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构建的现存问题与对策

2015-10-14李宏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基地体系政治

李宏葱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51064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符合国家要求标准的政治素养的人才重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构建的状况会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存在着不成体系、构建困难、运作不灵等诸多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将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构建现存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广东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前沿地区,投入教育的资源和经费也是比较靠前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观察、调查广东为主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的构建情况,就可以推测获悉全国高校的概况和各省及区域间的差距概貌。故笔者通过联系主要以广东省城为主的一些较熟悉的16 个院校进行抽样访问,并发放、回收调查问卷,经统计数据后,归类问题如下[1]:

1.实践教育基地单一,第二课堂是主要实践基地。100%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育,主要开展以传统节庆日、开学、毕业典礼等主题的活动,以及参加志愿者、勤工俭学、军训等其他活动;没有明确的实践教育活动占25%。

2.实践教育基地涵盖的内容不齐全。有新农村教育仅占12.50%,68.75%有国防教育,62.50%有爱国主义教育,18.75%有生态文明教育,18.75%有集体主义教育,12.50%有社会主义教育,25.00%有理想教育,37.50%有道德教育,37.50%有纪律与法制教育,6.25% 有民族团结教育,62.50%有心理健康教育。仅18.75%有按专业类别划分的实践教育基地,81.25%无。

3.基地层次不齐。68.75%无适应不同年级的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31.25%有但不齐全。

4.基地规模不够。全够的仅有37.50%,25.00%不够,有些够有些不够的占37.50%。

5.基地种类不全。68.75%有通过各种媒介建立虚拟的基地,如广播、网络实践基地,微信、BBS 等平台的实践教育基地(隐形),31.25%无。

6.实践基地教学内容陈旧落后。56.25%能不断更新内容,43.75%时有时无。

7.基地不成体系。建有校内基地的占31.25%,校外基地的占43.75%,课堂的有43.75%,课堂外的有37.50%,兼有的占仅31.25%。

8.专设的实践基地管理机构和专人管理的缺失。有专设的31.25%,68.75%无;有专人或机构管理实践基地工作的仅占37.50%,其中25.00%由专门的教师管理,68.75%由思政教师兼职管理,6.25%轮流管。

9.配套经费与人力的欠缺。有固定专项经费并够用于实践基地运作的占18.75%,37.50%无,43.75%有但不够;参与实践基地建设人力与经费少。有参与并投入经费的占31.25%,有参与出志愿者但不出钱的占62.50%,完全不参与的占6.25%;社会及高校协同投入建设经费不足。有政府资助的占31.25%,企业合作的占43.75%,学校独立建设的占37.50%,50.00%的利用外面单位建好现成的。

10.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欠缺。56.25%无制度,43.75%有。

11.对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的认识。100%认为很有必要;校领导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占68.75%,31.25%的不重视。

12.对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构建的认识。100%认为制度(建设、管理、运作制度等)需完善,87.50%强调师资,87.50%强调场所,100%强调教学内容,75.00%强调评价体系,31.25%强调种类。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虽重视但落实不到位

2004年光明日报刊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通知,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明确规定:“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本科2 学分,专科1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并对实现方式、基地形式、经费保障等作了明确要求[2]。可见,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从实践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相关领导部门100%都重视,但是实际上落实不到位,经费、机构、人员、制度、监督和评价等配套的具体人财物都没能落实到位,基地建设要求流于形式。

(二)缺少统筹监督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构建是项完整的系统工作,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联动合力才能完成,有一定难度。在缺少统筹监督管理的情况下,群龙无首,各自为政,缺少交流联系和资源共享,这是造成全国及各地方基地建设资源浪费、总量供给不足、规模不够、层次不分、种类不齐、分布和发展不均衡、基地不成体系、不成网络等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基地体系构建变成了喊口号,或者是随意性、自发性、即兴性的工作,愿意做就做,无条件做就不做,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也全凭自觉完事[3]。

三、对策

(一)设置专门机构,统筹管理

从国家、省及各高校,分级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管理的专门机构系统,配备专门的专兼职工作岗位、人员和经费,实现统筹管理,监督落实各项工作。

(二)建立与完善基地构建管理的制度体系

由国家级专门管理机构统筹,协同各方力量,从国家和各级层面出发,统一思想,全国一盘棋,采用顶层设计的理论,从国家宏观的角度出发,统一布局,经过充分论证,进行顶层设计。出台相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构建的指导性意见、要求、政策和制度,并明确构建体系的大原则、标准、流程和保障措施等,不断完善基地建设、体系构建、资金、质量、评价等管理制度体系,并付诸实行,充分调动“校、企、政、行和社会”的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五方联动”的局面,使各层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稳步、有效地构建起来,并形成不同级别和层次特色的如有中国特色、区域特色、高校特色、专业特色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4]。

(三)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多种形式的、社会化、生活化、德法并济的”的实践基地体系

“全方位”的要求:(1)主导建设主体的全部到位,共同构建基地体系。即由国家、社会和高校等主导构建基地体系。(2)资源的全到位,即调动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全部有利资源构建实践基地体系。(3)实践基地体系涵盖的空间的全面性。即由课堂上下、校内外的基地组成的体系。(4)基地体系涵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5]。

“立体的”要求:基地体系由不同层次的基地组成的体系。如:(1)由国家、社会、高校等不同层次的主导主体构建而来的体系。(2)由适合不同身心发展层次的学生的基地组成的体系,如分别由适合低、中、高年级的学生的基地组成的体系。(3)由课堂上下、网络上下、校内外等空间不同的基地组成的体系[6]。

“多种形式的”要求:(1)根据教育的特点分别建立显性的和隐性的。(2)不同主导主体构建。(3)基地构建在不同地点或空间范围等。

“社会化”要求:由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起的实践基地组成的体系,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生活化”要求:实践基地体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基地体系生活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众所周知,统治、协调和约束社会人的行为主要依靠“道德”和“法律”,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应该特别强调“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和特色。“刚柔并济”指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7]。故笔者认为应构建强调内涵为“德法并济”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体系。“德法并济”指基地体系中要强调德育和法制的教育内容特色,使其相互补充,恰到好处。

[1]刘晋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刍议[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41—44.

[2]孙倩,郭万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建设浅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3,(9):173—184.

[3]杨青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94—196.

[4]张嵘.关于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11,(11):85—87.

[5]刘博,韩昉.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建设探究[J].社会纵横,2011,(11):149—151.

[6]陈安杰.美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探析[J].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9,(8):158.

[7]王佳.日本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基地体系政治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的基地我的连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