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彩塑赏析

2015-10-21杨宝

东方收藏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殊彩塑金代

杨宝

岩山寺位于五台山北麓,山西繁峙县天岩村,距繁峙县城约45公里。从寺内保存的碑刻来看,天岩村曾称天延、天焰,岩山寺古称灵岩寺、灵岩院。“相传,金代一位得道高僧在此为千人讲经,听者无不肃然,就连山上的石头也不断颌首,人们取岩山有灵之意,曾名灵岩寺”。

岩山寺始建年代尚存争议,一般认为该寺建于金代海陵王正隆三年(1158)[ 执此说的依据源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的《重修灵岩寺碑记》与十六年(1643)的《历代建新碑记》中的记载:“灵岩寺,繁邑古刹也,建自正隆年间”;“稽古灵岩寺,创自前代金时完颜亮之正隆三年”],然而以柴泽俊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始建年代较此更早,曾在北宋元丰二年(1079)雕凿石幢,北宋元祐三年(1088)铸造香炉,金正隆元年(1156)载寺内松树,因此,岩山寺始建年代,最迟也在北宋元丰二年,而金正隆年间只是对岩山寺的一次重大扩建,陆续修建了包括现存的文殊殿及其殿内彩塑、壁画,此说较为可信。

金代是岩山寺的鼎盛时期,为五台山大华严寺(今显通寺)真容菩萨院(今菩萨顶)所辖,规模宏伟,香客络绎不绝,越长城、跨北岳而来的香客,多要在此歇宿之后再进入五台山,故岩山寺又被称作五台山北侧的山门之寺。随着佛教的衰微,清代以后,岩山寺逐渐衰败,香客寥寥,寺僧四散,门可罗雀,寺院荒芜,杂草丛生,间或遭到拆卸破坏。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文物普查中,岩山寺虽被发现,却因当时受到认识水平及客观条件等限制,普查人员仅根据该寺建筑形制与时代特征判定为元、明遗物,直至1973年的山西古代壁画复查中,岩山寺文殊殿才被文物考古专家断代为金代,殿内壁画为当时“御前承应画匠”王逵所画,壁画题材丰富,弥足珍贵,逐渐受到各界关注,并于1982年2月23日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坐北朝南,背倚五台,院内苍松掩映,景色幽静。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100米。寺内前有山门(天王殿),中有文殊殿(后称南殿),后有水陆正殿(本名弥陀殿),左右为伽蓝和地藏二殿,两侧还有钟鼓二楼,今仅存东侧钟楼一座,上悬铁钟,下设门洞,已作为该寺的旁门。山门、正殿已毁,文殊殿、东西配殿和钟楼尚存。文殊殿内的彩塑、壁画,工艺皆佳,堪称我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上乘之作。此外,寺内碑碣、香炉、经幢、柱础等,造作精细,刻有年款,也是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

文殊殿,亦称菩萨殿或南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此殿明间前后开门,入殿堂,绕佛坛,前后可以穿行,俗称穿心殿。殿宇规模较小,不如五台山其余殿宇恢宏壮丽,但造型庄重,在结构、手法等方面亦存在许多独到之处,为五台山诸寺所未有。

殿内砖砌佛坛宽大,长约9米,宽6米有余,高约半米,佛壇面积约占殿内面积一半,上承唐辽佛坛之制。佛坛形制、纹饰图案等,是典型的金代砖雕。坛上原有彩塑14尊(原有彩塑数量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有12尊,见忻州地区文化局,李有成、廉考文:《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古建园林技术》,1986年第4期,第57页;一是认为有14尊,见柴泽俊、张丑良:《繁峙岩山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0页。),现仅存6尊,且病害累累。根据佛坛上残桩痕迹、照片资料以及文殊殿通常布局仪轨等,可判定,原塑应为:文殊菩萨骑狮子位于佛坛中央,两侧侍立2尊胁侍菩萨,文殊左前为牵狮昆仑奴,右前为均提童子,东西两侧为佛陀波利与文殊老人,佛坛四角分置四金刚,佛坛北侧有扇面墙,墙后有倒坐观音,观音两侧有善财童子、龙女。遗憾的是,保存了近千年的珍贵彩塑,在近代遭到了极大破坏,多尊彩塑丢失,现仅存6尊,分别为文殊坐骑狮子、昆仑奴、文殊老人、水月观音、2尊金刚,且均遭到严重损坏,肢体部位多有缺失,多处露出木胎龙骨,眼珠被挖去,面目全非,系人为破坏,十分可恶,极大影响了彩塑的艺术价值,恨兮,叹兮!无可奈何,让我们从残存的塑像中,去感悟跨越近千年的彩塑艺术吧!

