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青春的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

2015-10-21郑维东

中国青年 2015年20期
关键词:支教志愿者小学生

郑维东

大学生们需要走出课堂和书本,走进社会,用脚步去丈量广阔的祖国,将目光和热情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的汗水去浇灌希望的田野,在服务社会中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主要渠道。大学生们需要走出课堂和书本,走进社会,用脚步去丈量广阔的祖国,将目光和热情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的汗水去浇灌希望的田野,在服务社会中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目的。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除了日常的志愿服务、四进社区、专业实习实践外,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实践路上创新不断

2015年暑期,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统一安排,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学校下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落实相关工作。在筹备过程中,各级团学组织按照实践活动与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有机结合的原则,精心选择活动载体,设计活动内容,选拔优秀大学生参与活动,全校共组建校级重点团队17支,除统一组队开展实践活动外,各级团学组织还组织团员青年就近、就便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期达到“服务群众,锻炼自我”的双重目标。

在17支重点团队中,有的团队选择去支教,在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朝夕相处中,了解农村,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有的团队选择做公益,在公益活动中奉献爱心,充实自我;有的团队选择去考察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有的团队选择走进社区,去体验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的团队选择传承红色文化,在开展红色宣讲、走访调研中重温历史

7月13日,各团队经过出发前的细心准备,随着“三下乡”出征仪式的举行,各支队伍带着服务地方、服务群众、锻炼自我的豪情奔赴黑龙江省各地开展为期7~30天的实践活动。

在17支团队中,有8支团队选择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农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支教活动,他们走进农村,走进农户,走进儿童,用他们的真情付出,无私奉献,和农村的孩子们共同谱写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假期生活。

角色体验,带来不一样的实践感受。在阳明区磨刀石镇明德小学支教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绿海飞扬”志愿者服务队,创新地搭建了“角色体验”框架,志愿者的工作模拟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后勤主任等职务进行了分工。大学生们各司其职,负责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很好的履行了各自的职责,而且也培养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在教学中,他们“化身”为最贴近小学生,最有魅力的老师,仅仅几天就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教授带队,为学生实践活动助力。文学院“连心”支教队指导教师孙玉生教授,带着20余年的执教经验,和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农村同吃同住,指导学生备课、上课,开展工作。生活中,他是志愿者们的大家长,工作中他是志愿者们的指导人,因为他的加入,志愿者的授课更加专业,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权威,孙玉生老师说他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和志愿者在一起,能够为他们服务,是值得骄傲的事。

灵活教学,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采取传授理论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原本在孩子们眼中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在宁安江南乡永安小学支教的“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海林烟厂希望小学支教的“益阳”志愿者服务队,把化学、物理实验这些孩子们从来没有上过的课带进课堂,在普及生活常识的同时,体验动手带来的快乐;林口“帮帮堂”志愿者服务队用8天的时间与70余名留守儿童和农村孩子一起共同绘制的希望树、共同放飞的纸飞机、共同为彼此的未来许下的约定,都深深的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教师教育学院志愿者把心理团队辅导作为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取得可喜成绩;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志愿者把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作为重点,剪纸、刮画、折纸、简笔画等等,志愿者和孩子们一同谱写了一个多彩的假期。宁安教育局党委书记赵彦华表示,志愿者支教队为农村小学带来新鲜血液,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为小学生带来快乐暑假的同时也帮助小学生确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这是孩子们受用终身的大事,宁安教育局欢迎更多的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来宁安支教和工作。这是对支教活动,对志愿者最大的肯定。

走访调研,多种渠道让实践更实际。除了支教外,志愿者们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农田、农户家中调研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并将活动中发现的特殊群体作为长期帮扶对象。带领孩子们一起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清扫道路卫生,让小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快乐。活动最后的文艺汇演,让所有参加的孩子都有上臺表演的机会,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看着家长们抑制不住的笑声、骄傲的表情,听着家长拉着志愿者的手诚挚的感谢,再苦再累也值得。

红色宣讲,永远铭记历史丰碑。历史与文化学院的志愿者利用假期时间到社区中宣讲红色文化、走访烈士遗属,和他们一起回忆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故事。通过宣讲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明白,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和平年代,一定要倍加珍惜无数先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工作,牢记烈士的遗愿,踏着烈士的足迹,用自己的才智去实现先烈们未完的事业,去创造共和国无限美好的明天。

走进社区,在志愿服务中成长。化学化工学院的志愿者假期相约走进社区、走进孤独症儿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和患儿,在服务的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情民意,体会到服务的快乐;西方语言学院的志愿者走进社区幼儿园,用心去聆听孩子们的声音,用情去感动每一个孩子,志愿者们奉献了爱心,彰显了责任心,锻炼了表达能力,让这份爱留在彼此的记忆中。

活動虽小,意义很大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却是无价的。

林口“帮帮堂”支教队的队员李卓,已经连续两年参加“三下乡”活动,她认为: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参加支教活动,对于她来说非常可贵,提前走上讲台,体会教师的工作为她以后的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到农村的小学生是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宁安江南乡永宁小学支教队的高珊珊是一名即将大四的学生,她非常珍惜此次“三下乡”支教的机会,她在微博中写道,支教活动虽小,但意义很大,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将坚定自己的支教事业,毕业后,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郑德才已经在放牛沟小学连续支教3年,作为今年教师教育学院支教队的队长,他和他的队员们一同饱含热情,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了正能量,成为小学生们眼中的榜样,成为倍受放牛小学领导、老师和放牛村村民欢迎的志愿者,用爱心、责任心和小学生们共同为彼此的成长经历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梁中贤表示,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有效载体,对同学们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下乡”活动其实是一颗向上的种子,它在大学生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被植入内心,大学生们在实践中不仅检验了自己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也矫正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学会了与人合作,看到了集体的力量,懂得了谦让和友爱,更是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实践返校后,可以让他们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更有针对性,在待人接物上心态更加平和,在对待社会、国家问题上更具有主人翁的意识和心态,可以说,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验金石”,很好地检验了高校的育人成果。

近年来,牡丹江师范学院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时代主题为引导,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组建的39支校级重点团队中,8支团队受到团中央、团市委的表彰和奖励,40余人被授予全国、牡丹江市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志愿者称号,这也更加激发了在校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热情和干劲。2015年,学校在农村小学又建立了5个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为今后的大学生实践,为丰富小学生的暑期生活,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受益,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支教志愿者小学生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