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信息系统创新*

2015-10-15刘喆段羽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均收入保障性申请人

刘喆段羽

(吉林建筑大学管理学院,长春 130118)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得知,2012年吉林省全年生产总值达11 939.24亿元,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22位;常住人口2 750万人,排在第21位;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0 208元,低于全国各省平均值24 565元,位居第23[1].虽然2012年公布的吉林省商品房销售价格为4 146.7元,低于同期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位列第15,但由于吉林省近年受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扶持,使吉林省近年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再加其人口基数大、土地供应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少,使吉林省内产生了大量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随着保障性住房不断完善与增加,信息处理与信息存储工作的任务量也不断加大,现有的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因此,本文运用结构化生命周期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方法,研究改进吉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1 业务流程分析

以现行国家及吉林省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为基础,在不改变基本大方向的前提下,本文将对吉林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申请审核、分配轮候两大模块做出相应的合理化业务重组建议[3],并试探性的研究出监管退出模块业务流程图.

1.1 现阶段业务流程图

现阶段吉林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流程为:申请人下载并填写申请表,将申请表递交到当地街道办事处,由街道办事处走访调查申请人,并将其信息录入系统进行公示,公示十五日后,交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及民政部复审,复审通过后公示十五日,无异议信息交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对申请人登记,以备下一步评分、摇号及发放补贴(详见图1).

1.2 重组后“申请审核模块”业务流程图

申请审核模块业务创新:①将三级审核所产生的所有未通过审批信息交由申请人所在街道办事处,并由街道办事处负责通知申请人,保证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时效性.②将二级公示过程中产生的举报信息交由最基层部门即申请人所在街道办事处进行二次审查,保证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的公平公正.③明确保障对象信息档案建存工作,由民政部门完成,保证了信息档案的真实性与保密性[4](详见图2).图2中所标黑体字为重要业务环节;D1为收入申报材料、身份证及户口本、家庭住房状况申报材料;D2为走访调查及对原住房拍照、申请信息及申请材料pdf格式;D3为户籍证明、无车证明;D4为住房状况审核证明;D5为收入审核证明、首次享受保障性政策证明.

图1 现阶段业务流程

图2 重组后“申请审核模块”业务流程

1.3 重组后“分配轮候模块”业务流程图

分配轮候模块业务创新:①将共有产权房与首套商品房增加至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中,为其提供相对健全的法律保障与服务保障;②增加逐级分配体系,建立立体化的分配模式.让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不用选择保障方式,只需真实的反映现阶段自身住房困难情况,申请人能享受何种保障政策由系统根据申请人所提交的材料及审批材料自动判定,并采取逐级分配的模式,首先评定是否符合享受廉租房,如若不符合自动评定是否符合公租房,以此类推.该模式保证被保障人最合理的享受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性住房分配中的公平性(详见图3).图3中所标黑体字为重要业务环节;D1为城镇居住两年以上证明、进城务工人员稳定收入证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配收入的35%证明、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或低于13m2证明、农村户口在城市居住10年以上证明;D2为新就业无房职工证明、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无房或住房困难证明、人均收入介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5% ~50%证明、企事业单位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证明;D3为城镇户籍证明、有购买能力财产证明、收入证明、五年内未买房证明;D4为首套商品房证明;D5为评分标准;D6为公证处公证摇号系统连接;D7为第三方租赁合同.

1.4 重组后“监管退出模块”业务流程图

退出模块业务创新:①引入动态监管模型.通过对被保障用户日常生活用水、电、煤气等费用的动态监察,将其数值套用到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到被保障用户当月的收入水平范围估值,实现实时的动态监管,让退出有据可依;②入住后监督举报信息采取二级审核,通过市住房保障部门与被保障人所在街道办事处二次审核与实际走访审核,保证了被保障用户实际情况真实可靠的反映,减少相关审查部门工作失误的发生(详见图4).

