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与创新

2015-10-20罗志红

亚太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应用型

罗志红

截至目前,由于社会对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定位与认识普遍存在一定错位,从而对高职院校中的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科研管理制度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开展。本文首先讨论了准确把握科研工作在国内高职院校内的定位;然后针对高职院校存在的制度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定位与科研创新提出了建议、措施,并指出了创新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

1.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职能是科研。医学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研。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在经济贡献中的比重日益增大,科研的创新与成果转化已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研作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其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由国内研究层次现状分析可知,前沿研究主要由科研院所及学术类大学承担,成熟、可推广应用的技术研究主要高职院校与应用型大学承担。高职院校承担着科技转化与应用推广的重要职能,因此科研在高职院校中是不可缺少的。

2.高职高校教师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体现在科研。首先,科研既是高职院校教师义务,也是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权利。高职院校在国内高等教育系统的地位与作用分析,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其次,科研及教研是相互促进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学科领域范围进行新知识的研究及新科技、新工艺的发明,可以为教学工作提供很多新知识和实际典范。最后,高职院校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科研工作。

3.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心是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基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的,高职院校与各个种类从事医学、服务和管理的部门建立了很密切的联系,从这些部门可接触到先进的管理与生产工艺,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实现最优化。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用性研究的重要所在了。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1.照搬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制度,未能准确进行科研定位。在剔除培养时间方面的区别,国内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课堂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均有类似的,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的管理制度。在科研工作的导向方面,有的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对应用性研究没有给予支持、鼓励。

国内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以此为中心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以技术应用为导向制定科研管理制度,重点发展应用型技术研究,同时积极引导有能力、有想法的部分教职员工开展基础研究,从而构建高低结合的科研结构。

2.未能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必备条件,对科研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认识存在缺失。由于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致使高校盲目强调了教学的功能,从而导致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对立化,进而忽视科研工作对教学作用。科研工作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未能从制度上获得合理的财、物、人等必需条件。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但科研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经途径,科研与教学是一个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只有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络,才能更好地将学生培养为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院校科研的创新路径

1.创新观念。强化科研、努力创新是增强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服务水平及社会影响力的根本方法。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应将科研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促产的观念”,通过学习研究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升自身境界,同时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创新管理。针对管理内容方面,科研管理机构应当勇于开展创新。科研管理机构不仅仅负责传达信息与统计分析,还应该在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平台搭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针对教职员工、科研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及时、主动了解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阻力,并协助他们解决才能更好地推进科研工作的进步。科研机构应积极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从而为教职员工与科研人员创造成长进步的平台。

3.创新制度。先进的科研管理制度是医学院校开展科研创新的根本保障。通过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科研监督机制、评价机、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为教职员工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撑,激发起科研的热情,从而实现科研效益的提升。

4.创新定位。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科研目标、地位、功能是开展科研创新的前提条件。职业化、应用化是高职院校的标志,其主要通过培养职业化、应用化等复合型高级人才,从而实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科研工作时应注重培育自身的特色,突出学校的应用型、技术型,并将这些特点与科研工作相结合,打造自身的科研特色,使高职院校通过科研服务于社会,产生独特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体现社会价值。

5.创新服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积极、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机构应去除官僚色彩、转变观念、培养服务意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科研管理机构还要多创造学术交流,为科研的开展营造宽松、活跃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与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后,应准确把握好院校的科研工作定位与方向,并通过观念创新、定位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工作,培养并发展医学院校自身的特色。同时将科研水平的提升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力量,使学习研究能够得到真正的结合。

[1]吕英芳.浅谈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的定量评价[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04).

[2]黄木生,胡炼.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3]胡战社.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应用型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