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技能状况分析——以湖北广播电视台调查结果为例*

2015-10-17赵俐苇于思玮

华中传播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湖北技能

许 玲 赵俐苇 于思玮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及职业技能状况分析——以湖北广播电视台调查结果为例*

许 玲 赵俐苇 于思玮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数字化时代的在线平台及网络对传统主流媒体格局的革新,重塑了媒体工作的环境,也使得新闻实践的原则和价值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继而对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和日常实践中的职业技能要求产生了根本性影响.本研究就是以湖北广播电视台为个案进行调查,从其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认知和职业技能两个维度切入,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中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和日常新闻实践进行经验性审视.

湖北广播电视台 新闻从业者 角色认知 职业技能

“职业”的定义取决于定义这门职业的标准.“新闻”作为一门职业,定义是什么,又有哪些标准,并没有一个现成的绝对答案.新闻从业者并不像医生、律师等经典老派的职业那样,从业者所接受的专业教育训练具有较强的知识垄断性,而是“任何年轻人在工作中即可习得”[1];另外,新闻从业者的日常工作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个人支配空间较大.因此有学者认为,对新闻职业定义的核心是以新闻从业者自身对其日常工作的价值认知及其所依托的职业理想为基础的,正是这些理想引导他们投身新闻工作,构成了新闻业发展的动力.而令这些看似无形的职业理想得以凸显的,则是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以及使这些职业理想真正落地的新闻工作实践[2].简言之,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与日常职业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深入理解新闻职业的轮廓.由于当下数字化时代对传统媒体工作环境的重塑,新闻实践的原则和价值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继而对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和日常实践中的职业技能要求产生了根本性影响.本次调查的缘起便是探究当下传统媒体从业者眼中的新闻职业,以湖北广播电视台为个案,从其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认知和职业技能两个维度切入,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和日常新闻实践进行经验性审视.

一、概念界定

职业角色认知是从业者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对于所从事的职业应履行的权利、义务的规范及行为方式的认识与评价,包括从业者对其职业的性质、功能、意义、价值、要求、规范等认识[3].本文认为,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是从业人员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关于判断新闻价值和实施新闻理念的观念.Weaver等人在对美国新闻从业者开展的一项研究中,将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分为三种:传播者(The disseminator),解释者(The interpreter)和对立者(The adversary).其中传播者的角色所基于的是“尽可能快地向公民提供可信赖的、客观的信息,以及新闻从业者是议程的设置者这样的职业理想”,即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解释者的角色是对复杂问题、政府政策等所存在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异议;对立者的角色背后则是民主的“看门狗”的职业理想,即对于权力更为积极的批判.[4]张志安等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2014)》中将职业角色认知作为职业意识,划分为媒体功能认知、新闻伦理观、工作自主性三个维度[5].陆晔等在《传媒人的媒介观和伦理观——二○○二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四》中将媒介划分为中立和参与的社会功能的十四个维度[6].基于已有研究,本调查将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划分为十个维度,如表1所示:

表1 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

社交媒体的爆炸式发展,新旧媒介的融合,使得广电从业者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摄像、剪辑等职业技能之外,还需学会使用一些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掌握网络技能[7].在Veglis等人的一项实证调查中,将当下信息时代的新闻从业者应当拥有的网络技能分为四种:即基础技能(Basic skills)、网络发布技能(Web publishing skills)、Web 2.0技能(Web 2.0 skills,强调网络互动——笔者注)和网络播报技能(Webcasting skills).基础技能是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等)和基本的互联网服务(如万维网、邮件)的技能;网络发布技能是掌握HTML等计算机语言的基本知识并在网页上发布、编辑、修改内容的技能;Web2.0技能是使用网络社交平台更新内容,与受众互动并提供相关服务,将社交平台与其新闻工作联结起来;网络播报技能是使用各种设备进行拍摄、编辑和播报音频及视频的技能[8].同时,传统的新闻职业技能依然不可或缺[9]. Cremedas等人曾就广电从业者如何处理新媒体内容、从业者的新媒体职责、新闻管理人员在招聘中对从业者新媒体技能的要求以及重要度进行了考察[10].陆晔等人也将新闻工作中的知识和能力划分为十一个维度,用于测量从业者对能力重要度的评价[11].基于上述,本研究将当前广电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划分为九个维度,如表2所示:

表2 广电从业者的职业技能

二、研究问题

(一)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状况

本研究关注的一个核心议题是:新闻职业理想和日常实践的差异对从业者产生了何种影响.由此提出了以下问题:从业者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知与现实实践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影响因素是什么?而这又将对其职业忠诚度产生什么影响?

(二)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技能状况

本研究探讨了新闻从业者所拥有的职业技能,以及新媒体技能的掌握情况.由此提出了以下问题:从业者拥有各项技能的基本状况如何?从业者希望将来获得哪些新技能?

三、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于2014年7、8月间进行,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样本对象为湖北广播电视台各部门:其中,新闻广播部、交通广播部、音乐广播部各50份;资讯广播、生活广播、妇儿广播、农村广播各20份;湖北卫视、新闻中心、综合频道、湖北经视、垄上频道各50份;影视频道、教育频道、体育频道、数字节目部、新媒体各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426份,有效率73.4%.

