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书院对当代大学精神建设的启示

2015-10-14余依凡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

摘 要:源远流长的古代书院教育,特别是白鹿洞、东林书院等著名书院,具有自由、平等、独立、修身、奉献等内在的品质与崇高的精神。这些品质与精神,对改善当前高校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功利化、浮躁化等不良现象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与历史启迪。

关键词:古代书院;自由平等;当代大学;现实意义

考证古代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著名书院,我们可看出自由、平等、独立、修身、奉献都是其内在的品质与彰显的精神,这对现代大学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自由精神

古代书院的自由精神主要体现在其课程设置的灵活、宽泛与启发式教学上。课堂上,老师一般采用辩论的方式启发学生,即给学生一个观点,让学生自由辩论。老师只是旁听,不参与、不引导、不干涉。而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也锻炼了其表达能力,甚至还会得出一些新的思想。有时也会由学生讲解,洞主负责评点。抑或是导师反问,要求学生解答。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使讲学充满学术争鸣的气氛。其次,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老师。朱熹兴建书院之后,常规的在洞学生也是那些慕朱熹之名自愿来学习的人。如黄榦《周舜弼墓志铭》说朱熹去世以后,他的学生失去了召集人,就自动解散了。而老师可以不受地区、派别的限制四处讲学,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去听。例如,白鹿洞书院,就很像一个“自由大讲堂”。朱熹邀请陆九渊来讲学,陆九渊为之讲了《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时陆九渊还带来几个人,这几个人是来听讲的。《招举人入白鹿洞书院状》也表明朱熹欢迎各地举人来这里讲论,而且可以为他们提供食宿。又如李燔讲学白鹿洞时,学者云集;汤汉主洞时,“多士闻风来集”。在白鹿洞书院,不仅洞主可以在书院讲学,还可以自由邀请他人讲学,书院的学生也可以自己组织讲学。这就使学生能够跟随志同道合的老师学习,增强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对比现代大学,课程设置就死板、僵化一些。例如,一些公共必修课,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当然,学校这样设置必然有其特定的原因,但没有兴趣的学生不会认真去听,上这样的课反而是在浪费时间。而像高等数学之类较难的课程,也一定要学生学会,若考试不及格则会没有毕业证。相反,一些学生想学数学,却由于专业课程中没有设置高等数学等课程而无法学习。其次,现在大学基本以老师讲授为主,而讓学生自主学习或是以辩论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机会很少。其实,相比一味地传授知识,唤醒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让他们保持可贵的好奇心,自主、独立、自由地追寻、探索知识是学生学习更好的方法。如此看来,现代大学似乎只是给了学生形式上的自由,但这并不是所谓的大学的自由精神。

教育自由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走出课本和校园。中国古代书院中,老师乐于带领学生去野外观察、学习大自然中的知识。

而如今,校园的基础设施固然加强了,但同时也束缚了学生。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专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固定的桌椅是对孩子的束缚。看到这个观点之初,觉得其思想有些脱离现实。桌椅是学生上课的必备设施,如果没有了桌椅、没有了教室,如何上课?但当了解到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中“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具”时,就有些明白了。知识并不是局限于书本、校园内的,大自然中的知识也是人们该学习的,而且是很有必要去学习的。

二、平等精神

古代书院的平等思想,主要体现在:(1)教育对象的有教无类,即书院向下层社会同样开放,受教育者没有贫富贵贱的身份限制。如此,使一些平民的孩子也有了受教育、提升个人德行,甚至走上仕途的机会。(2)古代书院师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平等的。师生可以自由地讨论、争辩。当然,自由讨论是以尊师爱生这一基本道德规范为前提的。只有有了平等这一基础,师生之间才可以相互切磋、相互砥砺,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早在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就有一种“期会”的讲学方式,持不同学术观点的教师之间或教师和学生之间定期在学宫展开公开辩论,进行学术争鸣。而书院生徒的学术水平亦达到一定高度,有的甚至是一些很有名望的学者。他们在书院学习期间,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因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常常开展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讨论。这种讨论往往和社会上学术思潮联系十分紧密,并推动学术思潮的发展。甚至,明代书院专门建立讲会,把书院师生、同学之间的学术讨论活动组织化和制度化。讲会规定宗旨、时期、仪式、组织等各种要求。因此,会讲制度的盛衰往往能反映一个书院学术活动的盛衰。如此,老师可以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学和思想,而学生在与老师辩论的同时,能够更深层次地学习老师的思想,也能够发展自己独立的思想。如此成长起来的学生才能真正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古代书院师生平等关系使得老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体互动的积极状态,即学生主动去学习、思考并时常与老师交流,不断检查、更新自己的思想,而不像现在大学讲授时的被动接受。这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增强教学效果。(3)古代书院教育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平等的。无论什么地区、什么派别的人,都可以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对待学生的思想更是自由的,只要是能说明道理的,都是可以存在的,即使与老师的思想是相悖的,老师也不会强行去纠正,更不会去打压。显然,平等更加促进了思想自由,使得学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发展,而并非仅仅复制老师的思想。

