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5-10-18王丹竹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兴义黔西南州文化产业

王丹竹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黔西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王丹竹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产业生态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黔西南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产业融合理论对黔西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知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是实现黔西南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黔西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产业融合

Abstract:Integra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ndustrial ecology,but also new trends and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ofQianxinan’s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To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ory,by the status on the convergence of Qianxinan’s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analysis,integr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Qianxian.

Key Words:Qianxian;cultural industry;tourism industry;industrial convergence

随着交通的便利,出行旅游已经逐渐变成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撬动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做大做强黔西南州文化旅游产业,是黔西南州党委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2013年黔西南州人民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加快培育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

黔西南州在地理版图上虽然不大,但在文化和旅游方面却是一个资源大州,其很多独特资源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很大程度上具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由此可以树立一系列名声响、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当前,全州的文化产业必须进行体制化改革和产业化发展,而旅游产业急需升级、转型和面临整体提高产业质量的历史任务。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通过深入了解和提升自身文化底蕴,以通过旅游拓展文化,借助文化推动旅游,是黔西南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双赢的强有力方式,也是做大做强黔西南州文化旅游产业的根本途径。

一、黔西南州文化产业的概述

1.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文化资源质量的高低与丰富程度不仅能折射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而且能反映出一个区域的文化底蕴。黔西南州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且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无疑为黔西南州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也为开展文化旅游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由于其地理环境独特,故而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如汉、布依、苗、回、彝、仡佬、瑶、黎等3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黔西南文化。这种文化相对独立、古朴神奇;多元一体、和谐共生,详情见表1。

以上类型各异的黔西南文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因,同时也为黔西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文化资源。

表1 黔西南文化类型及其表现形式

2.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黔西南州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对文化资源开发认识不到位,文化资源开发中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导致文化同质性现象比较突出,本地特色文化未能有效凸显;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文化企业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市场主体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本土文化企业;改革与创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创新产品发展缓慢而且不均衡。具有创新、创意、研发水平的文化企业不多,而创新的主体在于企业,因此内涵深刻、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有限,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黔西南州旅游产业的概述

1.旅游产业发展成就

黔西南州境内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旅游资源富集,组合良好,是西部一个颇具潜力和开发前景的黄金旅游区。目前,国家主要类型的资源归为八类,依次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而这八种类型的旅游资源黔西南州全部拥有。此外,黔西南州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AA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全国唯一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各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

当然,黔西南州还有其原始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详情见表2)。

黔西南州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者相融,互补性强,赋予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为黔西南州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夯实了旅游基础。

2.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黔西南州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不够高,缺乏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和产品;城市文化娱乐项目较少,缺乏能留住人、增加附加值的旅游度假产品;本地旅游企业规模实力均不高,未能形成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难以整合区域资源,突出整体优势;旅游经济与相关产业缺乏互动与融合,没有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较为滞后;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较为缺乏等不少问题。

表2 黔西南旅游资源概述

三、黔西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

黔西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其关系主要表现为两大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环节,每个旅游的要素环节都可以注入当地特色文化元素,使旅游业得以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文化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旅游业、餐饮业、商贸零售业、酒店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地区、国内、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利用旅游业产业链长的特点,能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休闲度假、娱乐演艺、节庆会展、工艺品、报刊出版、影视音像等产业市场的拓展。利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关联互动性强的特点,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可以运用相对成熟的旅游业已经搭建起来的巨大市场平台,全方位开拓文化消费市场;而在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可以利用特色文化元素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实现从单要素差异转向全要素差异的旅游产品转型。

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风情让人流连忘返——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毛杉树歌节”,苗族的“八月八”、“踩花节”,彝族的“火把节”等节日人文景观自成一体何应钦故居——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研究价值刘氏庄园——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地主、军阀建筑群明十八先生墓——国内保存最完整和最重要的一处南明历史文化遗址兴义府试院——晚清盘江流域文脉之所系兴义猫猫洞古文化遗址——12000年前“兴义人”穴居的地方二战时期“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的“晴隆二十四道拐”