(二)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从业者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和职业忠诚度,角色认知采用五点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职业忠诚度分为从业动机、工作压力来源、职业发展的稳定性三个维度进行考察;第三部分主要为从业者掌握的职业技能状况,包括从业者职业技能的掌握现状、培训情况及期望掌握的新媒体技能.其中,职业技能掌握现状采用五点李克特量表测量.

四、调查结果

(一)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样本来看,男女性别的比例分别为45.2%和54.8%(N=425)(图1),年龄结构整体较为均衡.其中,平均年龄为32岁,一半以上的从业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50岁以上仅占1.7%(N=424)(图2).大体上看,调查对象大部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占81%,硕士学历占12.8%(N=422)(图3).主修新闻传媒专业的占51.9%(N=424).

图1 性别分布

图2 年龄分布

职称上,拥有中级职称的从业者占21.2%,副高级职称占6.8%,正高级职称占1.2%,尚未评定职称的占39.1%(N=425)(图4).工作年限上,5年以上的占了一多半(N=426)(图5).收入方面,调查对象的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平均收入4780.56元(N=374)(图6).

数据显示,工作年限较长者,职称也相应较高(Spearman相关系数=0.564,p<0.01).不同职称新闻工作者,收入存在显著差异(F=11.148,p<0.01)(表3).

图3 学历分布

图4 职称分布

图5 工作年限分布

图6 湖北广电从业者月收入分布

表3 新闻从业者收入与职称

续表

(二)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相关情况

1.对新闻职业角色的认知

在对职业角色的认知中,调查对象对自身评价较好或很好的方面是“为民众提供娱乐和休闲”和“依据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传播者角色,以及“帮助人民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的解释者角色和“引导公众舆论”的舆论引导者角色(N=426)(表4).可见,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仍是新闻工作者不变的职责.

表4 广电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认知

从总体上看,从业者认为民众对其工作评价较高,主要方面有“能部分反映人民的心声,揭露一定社会问题”(35.8%)、“作为信息传播者,有一定导向作用”(33.5%)、“监督权力和民众的利器,有媒体独立自主的理性”(14.6%);认为民众评价较低的有“职业道德和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9.5%)、“打官腔,为少数人服务”(6.6%)(N=425)(图7).

图7 湖北广电从业者所认为的社会民众对其工作的评价

2.对日常工作内外部影响因素的认知

本调查通过“节目内容选择”和“节目质量评价高低”两个维度来探究广电从业者对影响自己日常工作内外部因素的认知.调查对象认为,影响节目内容选择的主因有“宣传政策”和“社会热点”(N=423)(图8);对其节目质量评价的标准主要为“收视率高低”和“行业人士评价”(N=421)(图9).

3.职业忠诚度

有研究表明,重视职业理想的新闻从业者如果在组织中能够实现其理想便会产生强烈的职业认同;反之,若经历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便会减少对职业的忠诚度[12].在从业动机的调查中,调查对象选择“专业对口”的占31.5%,选择“个人兴趣”的占59.1%,选择“仅为找工作”的占9.4%(N= 425)(图10).在工作压力方面,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同类媒体竞争”的个案百分比占45.6%,“工作强度”的个案百分比占44.5%,选择“新媒体融合报道的竞争”的个案百分比占37.6%(N=425),个案百分比指勾选该选项人次在总参与填写该题的人数中的比例(图11).

图8 湖北广电从业者所认为的影响节目内容选择的因素

图9 湖北广电从业者所认为的评价节目质量高低的因素

本调查对职业发展的稳定性从“是否从事过其他行业”和“未来打算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年限”两方面来考察.有近65.6%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从事过新闻工作以外的职业(N=425)(图12);对未来会在本行业工作多长时间表示“不清楚”的占38.4%,36.7%的调查对象认为会在“10年以上”,选择“6—10年”占13.6%,另有2.6%选择的是“2年及以下”(N=425)(图13).

图10 从业动机

图11 工作压力来源

本调查对职业发展的稳定性(是否从事过新闻媒体外其他行业、未来打算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年限)的题干选项重新赋分,并进行汇总(附录表1.1).调查显示,当初选择从事新闻行业的原因与职业发展的稳定性之间存在差异(F=8.033,p<0.01)(N=420)(表5),而越是出于兴趣和专业选择从事新闻行业的人,职业发展的稳定性也越高(χ2=25.151,df=8,p<0.01),在有三个单元格期望值小于5时,采用蒙特卡罗的Fisher精确检验为25.780,p=0.001<0.01(表6).出于兴趣和专业选择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对未来从事新闻行业的不确定性较低,对长时间从事新闻行业的意愿也较高;同时从“在未来从事该行业年限”来看,在四个未来工作年限的时间段和不清楚中,仅为找工作的人在每一类中所占比总是最低,而在未来工作年限为3—5年、6—10年、10年以上和不清楚时,出于个人兴趣选择该行业的人超过了出于专业选择的人,说明出于兴趣选择新闻行业的从业者,对长时间从事新闻行业意愿较高,但是不确定性也较高,而出于专业从事新闻行业的人更倾向于短期内留在该行业(表7).

