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前馈解耦的三相逆变器双环控制器设计

2015-10-14王冶滔方芳田磊厉孟张焱冰谢桢

船电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双环内环框图

王冶滔 ,方芳 , 田磊 , 厉孟 , 张焱冰 , 谢桢



基于前馈解耦的三相逆变器双环控制器设计

王冶滔1,方芳1, 田磊2, 厉孟3, 张焱冰1, 谢桢1

(1.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武汉 430033;2. 海军大连地区装备修理监修室,辽宁大连 116041;3.海军驻青岛造船厂军事代表室,山东青岛 266005)

建立了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三相逆变器数学模型,构建了其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方案。为了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抗扰能力,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中引入了前馈控制和解耦控制,并由此提出该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40kVA样机实验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三相逆变器 前馈控制 解耦控制

0 引言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逆变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在逆变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4],按电流内环反馈量的不同,双闭环控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电容电流为反馈量,此类控制方案对负载扰动电流的抑制能力较强,但是无法实现软件限流功能;一类是以电感电流为反馈量,此类控制方案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对电感电流的限流,但是此方案对负载扰动电流的抑制能力则不如前者。为兼得两类方案的优点,可在以电感电流为内环反馈量的方案中加入负载电流前馈补偿,由于电压环包含了负载电流前馈,电流环包含了输出电压前馈,因此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及抗扰能力。由于在dq坐标系下,旋转3/2变换在系统的d轴和q轴之间引入了强耦合,为此还需要加入了d轴和q轴的解耦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解耦的三相逆变器双环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40kVA实验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按照该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在负载突变的情况下能实现快速的跟踪。

1 三相逆变器数学模型

根据KVL定理,可得如下的状态方程[5]

d轴

q轴

由式(2)可得三相逆变器LC滤波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模型框图如图2所示:

2 三相逆变器双环控制

从图2所示的LC滤波器的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可以看出,旋转3/2变换在系统的d轴和q轴之间引入了强耦合[6],为此采用前馈解耦的双环控制策略,整体控制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图(a)为整体控制框图,为了方便双环控制参数设计可将图(a)的d轴控制器简化为图(b)所示。

2.1电流内环设计

引入负载电流前馈和电容电压前馈解耦后,由系统控制框图3可以得到电流内环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

为简化分析,将PI调节器传递函数写成零极点的形式,即:

由于采样保持环节的存在,给反馈信号带来了延迟,为了平衡这一延迟,在给定信号通道中,加入相同的延迟环节,进行滞后校正。实际上就是要求反馈电流信号检测和无功指令电流信号检测相一致。因此其电流内环环的结构形式,如图15(a)所示,等效为如图15(b)。

可得电流内环简化的结构如图6所示。

3 仿真与实验

实验中采用与仿真的参数,实验波形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动态响应快,稳态性能好,验证了本文控制参数整定方案的正确性。

4 结论

本文基于标幺值和前馈解耦设计了40 kW三相逆变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前馈解耦的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小,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指令跟踪能力强,负载突变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小。

[1] 王伟栋. 光伏发电变流器及控制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2] 宋更付. 10 kW充放电系统的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3] 谭国成. 基于PWM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4] 洪庆祖.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设计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5] 王恒利,付立军,肖飞,等. 三相逆变器不平衡负载条件下双环控制策略 [J]. 电网技术,2013,37(2):398-404.

[6] Yaramasu V, Wu B, Rivera M,et al. Cost-function based predictive voltage control of two-level four-leg inverters using two step prediction horizon for standalone power systems[C] //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APEC). Florida, USA:IEEE, 2012:128 - 135.


Design of Double-loop Controller for Three-phase Inverter Based on Feed-forward Decoupling Control

Wang Zhitao1, Fang Fang1, Tian Lei2, Li Meng3, Zhang Yanbing1, Xie Zhen1

(1.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2. Navy Dalian Area Equipment Maintenance Supervisor, Dalian 116041, Liaoning, China; 3. Military Representatives Office of Navy in Qingdao Shipbuilding Factory, Qingdao 266005, Shandong, China)

TM464

A

1003-4862(2015)01-0077-04

2014-07-25

王冶滔(1980-), 男,硕士生。研究方向: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

猜你喜欢

双环内环框图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高压蓄电池充电系统(三)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电路图2017年凯迪拉克XT5
算法框图的补全
模仿到底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应用
基于图表法构建《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