文殊菩萨是此殿的主尊,已失,其坐骑狮子尚存(图1),四足踩莲台,莲瓣俱失,更为遗憾的是,狮子头部损毁十分严重,但仍可看出狮口大张,肢体健硕,高2.01米,长2.30米,高大威猛,作行进状,极富动感,狮王之霸气十足。狮子左前为驭狮者昆仑奴(图2),高1.55米,与狮兽之高大形成鲜明对比。身体微微前倾,两足深陷,表明在淤泥中奋力牵狮而行,可惜双臂俱失,面部损毁十分严重,隐约可见其肤色暗红,双唇紧闭,头戴高尖帽,大衣领外翻,具有典型的胡人形象。肚挺浑圆,腰系软带,衣裙扎堆于腹前,膝盖以下干净利落,便于前行,十分符合人物形象,是一件优秀的泥塑艺术品。佛坛东侧为一老者,即文殊老人(图3),高1.95米,较狮子高度略低。双手自腕部残缺,露出木骨。自然直立于佛坛之上,头戴皮帽,边缘垂至后背,帽子紧紧贴于头部,囊括双耳,发丝不显。眼鼻残损,额头皱纹迭起,眉弓与颧骨不显,面部消瘦,嘴唇紧闭,表情深沉凝重,络腮胡须,根根可见,垂至胸前,遮蔽颈部,脖子不现。身着长袍,双臂微举,袖口宽大,自然下垂,且由袖口可见着有内衣,腰系软带蝴蝶结于腹前,软带为织物,编织纹饰清晰可见,十分精美,可惜其左侧蝴蝶结残缺。服饰简洁大方,衣纹极少,平整干净,服饰上图案亦十分简洁,为直径约15厘米的近似圆形的图案,稀疏分布,从上到下竖排约5个;袖口边饰以联珠纹。一位年迈而又干净利落的老者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佛坛西南角站立一金刚(图4),高2.90米,十分高大。面向东南,身姿向外倾斜,可惜双足、双手、双眼及臀部残缺严重,站姿自然扭曲,略呈S形,身体强壮,体格健硕,肌肉发达。头戴头盔,身披战甲,战甲十分精致,双臂、腹部均有兽头吞口,“人”字甲片,不是塑形而成,而是贴金赋彩,腿上衣裙系软带,扎住垂落衣角,利落干练。左手微举,右手似拄着武器,肤色赤红,面部表情平静祥和,不似后世狰狞形象,且姿态优雅,有唐塑之遗韵。另一尊金刚(图5)位于佛坛东北角,双足残缺严重,膝盖以下全部露出木骨。此尊金刚面向西北,与图4金刚姿势较为相似,但高只有1.73米,高度相差一米有余,接近真人大小,头戴头盔,身穿战甲,铠甲较为简洁,甲片为鳞片状,双肩缠绕飘带,飘带残缺不全。双目遭毁,面部斑驳,然仍可看出其表情略带愁思,愤而不怒,形象生动。佛坛北侧为倒坐水月观音(图6),坐于1.50米高台之上,像高1.62米,通高3.12米。水月观音后现存杂乱木框,应该是原来悬塑的骨架。观音左腿已失,根据其姿势,原塑应为单腿垂坐,身躯微侧,左手撑地,右手置于右膝之上。束发高耸,发丝根根可见,面目清秀,眉毛甚弯,双目微睁,鼻子、嘴唇小巧,下巴明显,为典型金塑风格。裸露处贴金,胸佩璎珞,肩绕天衣,柔软细腻,质感极强,衣裙贴身,躯体线条随之显现,十分优美,比例适度,身材修长,神态安详自在,堪称金代彩塑的代表作。

一直以来,研究者多关注岩山寺壁画,而忽视了其彩塑,主要是因为彩塑保存现状堪忧,不仅所剩无几,而且病害重重,岌岌可危,然而,仍然无法掩盖它们精美的艺术价值。这些彩塑比例适度,金刚威武雄健,观音清秀雅致,性格鲜明,姿态优美,仍不失原塑风韵,堪称金代雕塑艺术中的精品之作。

猜你喜欢

文殊彩塑金代
印度帕拉时期的文殊菩萨造像
金代社会阶层间个体晋升的途径
从猛安、谋克官印看金代的尺度
海丰镇的兴盛与衰落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遥远的永恒——赵杰的彩塑艺术
浅谈云南筇竹寺彩塑
浅谈晋祠圣母殿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