图12 是否从事过新闻工作以外的职业

图13 未来会在新闻业工作多长时间

表5 新闻从业者选择该职业原因与职业发展稳定性

表6 新闻从业者选择该行业原因与未来将从事该行业年限的卡方检验

表7 新闻从业者选择该行业原因与未来将从事该行业年限

续表

(三)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从业者相关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调查发现,传统的广电技能中,掌握较好或很好的有“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文本稿件的处理”、“音频、视频的拍摄与制作”;新媒体技能中,相对掌握较好或很好的有“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节目的宣传推广”(N= 426)(表8).

表8 新闻从业者技能掌握程度

对于从业者期望学习的新媒体工具,选“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分数越高表明希望获得的各项技能越多,平均每人期望获得5项技能(M= 5.31).从勾选技能选项的人次在总参与填写该题的人数中的比例的个案百分比来看,最受欢迎的五项技能为“视频、音频剪辑”、“Photoshop(图形处理及设计)”、“Flash(用于二维矢量动画软件,设计和编辑Flash文档)”、“可视化工具(地图、制表、互动图形用户界面工具等)”、“Dreamweaver(集网页制作和管理网站于一身的网页编辑器)”,具体如表9所示:

表9 从业者希望学习的新媒体工具

本调查用李克特量表测量了技能掌握状况,对技能掌握状况的评价由“很差”到“很好”按1—5分递增赋分,分数越高表明从业者的技能掌握越好(附录表1.2).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新闻从业者在技能掌握方面没有明显差异(t=1.828,p=0.068)(表10),但在具体“有广泛的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知识”(t=1.982,p=0.048)、“扎实的采写编评”(t=2.523,p=0.012)、“图片拍摄与制作”(t=2.293,p=0.022)、“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节目制作”(t=2.270,p=0.024)这几项技能方面,男性比女性掌握更好(表11).

表10 不同性别从业者技能掌握状况

表11 不同性别从业者各项技能掌握差异状况

另外,对于参加过媒体内部培训的从业者而言,他们更希望能获得“新媒体设计及内容编辑”(31.6%)(N=401)方面的培训.对于没有参加过媒体内培训的从业者,则更希望获得“摄影摄像等设备类”(35%)(N=22)(图14)的培训.调查显示,参加过培训的从业者更希望获得新媒体设计及内容编辑(χ2=13.722,df=1,p<0.01)的培训.

图14 新闻从业者期望开展的培训课程

五、结论

本调查发现,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广电从业者们已经意识到,是否掌握新的媒体技术,能否拓展新媒体业务已经成为其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媒体行业在互联网软硬件基础技术平台的投入力度和人才建设日益加强,不仅对广电从业者原有的职业角色认知产生影响(“新媒体融合报道的竞争”已成为其一大压力来源),也使其逐渐认识到,尽管宣传和舆论引导仍是其担负的重要职业角色,而学会运用新的技术来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也已经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使之真正适应当前传统媒体所面临的互联网竞争环境.

附录:

表1.1 职业稳定性赋分表

0 1 2 3 4是否从事过其他行业是否未来工作年限不清楚2年及以下3—5年6—10年10年以上

表1.2 技能掌握赋分表

5 4 3 2 1从业者技能掌握状况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

*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20145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pp.160~161.转引自单波:《反思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

[2]Signe Pihl-Thingvad,“Professional Ideals and daily Practice in Journalism”,Journalism,16(3),2014.

[3]樊亚平:《从历史贡献研究到职业认同研究——新闻史人物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8期.

[4]Signe Pihl-Thingvad,“Professional ideals and Daily Practicein Journalism”,Journalism,16(3),2014.

[5]张志安、张京京、林功成:《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从业者调查(2014)》,《当代传播》2014年第3期.

[6]陆晔、俞卫东:《传媒人的媒介观和伦理观——二○○二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四》,《新闻记者》2003年第4期.

[7]Michael Cremedas,“‘New Media’Skills Competency Expected of TV Reporters and Producers:A Survey”,Electronic News,5(1),2011.

[8]Andreas Veglis,“Journalists in the Age of ICTs:Work Demands and Educational Needs”,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69(1),2014.

[9]Deb Halpern Wenger,“Help Wanted 2010:An Examination of New Media Skills Required by Top U.S. News Companies”,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67(1),2012.

[10]Michael Cremedas,“‘New Media’Skills Competency Expected of TV Reporters and Producers:A Survey”,Electronic News,5(1),2011.

[11]陆晔、俞卫东:《传媒人的媒介观与伦理观——二○○二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五》,《新闻记者》2003年第5期.

[12]Signe Pihl-Thingvad,“Professional ideals and daily practice in journalism”,Journalism,16(3),2014.

A Survey of Journalistic Role Perception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in Hubei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of Radio&TV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湖北技能
The rise of China-Chic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驰援湖北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湖北武汉卷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