然”的读音,问她为什么,她也不知道。于是,要求她把“居然”二字去掉再读,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味道。她读完之后,发现有“居然”能看出作者对老王的体谅和潜意识中流露出的自身的优越感、清高感,而去掉就很难体会到。

3.品析与运用相结合

语言的学习是枯燥的、抽象的,除了头脑中要有大量的词汇,还要会运用。学习《观舞记》时,冰心用丰富的语言和多样的句式写出印度舞蹈的优美,道出了常人能感受到但又表达不出来的美。例如: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色彩,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影。

作者对印度舞蹈的整体印象,运用“假如……”句式,整齊、全面写出了印度舞蹈的特点。在学习的时候,了解这几段的内容,抓住关键词如“诗人”“描绘”“变幻多姿的旋舞”“画家”“点染”等词记忆。学习《安塞腰鼓》时,为了形象些,播放了安塞腰鼓的录像,并要求如果有词汇想出来,马上把他记下来替换到原句中的某些内容,体现安塞腰鼓的特点。学生做得非常好。如用“劲爆有力的热舞”“坚毅、刚毅的面庞”“器宇轩昂的眉宇”“矫健的舞步”“铿锵有力的鼓声、浑厚的鼓声”“充满了力量的强壮有力的身形”,不仅品析了语言,而且学会了运用。

4.利用错误

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学生在读“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时,大部分人把“消灭”读成“消失”,在另外一个班也是如此。我抓住这个机会,仔细分析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大家认为阿长为作者买到了他渴慕已久的山海经,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以至于他一辈子都没有忘记,用“消灭”更能体现阿长买书给他的影响之大,他对阿长以前的怨恨消失得彻底,而“消失”太过于普通,不能体现情感的震动型。

5.亲自实践

有些动词可以用动作形象生动地展现,有利于理解。特级教师高润华,时年近六十,在教朱自清《背影》时亲自展示“攀”“缩”“倾”三个动词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印象深刻,那幅爱的画面永远定格在脑海中。

6.到大自然中去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言与它所指向的世界和生活是浑然一体的,儿童最初的语言课就应该到大自然中去。文章不是无情物,《苏州园林》的精美,《故宫博物院》的大气,《大江东去》的磅礴,《三峡》的清幽,仅从文字上来品析、体会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亲身来体验,会有更深刻的领会。

四、反思

语言是文本最重要的因素,学会了品析语言,才会真正体会到语言的美妙。在品析语言的过程中,会积累丰富的语言,会提高语文素养。在授课时,也有词不达意的时候,或者品析不到位,不知如何下手,觉得迫切需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的语言功底。

参考文献:

[1]张全民.期待语言的复活[J].语文学习,2010(1).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猜你喜欢

词类
中文词类信息在副中央凹中的加工*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大学英语词类教学研究及启示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近年(2010-2017)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问题研究述评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从唐诗的对偶看汉语的词类和语法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