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萝卜村』的发家道儿

2015-10-21杨星野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星野老马试试

■本刊记者杨星野

胡萝卜村』的发家道儿

■本刊记者杨星野

“年收两万贫苦户,四万五万才起步,十万八万才算富。”这句顺口溜,是辽宁省昌图县平安堡镇十里村的真实写照。靠种这小小的胡萝卜能种出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里难不成有啥秘诀?“秘诀?当然有!就是中央弄的一直关心咱们农民发家致富的远程教育呗!”十里村的当家人、党总支书记马春利兴奋地说,“俺们十里村,从过去穷得直掉渣到现在成了全国闻名的‘胡萝卜村’,那都是远教手把手帮着干起来的!”这里面究竟有啥故事呢?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

原本这十里村的老少爷们儿一直靠种大田为生,由于人多地少,自然落入腰包的钱也少,日子过得是马尾巴拎豆腐——提不起来。镇里一看这情况,就决定为十里村选个能干的当家人来治治这穷根,而头脑活、心肠热的马春利就在此时进入了组织的视野。面对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老马二话没说,就走马上任了。

新官上任的马春利是干劲十足,挖空心思要为十里村找到一条翻身路。可这路在哪呢?老马踅摸来踅摸去,把目光落在了村里新设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身上。“都说这远程教育是专门帮咱老百姓发家的,要不进去瞅瞅?”抱着满腔的希望,老马走进了站点。没承想这一进,他可就不想出来了。好家伙,这远教平台上的致富项目是应有尽有啊。他如饥似渴地找起十里村的发家道来,找来找去,胡萝卜种植这个项目慢慢占满了他的眼。胡萝卜耐寒还喜光,正适合十里村。老马乐得直拍大腿:“这下十里村可算能翻身了。”

翻身?老马未免想得有点太简单了。这不,当他把全村老少张罗到一起,把改种胡萝卜的事儿一说,不料一盆盆冷水就迎面泼了过来:“胡萝卜都是房前屋后种的,哪能在大田里种。”“小胡萝卜能有多大利,种这个咋能发家?”吵吵来吵吵去,大家伙儿把眼睛盯在了老马身上:“你说行,那你先种点试试!”

试试就试试!老马二话不说,带头种下了15亩胡萝卜。不懂技术,他就去站点看节目,还把关键技术都拷贝下来,带到家点着小台灯继续学。“不学咋整?全村都盯着我呢。”到了秋天,胡萝卜成熟了,全村老少都涌到了老马的地头,看看收成到底咋样。“咋样?亩产5000斤!一斤能卖一毛五,一算账,比种苞米多挣了5倍。”这下村民都眼馋了,纷纷找到老马,喊着来年一块儿种胡萝卜。

十里村种胡萝卜的热情起来了,老马却不慌不忙:“种胡萝卜,对技术要求高,你们懂吗?”一席话问得村民们直摇头。老马却笑了:“不怕,我带着你们跟着远教学!”他把村民分成了十几个学习小组,轮换着到村站点去学咋种胡萝卜;他还向县远程办求援,请来了蔬菜种植专家到村具体指导。平时无论谁家种胡萝卜种不明白了,老马更是第一个跑到站点,或者上远教平台查资料,或者向县远程办咨询。就这样,有了远教来撑腰,转过年,十里村的胡萝卜终于迎来了大丰收!

看到漫山遍野的胡萝卜,老马却发起了愁。“三千多万斤的胡萝卜,要是卖不出去咋办?”忐忑的他又去找县远程办请教。县远程办根据多年指导基层致富的经验,给他出了一个高招:网络销售。在远教网络上,十里村的胡萝卜设计出了电子销售卡,上面印着产地、产量、质量、价格和种植户电话,同时远教平台也多次发送十里村胡萝卜外销的信息。别说,这招还真灵,全国各地的客商都跑到了十里村来。一个广州客商,就是在网上看到了十里村有关情况,主动上门,一车就拉走6万多斤。十里村的胡萝卜不愁卖了,数着厚厚票子的村民们都乐开了花。

马春利(右)在胡萝卜种植大棚里

借着网络宣传的东风,十里村的胡萝卜甚至还远销到了俄罗斯、韩国、日本,村民们是腰包鼓鼓,全村光小轿车就买了二百多辆。可老马却没知足:“下一步,俺们准备继续学好远教,开种无公害绿色胡萝卜,让俺们这个‘胡萝卜村’的发家道更宽更长!”相信有远教支招儿,老马的这个梦啊,很快就能圆啦。

猜你喜欢

星野老马试试
越过山丘,遇见十六岁的你
老马
越过山丘,遇见十六岁的你
老马的三个愿望
老马与老贾
一到冬天就咳嗽 试试冬病夏治
《先试试》等
寻找老马
请倒过来试试
要不要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