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移动天象厅载体作用让天文科普之花开满神舟大地
——谈移动天象厅对开展天文科普的几点看法

2015-10-16

散文百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天象科普活动天文

赵 毅

河北省科学技术馆

充分发挥移动天象厅载体作用让天文科普之花开满神舟大地
——谈移动天象厅对开展天文科普的几点看法

赵 毅

河北省科学技术馆

近几年来,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和“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嫦娥”月球探测器等航天器陆续成功发射,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天文,热爱天文。许多人渴望认识宇宙、了解太空,通过参观天文科普场馆以掌握更多的天文知识。然而,中国大陆大型的专业天文科普类场馆过少,较著名的有北京天文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所以形形色色的天象演示厅,就承担起为大家传播天文学知识的重任。移动天象厅有着搭建迅速、移动方便的特点,尤其是在基层天文科普工作中起着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移动天象厅;天文科普;天文知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如今深切感受到广大群众对天文知识的渴望,但固定的天象厅难以满足多数公众的迫切需求。在不断摸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有人提议把天象厅设计为可移动的,让广大群众在学校操场、在广场上、在家门口就可以切身感受到宇宙的神奇与奥秘。于是,可移动天象厅的概念被人所提及。

一、现阶段天象厅的构成以及移动天象厅的自身特点。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少年宫、科技馆和其他一些科普场馆中的天象演示厅,一般为固定式、组装式和充气式3种。固定式的天象厅最多,展示星空效果也是最好的。但是无法移动,丧失了机动性,不便于服务范围之外的人们前往观看。于是有单位研制了完全使用硬质材料的组装式的天象厅,但它需要2辆大型卡车来运输各个球面三角形的构建,而且至少需要6个人耗费一天方能完成组装,对前往基层单位随时开展活动也十分不利。车载充气式的天象厅是目前为止移动天象厅使用最多的一种,它具有搭建迅速、移动方便的特点,并且演示的节目多种多样,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移动天象厅一般直径在三到七米,大一些的也超不过十米。不要小看这个“袖珍”的移动“剧场”,它里面的内容可是十分丰富。多声道的音箱设备,高清晰的投影系统,倾斜仰视的座位角度,形式多样的节目内容吸引着人们络绎不绝的进来参观。一般的移动天象厅都是由鱼眼镜头配备高分辨率的投影机来播放节目,现在也有一种拼接的圆顶球面系统,它是利用几台投影机,每台投影机控制不同的区域,最终达到覆盖到全球幕。这种拼接式投影的好处是,播放的节目较鱼眼镜头更清晰,分辨率会更高,但拼接技术要求必定十分精准,能够达到节目无缝隙更是难上加难。

移动天象厅不受地域、环境的限制,可方便快捷地到达活动场所,适合在社区、机关、学校、农村、山区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可以搭载完毕,开始天象节目的演示。演示结束后,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初始的状态。移动天象厅根据大小每次可接待观众人数不等,可演示四季星空,日升日落,八十八个星座,地球的赤道、黄道、日食、月食、流星雨等近百个天文节目,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二、开展“移动天象厅”下基层活动的主要做法

1.规范管理,细化落实。

一是明确服务定位。以财政拨款为支撑,以资源共享为手段。把青少年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把偏远山区、村镇及社区等科普触及不够或不强的地域作为服务的重点区域。二是整合资源,强强联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政策上为开展“移动天象厅”下基层活动开道护航。三是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细则,为具体开展活动做好规划。

2.分工明确,安全有序。

活动开展之前明确联系人和责任人,责任人签订活动安全承诺书,确保安全和展示设备的完整,并根据移动天象厅资源制定出分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中,要求组织几名科技馆老师协助观众对科普展品进行操作互动,并结合天文知识为他们进行讲解。最好能邀请各县(市、区)科协及教育局相关领导现场观摩,为活动的开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3.依托载体,强化服务。

在进行“移动天象厅”活动中,积极配合科协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天文科普知识,不仅展示移动天象厅现有的资源,还要把各种科普宣传挂图、书籍、影像资料等科普资源发放出去。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或间接联系各新闻媒体单位对活动进行现场报道,将移动天象厅向全社会推广,以便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开展移动天象厅下基层的主要体会

移动天象厅下基层搞宣传活动,是提高天文科普工作很好的一种方式,但要深入搞好天文科普工作,我觉得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群众为本,以服务群众为核心,通过多种不同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他们自觉的学习天文科普知识。对于天文科普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深入探讨:一是搞天文科普活动之前需要有计划,要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并不断规范;二是要加强对天文科普宣传活动后的跟踪与回访,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了解,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三是坚持推进基层天文科普活动的常态化,把活动造声势与科协或当地日常科普活动有机结合,深化活动的开展,扩大其影响能力;四是要打破常规,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天文科普活动方式。

对于天文科普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我觉得还需要以下几点:一是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天文科普工作的财政支持,增加设施和研发经费,使之成为各科技馆、天文馆的标志性科普项目;二是要不拘一格加强天文科普宣传方式和技巧的研究,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方式进行;三是从上到下,开展各种论坛相互取经学习,达到信息与技术的共享与优化;四是要形成一套体系制度,让体系和制度深入人心;五是要联合各级部门,协同开展,取长补短,达到科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移动天象厅的未来

移动天象厅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技术人员并不满足于此。因为,这个移动式的“天文台”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每次可以容纳观看的人数有限,受天气制约严重,如在北方冬天下雪十分寒冷,夏天又十分炎热,一般的移动天象厅都架设在露天,如何控制球幕内的温度和空气的流通是技术人员未来考虑的问题。还有节目源相对单一,毕竟移动天象厅是近年来新推出的特色科普项目,各地区普及率不高。针对这些缺点,我相信技术人员一定会通过不懈的努力,力图让它变得更加出色。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苦苦探寻着宇宙的奥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更加渴望认识宇宙,了解太空,掌握更多的天文知识。正是这种对了解未知世界的渴望,让用于科研的设备不断进步。紧随其后的科普需求,也促进了各种科普展示设备的更新换代。现阶段作为我们科普工作者已经捕捉到了这种科普事业的发展大趋势,以及基层旺盛的科普需求。因此,移动天象厅及其他的移动科普设备,将是科技馆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猜你喜欢

天象科普活动天文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天象奇观
南北半球天象
奇异的天象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天文与地理
一群“玩”天文的痴迷少年
2016年1月重要天象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