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2015-10-19

关键词:阵发性缬沙坦阿托

徐 佳

(平泉县平泉镇卫生院内科,河北 承德 067500)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徐 佳

(平泉县平泉镇卫生院内科,河北承德067500)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8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阿托伐汀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压值、左房内径等临床指标、不良反应、房颤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CRP、血压值均比与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R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房内径与治疗前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左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肌无力、胸闷等不良反应患者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对照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15.7%、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缬沙坦与阿托伐汀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改善CRP水平,减少房颤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高血压;阵发性房颤;颉沙坦;阿托伐汀

阵发性房颤是一种伴有心前区不适、阵发性心悸气短、忧虑不安等临床表现的临床常见病[1],属于心律失常中的一种。据调查,阵发性房颤是高血压患者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基础[2]。本次研究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通过病史询问、动态心电图、X线胸片、肝肾功能检查等,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阵发性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82例。观察组男43例,女40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0.7±2.8)岁。对照组男43例,女39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0.9±2.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房颤发作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 mg/d+阿托伐汀20 mg/d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RP、血压值、左房内径等临床指标、不良反应、房颤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CRP、血压值均比与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R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后左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肌无力、胸闷等不良反应患者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CRP血压值 左房内径(mg/L) (mmHg) (mm)观察组 83 治疗前 4.48±0.64 163±6/95±5 45.1±2.9治疗后 2.65±0.43*#126±5/72±4* 41.6±2.3*对照组 82 治疗前 4.51±0.62 164±7/95±6 45.2±3.1治疗后 3.97±0.57* 128±4/93±5* 44.8±2.5

2.3房颤复发率

随访1年,观察组、对照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15.7%、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房颤发病机制的发展,房颤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中风、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3]。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心房纤维化,心房内电传导异常、肌电重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心房内压力持续升高,易引发房颤[4];血清CRP等炎性因子反应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常选用他汀类药物减少房颤的发生;阿托伐汀可抑制炎症反应,预防心房重构,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少房颤复发[5];缬沙坦可通过降低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延缓心房重构,降低房颤复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用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可发挥协同作用,并有效降低血清CRP水平;通过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与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心肌肥厚与纤维化的可能性,延缓心肌重构过程;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限制超氧化物的形成、降低CPR,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二者协同增效,可有效降低房颤复发率;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肝肾功能轻度异常、肌无力等不良反应,但不影响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缬沙坦与阿托伐汀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改善CRP水平,减少房颤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 高晶晶.缬沙坦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4,11(7):305-306.

[2] 陈志朋.阿托伐汀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49(7):632-634.

[3] 阮正天.胺碘酮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26(5):221-223.

[4] 杨文兵.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29-31.

[5] 沈文华.阿托伐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1(7):311-313.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544.1

B

ISSN.2095-6681.2015.020.127.02

猜你喜欢

阵发性缬沙坦阿托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