而如今,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几乎不怎么理解思想自由:只是一味地跟随他人的思想,不敢去否定,也不敢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唯恐因此受到处罚。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不善于思考,甚至丧失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独立精神

有些古代书院是靠官费经营或靠官府扶持,与现实政治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古代书院最终走向衰落。但由于书院主持私学的学者不直接受制于国家政府,能够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在学术传播、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显著特色。

古代书院一般是由师生自己管理的,即书院自治。书院有其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其管理目的就是教育目的,单纯地为教育而管理。没有了政治、经济的干预,教育变得更加纯粹,书院也更加简单了,只是专心培养人才、发展学术。例如,白鹿洞书院在清朝时,主洞负责教学任务,因此其只管讲学,不管其他,所以名称也就变为“主讲”了。而学生直接参加书院管理。白鹿洞书院的堂长、经长、学长都是从学徒中选拔的。如郑廷鹄《示白鹿洞主帖》说:“洞规旧有堂长、直学。诸生各宜以齿为序,月轮一人为堂长,旬轮一人为直学。如首一人为堂长,第二人为上旬直学,三人中旬,四人下旬,第五人又为堂长。第六人以后,直学分旬如前,周而复始。”

這启示我们,大学应该坚持自己独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反对任何形式上的经济化、政治化的干预,尝试用教授管理、学生参与的方法治校,将学术与管理分离,避免行政化管理,使教育变得更加简单、纯粹。如果一个学校的学术被管理者垄断了,学术方面的评优选先等机会被领导垄断,这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甚至影响教师研究科研问题的积极性,也就影响了整个学校的进步。

四、修身精神

古代书院将“育德为先”作为教育理念,重视个体德性培育,将“修身”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认为,为科举考试而实施的应试教育,不能体现儒学教育的根本宗旨。他开办白鹿洞书院的目的就是要正本清源,弥补应试教育的致命缺陷,以实现儒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朱熹把《伊川与方道辅帖》刻在白鹿洞,也是因为帖中体现了类似的思想:“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朱熹在《白鹿洞规》(也叫《朱子白鹿洞教条》)中也说,古代圣贤教人为学,要求讲明义理,按照儒家义理来修身,然后推己及人。

德育中,书院重视培养学生自省。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中就有“省察”思想。“省察”就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与检查。他的“省察”思想中包含两点,一是“省察于将发之际”,即他强调防微杜渐;二是“省察于已发之后”,即他重视纠失于后。此外,朱熹也十分赞赏孔子的学生曾参“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

现代大学更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特别是轻视自省意识与反思精神的培育。现代大学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个体品行的教育,使得培养出很多“有文化的野蛮人”。其实,如此的教育并不能算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独立于社会的个体,可以没有知识,却不能没有良好的品行。

五、奉献精神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最早开始于私人教学,一些文人志士热心于讲学,乐于传播自己的思想,将为人师表作为一份事业,而不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例如,唐代出现的这些私人创办的书院,它们大多是一些退避、隐居的儒家士大夫读书治学的场所。这些学者建造房屋、收藏书籍,并在此读书治学,他们把自己的读书之所称为“书院”。而学者办书院、讲学并不是为了维持生活,而是为了传播思想等。例如,白鹿洞书院的经济基础并不是学生的学费,而是学田,也称为“洞田”。自五代南唐设立庐山国学以来,在白鹿洞读书的学生一直靠洞田维持生活。

而如今,老师只是一种职业的选择,人们不再梦想成为老师,不再是为了奉献于教育事业、奉献于学生而成为老师。老师教学的责任感多于为人师表的使命感。而学生也渐渐地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进入大学,更多的只是为了一纸文凭。如此,尊师爱生或许由于道德原因依然存在,但师生之间的感情却无法像过去那样浓厚了。

中国古代书院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为如今的大学精神提供了很多宝贵而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的内在本质。对此,梅贻琦先生在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讲时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能体现大学精神的、能给予一个大学生命的,不是校园建筑的美轮美奂,不是设施的齐全,更不是管理的严密。能体现大学精神的是大师,是人才,是自由学术氛围、独立办学思想与尊师爱生……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书院文化简史[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3.

[2]吴国富,黎华.白鹿洞书院[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03.

[3]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科学教育法[M].霍力岩,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01.

[4]陈鹤琴.活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

[5]杨慎初,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略[M].岳麓书社,1986-05.

作者简介:余依凡,1994年6月出生,女,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读学生。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
贝叶斯公式的学习与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当代诗词史稿(九)——倡今知古求正容变的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
从NHK BS8K说起 聊聊8K电视广播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