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规划专业设计主线课程群知识点体系优化研究*

2015-10-15吕静公寒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线城乡规划规划设计

吕静公寒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 130118)

2011年,国家增设“城乡规划学”为一级学科之后,教育部也将“城市规划专业”改为“城乡规划专业”,这不仅是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适应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这充分体现出现代城乡规划逐步从物质形体规划扩展到社会、经济、环境规划;从单纯的城市规划走向城市与区域相融合的协调规划;从建筑与工程技术学科走向技术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1].适应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创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教学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1 教学改革的背景

多年来,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强调与建筑学专业构筑互通大平台,长期搭建起“2年建筑学”+“3年城乡规划”的教学平台模式,2011年开始根据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对相关专业规范、知识体系、核心知识领域及知识点的相关要求,教学中提出将前两年的“基础训练”转化为“1年建筑空间基础训练”+“1年城市空间基础训练”,坚持“1+1+3”三段化教学模式下的设计主线课程群优化研究.

2 设计主线课程群知识点体系构建的原则

在教学组织和课程设置上注重设计主线课程梳理和优化研究,在各个类型规划设计课程中设置多个分类课题并根据课题要求划分相应的教学时数,以确保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各阶段之间得以顺畅衔接[2].

2.1 运用“1+1+3”的三段化教学模式,建立核心课程群

注重规划设计主线课程群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方面的改革,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强调以执业规划师的培养为核心,围绕25个知识单元来确定规划设计能力培养的标准及实现途径.

2.2 完善“三实”教学框架体系,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设计主线课程群建设中推行“三实”教学框架,在课程体系上把执业能力的培养内容分解到有关专业主干课程上,强调设计课程分阶段的“理论课”+“设计实践”’+“体验教学”等教学内容.

2.3 坚持创新训练,突出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

在创新训练中注重循序渐进的规律,在知识体系和实践中进行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的训练,特别注重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教育之间的平衡问题.结合课内外训练来强化学生形象、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执业素养培养.

3 设计主线课程群知识点体系的优化目标

城乡规划专业设计主线课程群知识点包括城乡空间规划、城乡专项规划和城乡规划实施等三方面的知识体系[1],本次教改侧重设置基于专业兴趣培养、规划思维建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等训练的各类教学环节,从而完善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2](见图1).

图1 城乡规划专业设计主线课程群构建框架图

3.1 尊重学科认知规律,优化规划设计主线课程群体系

围绕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规划设计主线课程群按学生的认知程序,建立起建筑空间塑造、城市空间塑造、城市形象设计、城市用地布局、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交通及市政设施规划等城乡物质空间环境方面的规划设计能力培养序列为主修课程序列.

3.2 遵循渐进的培养思路,优化设计主线课程群知识点

通过五个训练阶段,将城乡规划专业知识体系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城乡空间规划、城乡专项规划和城乡规划实施等五个领域的25个核心知识单元进行整合优化[3](见表1).

表1 规划设计主线课程群人才培养目标

3.3 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主线,建构专业创新训练模式

注重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为主线,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包括认识调研、规划设计、规划管理等三个领域.在设计主线课程群中安排系列实践性环节,训练、拓展和深化课堂所学内容,强调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在知识体系和实践中进行创新训练.

4 规划设计主线课程群知识点体系的构建框架

4.1 设计基础平台知识点体系构建

设计基础平台在一年级展开主要强调学生“三重技能”的培养,即手绘技能、模型制作技能和数字化设计技能的培养,并使得学生建立起建筑实体与空间造型的基本概念[4](见表2).

表2 设计基础平台知识点体系构建

4.2 专业基础平台知识点体系构建

专业基础平台主要涉及城市空间基础训练,包括建筑与城市的衔接训练和城市空间基础训练.引导学生建立空间造型和空间尺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见表3).

表3 专业基础平台知识点体系构建

4.3 专题类型平台知识点体系构建

专题类型平台在三、四年级展开,三年级采取设定类型的方法来开展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四年级侧重类型的多样性并且逐步拓展到环境生态、土地资源、经济等与规划建设之间的关联性训练(见表4).

表4 专题类型平台知识点体系构建

4.4 专业综合平台知识点体系构建

专业综合平台主要在五年级展开,训练学生从规划思维到成果表达的连贯专业能力,对培养学生的造型思维能力、构思提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字化设计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见表5).

表5 专业综合平台知识点体系构建

5 结论

城乡规划专业设计主线课程群知识点体系优化研究,是在“1+1+3”三段化教学模式下,在2014年版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修订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体现,也是在加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建设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强化以规划师执业能力为核心,“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目标的核心课程群建设,努力创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性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体系.

[1]吕 静,白丽敏.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学习指南[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1-7.

[2]公 寒,高 伟.优化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C].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教育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02-107.

[3]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主线城乡规划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数字主线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