四、黔西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

1.地方政策营造产业融合的优良环境

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推动是促使黔西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之一。根据黔党发〔2002〕20号、黔党办发〔2007〕17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消除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整合资源、创新体制、引进市场机制,构建全州旅游产业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全州旅游业实现大突破、跨越式、纵深性的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大州,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树立“有文化的旅游才是有深厚底蕴的旅游”的观念,注重文化与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的融合。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企业,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地方文化、户外运动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表演和参与项目,办好一系列文化、旅游精品节庆和比赛活动。

2.经济发展为产业融合奠定物质基础

经济是旅游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既决定着收入水平,又决定着旅游幵发的能力。黔西南州自1982年建州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也大幅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黔西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2.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生产总值99.11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完成248.55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完成294.95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结构为15.4:38.7:4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8亿元以上,增长45%。黔西南州委十届四次全会指出,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着经济社会站在了全面小康的新起点上,正是发展加速期、结构调整期和改革的攻坚期。

3.城市化建设对产业融合发挥带动效应

黔西南州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的变化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号召社会各界大力参与和配合,拆除了大部分有损城市形象的违章建筑,使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了有效保护。2007年以来,黔西南州成功推出了各类特色旅游产品,包括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晴隆二十四道拐等知名品牌产品。在体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城市特色的同时,黔西南州也面临着以旅游产品的转型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问题,那就是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来开发更有深度的文化旅游产品。

4.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为产业融合提供发展条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必须依靠配套设施和技术的支持。2010年,黔西南州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铁路方面,提出了全州“十二五”及今后10年铁路建设“一联两纵三横”的铁路建设格局构想,六盘水至普安至兴义、长昆客专晴普段、黄桶经望谟至百色、黄桶经兴义至河口、兴义经安龙、册亨、望谟、都匀至黔江等5条铁路列入《部省纪要》。公路方面,汕昆高速公路州境段、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惠水至兴仁高速公路建设成通车;望谟经册亨到安龙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贞丰(青岗林)至安龙(钱相)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建成通乡油路286公里、通村公路497.3公里。新增兴义至昆明、兴义至北京、兴义至重庆等航线。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贵州段)南北盘江、红水河航运建设进展顺利,部分码头工程已完工。这些交通设施的完善使旅游变得更加便利,间接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黔西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1.提升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生命力。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找准定位,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挖掘黔西南州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尤其是以布依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如夜郎文化、考古文化等,努力打造独具文化魅力的品牌旅游目的地。

2.打造影视演艺精品文化,增强旅游引力。娱乐演艺是一个城市、一个景区的新名片,具有较高的消费带动效应。黔西南州可加大文化创作力度,组织创作生产一批类似音乐舞蹈史诗《利优热谐谐》的文化演艺精品,加大力度完善提升布依音乐《八音坐唱》、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苗族迎宾舞《格民角抓旯》、布依风情舞《花雨伞》等等,使其与更广泛的观众见面。集中打造“二十四道拐”文化品牌,与开发商、制作商、营运商联合推出二十四道拐“五项文化精品”。

3.继续举办各类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旅游节庆活动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内涵,荟萃民俗民风精华,体现地域风土人情,是让游客集中体验当地文化的最佳载体。黔西南州要继续完善提升全国山地运动会、中国万峰湖野钓大赛、贞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节庆活动。要更加注重增强节庆活动的参与性、科学性、知识性,满足游客体验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需求,使旅游节庆活动成为黔西南州特色文化的传播载体。

4.健全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机制。坚持保护为重,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正确处理优秀传统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加大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逐步形成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机制。

5.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运用特色优势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政策机制招好商,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扶持开发经营主体做强做优。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慢、周期长、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的产业,系统性开发文化旅游项目,一方面政府要给予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另一方面,鼓励开发经营主体多元化投入多元化经营,汇聚各种优势力量,推进和加快整体开发经营,尽快形成整体效益。

[1]于刃刚,李玉红,等.产业融合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徐仁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2(1).

[5]覃雪香,徐晓伟.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

[6]朱江瑞.宁夏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1.

[7]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

[8]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

责任编辑:杨昌勇

IndustrialConvergence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in Qianxinan

WANG Dan-zhu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1009—0673(2015)03—0022—05

F592

A

2015—02—20

王丹竹(1982— ),女,贵州普安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经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学类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兴义黔西南州文化产业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重返三叠纪——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兴义万峰林
骑行在兴义
赏花——兴义万峰林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