图3 重组后“分配轮候模块”业务流程

图4 重组后“监管退出模块”业务流程

2 态监管模块研究

2.1 动态监管模块理论研究

由于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的法规不完善,使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存在着准入容易退出难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信息系统》为依托,以动态监管为研究方向,运用调查问卷分析的基本方法,以电费与收入关系为例,建立一个以家庭月人均收入和家庭每月电费消费水平为参数的数学方程.由于此方法现阶段处于研究阶段,无法得到电力相关部门提供的准确数据,所以采用400份调查问卷所得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型.下一阶段研究中,在数学模型与研究方法成熟的基础上,本系统将尽力与电力部门动态数据库相对接,保证数学模型的相对真实性,最终实现水、电、煤气等多种生活基本费用与收入水平建立数学模型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动态监管.

调查问卷历时一周时间,以4个不同消费层级的社区为基本单位逐户开展调查走访.4个社区分别为:吉林省长春市团山小区(新型保障性住房社区)、福临花园(农村回迁社区)、园丁花园(南关区中小学教师集资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富奥花园(成熟型普通社区).经过数据分析后,有362份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相对真实可靠,由于采取逐户上门调查,所以问卷调查成功率达到90.5%.调查内容由4方面组成,分别为居民家庭基本人均收入情况、家庭上月电力消耗情况、家庭电器拥有情况,以及家庭月消耗其他能源情况.以家庭月基本人均收入情况与家庭月电力消耗情况为基础,以家庭电器拥有情况为基本影响参数,以家庭其他能源月消耗情况对比,总结归纳出动态监管预警模型.

2.2 动态监管预警模型

2.2.1 数据分析图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所采集到的数据,运用“OriginPro 8.0”图形分析软件处理得到“家庭月人均收入”与“月家庭用电费用”曲线拟合图,如图5所示.

由于“OriginPro 8.0”软件为制图软件,无法表示汉字中“150以上”等数据,所以图中“150以上”数据及“15 000以上”数据分别由“160”与“16 000”表示.图中横轴代表“月家庭用电费用”,纵轴代表“家庭月人均收入”,圆点代表经分析后所取的上限数据、下限数据及平均数据,虚线分别代表通过下限数据、平均数据、上限数据分析描述出的数据走势,实线分别代表软件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后,运用指数函数拟合出的下限曲线、平均曲线及上限曲线.

2.2.2 数据拟合函数

图5 数据分析

该模型的计算过程及结果阐述仅为吉林省保障性住房相关部门提供动态模型建立的参考,以下所推导公式及结果,只说明建立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信息系统动态监管数学模型的数学推导方法与函数拟合选择,给出的数据分析图及最终计算函数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求证.将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输入软件后,得到实心圆点,通过观察相应的数据点及软件拟合出的曲线,选取出的最终函数曲线拟合公式为:

下限函数:

上限函数:

平均函数:

最终计算函数:

将被保障用户家庭月用电费用观测值x带入最终计算函数,得到当月该户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估值f(x),将最终得到的f(x)对照申请标准中申请人收入水平一项,结合被保障用户当前被保障情况,判定该户家庭近一月是否符合保障要求,如若不符合保障要求,将由相关部门跟进调查,调查属实后,勒令其退出.

本文中对该模型的计算过程及结果阐述仅为保障性住房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上所要说明的只是建立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管模型的基本方法与函数选择,其数据分析图及最终计算函数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求证.

3 展望

由于保障范围的不断扩大,本系统仍很不完善,并且缺乏可靠的数据.下一步研究希望做到:完善与设计出该系统的数据库、代码及界面;深化对系统其他模块的功能设计与分析,实现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加强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尽可能得到相关数据部门支持与帮助.

[1]国家统计局官.统计数据[EB].http://www.stats.gov.cn/tjsj/,2013/2014-8-1.

[2]王永玲.城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1.

[3]夏世珍.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4]赵 根,颜 英.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1(6):47-50.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保障性申请人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的实证研究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7月1日起澳洲签证费将全面涨价上调幅度达到5.4%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一种含碘氢碘酸浓度的分析方法
一种黄霉素A组分的分离纯化方法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