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多媒体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

2015-10-16杜建奇

散文百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多媒体语文

杜建奇

甘肃省灵台县一中

用多媒体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

杜建奇

甘肃省灵台县一中

对于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应拓展更大的空间,讲究策略,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多媒体作为工具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它以多彩的画面、醒目的文字、悦耳的音乐,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一场革命。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取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展示,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总结为如下几种形式:

1.演示多媒体。

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课程中所需要的素材,以图片、视频剪辑或自制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例如:可以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列在ppt中,以各种动画形式呈现强调,在讲解《荷塘月色》这一课时,可以播放宁静夏夜荷塘的音频。

2.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指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结合,用来模拟、仿真或再现一些实际中不存在或难以体验的事物,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一些说明文的讲解更有帮助,比如在《景泰蓝的制作》这一课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来模拟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并且可以通过动画特效如:旋转、回放、放大等来展示细节,这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特别的效果。

3.交互式教学。

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建立于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之中,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设计一个练习强化部分,让学生上来通过点击按钮、图标来答题,根据学生的答题的结果,选择不同的图形和音效作为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愿,特别是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段使用起来特别有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打造高效课堂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导入新课

1.营造浓厚的氛围,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性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引起学生情感体验,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开学生的认知思路,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如《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以图片导入,犹如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苏州园林,领略它的美景,很好地理解一句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之美;很好地理解“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播放苏州园林风光片,可以因势利导,让他们以“苏州园林真美,美在——”这一形式来谈感受,学生情绪激动,踊跃发言,为下面的授课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2.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趣。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使用和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影片片段、flash或歌曲、视频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趣。若再佐以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生疑,导入新课,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课时,保尔那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仅凭语言难以描述、刻画。于是我播放了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通过声像,让学生视听并举,在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像,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为深入理解文中保尔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作好了铺垫,从而高效地导入了新课。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重点,直观释疑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若单靠教师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很不愿意接受。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利于直观释疑,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深入了解名著《朝花夕拾》的内容和主旨,没有多媒体的介入,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不仅突破重、难点,还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讲《朝花夕拾》时,我首先请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鲁迅先生各个时代的图片,作品创作情况及简介,本书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资料,而后在《小引》中划出与时代背景有关的句子,把握作者写作本书时的复杂心情。再次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就印象最深的情节,出现的人物,彼此交流。链接闰土、双喜、长妈妈、范爱农等人物的图片和有关这些人物的片断描写,可直观释疑,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直观感觉,强化识记,总结巩固

课堂总结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如经常按一种模式总结,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便达不到总结巩固的目的。合理运用多媒体直观感觉进行课堂总结,能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又能使学生强化记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学完《小石潭记》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来当堂背诵课文,既准确又快速,效果很好。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拓展延伸,激活思维,提高能力

1.增加课堂的容量。

传统的课堂教学容量是有限的,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补充大量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突破时空的局限,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例如可以下载和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作家介绍,作品精彩部分、影片片段、flash或歌曲、视频等。如讲《纸船》后,下载冰心的《春水》,《繁星》供同学们阅读,交流。

又如在学完《苏州园林》一文后,链接介绍“中国四大名园”“苏州四大名园”的文章和反映苏州园林精妙造园艺术的纪录片《苏州六记》,以增加课堂的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能使学生展开联想,领悟内容,激活思维,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岳阳楼记》一课时,用录像播放一个片断:烟波浩渺的岳阳湖及周边的景物。我问:此时如果你登高远眺岳阳湖,你会看到什么,你又会想些什么呢?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激活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提高学生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例如:要求学生制作专题《长城》的电脑小报,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寻找了大量资料,进行筛选、排版、打字等,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审美等能力。又如学习名家名篇时,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收集有关作家的生平、写作背景、与此作品有关的其他作品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可以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特别是散文,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但仅通过老师的口头讲解是达不到让学生感受美的预期效果的。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例如上《春》这篇课文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五幅图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音乐优美动听,画面清晰逼真,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讲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后,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五幅图片:挥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榆阴浮藻清潭图,撑篙漫溯寻梦图。让学生参看示例,发挥想象,运用优美的语言把画面描绘出来。河畔金柳倒影图:示例:黄昏中的夕阳真多情啊!为河边的柳树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姿态婀娜,影子映在清澈的水中,就像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水波中荡漾,也在我的心头荡漾,如此美景教我怎能离去!借助多媒体手段,延伸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多媒体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