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生成焕发光彩

2015-10-13汪荣华

江西教育B 2015年8期
关键词:曹冲课例青蛙

汪荣华

课堂生成是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体现,一堂课成败与否就看其课堂生成的质量。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获得了双丰收,必定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表现。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那在生成的环节中必定会无动于衷。

然而,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却发现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有的教师内心里想着课堂生成要精彩,但实际教学却走了样,不是偏离了文本主旨就是学生跑了题,或是学生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提出这样那样让教师难以应对的问题,最后闹个不了了之。还有的教师面对课程改革,面对新理念,显得茫然,怕自己出错,在课堂上对学生所谓的多元理解不置可否。

一、注意准确性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编写意图显而易见,有的则不那么明显。这导致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理解偏差,课堂生成过程中出现违背文本主旨现象。如课例《鹬蚌相争》:

课堂上正在学习《鹬蚌相争》的故事,一学生举起小手:“老师,课文有问题。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蚌意思是‘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能说话?”(教师组织大家讨论)

多数学生认为要给编辑写信:把课文改为“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地瞪了蚌一眼,心想……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

这时有位学生又有新的发现:“鹬的嘴被蚌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可蚌就不一定了。它是软体动物,嘴应该在壳内,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呢?”(于是讨论“蚌的嘴在哪里?”)……

寓言是小语课文中常见的内容。面对这类课文的学习与理解,应采取一个什么态度,教师心中要有谱。课标倡导学生对文本理解个性化,也就是多元解读。从这个课例来看,很多教师确实对此很在乎,也颇费苦心。然而却忽略了一点:文本在课堂上,并不是一块完全可以随意捏弄的橡皮泥。个性化不等于个人化。个性化的理解应当以尊重文本特点为基础。否则,个性化的理解是无本之木,毫无意义的。从这篇寓言看,语言上的问题不是学生争论的焦点,有关描写更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作者通过这个寓言所表达的思想:为人或为事应当取一种什么态度?看问题应该怎么去看?如果学生的理解是往这方面去的,那就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所以,我们在理解教材时要注意准确性。

二、把握适度性

课堂生成绝不是漫无边际的自由发挥。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当防止学生借生成出现各种达不到目标的状况或过度的发挥,影响到文本的理解和技能的形成。请看教例《小蝌蚪找妈妈》:

师: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我们来谈谈对青蛙的了解好吗?

生:青蛙会捉虫,是庄稼的好朋友。

生:青蛙的叫声很好听,它还会写诗:“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青蛙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它还是游泳能手。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老师,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发明的。

师(微笑地):是吗?

生:不对,是我们学习青蛙游泳时的动作来游泳。

师:也可以说是人模仿青蛙的动作。

生:青蛙的肉很好吃。(教室里一阵哄笑。)

师:哦,你吃过青蛙肉吗?

生:我吃过,爸爸说青蛙会捉蚊子,吃了青蛙,蚊子就怕我了,不敢叮我。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你吃了青蛙,也不可能变成青蛙,蚊子怎么会怕你呢?

生: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它一天能捉很多的害虫,要保护它,怎么能吃呢?

生:如果我们把青蛙全吃了,那地里的庄稼不就被害虫吃光了吗?我们人类还吃什么?

生:哦,原来不能吃青蛙的肉!

……

从这个课例可以看出教师表现得有些困惑、茫然,不知如何引导,生怕自己的任何决定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生怕违背新理念。

就本课课文来讲,这是一篇童话。所以,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寓教于趣是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注意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了解青蛙的生长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善待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偏离文本主题的现象,并将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在这个课例中,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致试图让学生在结课时再谈谈对青蛙的了解,而学生却转移了话题:说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不能吃青蛙肉。这里我无意否定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表现,而是有一种尴尬:为什么我们在得到某些东西时,却又丢失另一些东西?学生获得了对青蛙价值的认识,却不能对其生长特点熟悉于胸,实在有违文本之主旨,有违教师之初衷。

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这个课例去反思整篇课文的教学。教师是不是把引导学生对青蛙生长特点的认识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发展中。我想,教师未必这样考虑了。也许教师也像学生一样,被故事所吸引,迷恋于故事了: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在什么地方找到妈妈?找到妈妈后是什么心情?却没有通过小蝌蚪与壁虎、老牛、鱼等的对话来认识青蛙的生长特点,以此完成对青蛙的了解。因为在过程中功夫没下够,没下对,课结束时就出现了另一种预想不到的局面,学生在生成过程中“发挥”得过头了。

三、追求最优化

应该说,生活的多样性赋予了理解的多样化,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多元理解是必然的。但是,现实又是注意优胜劣汰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谁的方法最优,谁就是胜利者。所以,我们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从最优化去考虑,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干精神。请看《称象》教例:

师:假如你在场,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呢?

生:造一杆大秤,用大吊车来称。(笑)

师:大吊车是现代工具,我们应该回到古代想办法。大家不要急着回答,先静静地想一想,也可以在学习小组讨论讨论。

(生思考、讨论。)

生:老师,搬石头太费力了,不如改成装猪、羊等动物,把猪、羊赶上去就行了。

师:这个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真聪明!朝着这个方向我们试试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生:用人来代替石头,让人上船,比赶动物更方便。(鼓掌)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你们说,曹冲会不会当时也想到了这些办法,但后来没有用,他为什么不用呢?

生1:我曾经看到过称象的动画片,曹冲为了把大象赶到船上,想了很多办法,动物是不太听话的,要把这么多猪赶到船上,可能很难。

生2:老师,我觉得人比石头大,但比石头轻,可能船上站满了人,船也不能下沉到画线的地方。

师:同学们,我相信只要不断去想,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曹冲确实值得我们佩服。你佩服他什么呢?

生1:曹冲爱动脑筋,因为……

生2:曹冲善于观察,因为……

生3:曹冲富于联想,因为……

多元解读,是课标的基本要求,在这堂课里,我们能感受到执教者在这方面的努力与表现,而且教师在本课中也做到了。然而,教学的目标总是存在着矛盾性:一方面是力求通过课堂教学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一方面又得遵循规则,学生的思维不能是杂乱的,必须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这个课例便让我感到了这种无奈。

在这一课中,学生关于“称象”方法的讨论,是一个典型的生成案例。在这里,生成是一个很有哲学意义的工作:一是要让学生放开去想,即学会“放”,明白处理一件事可以选择许多方法,懂得在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是有办法对付的,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如同学生在课堂上所说的,可以造大秤,可以赶猪、羊,可以用人。二是要注意方法的优选工作,生活中会想办法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会选择一个最好的办法,必须“处理”得漂亮才行,也就是学会“收”。这样的课堂生成才是积极有效、富有创造性的,不然,课堂生成只能是官样文章,没有实际意义。而这一点,教师没有点破,对该深化的没有深化,差了一步。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加强方法优化的训练,通过生成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

总之,我们如果能在课堂生成中注意了准确、适度与优选的引导,必然能使课堂生成焕发光彩。(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秋口镇秋口小学)

责任编辑 曾维平

E-mail:25365420@qq.com

猜你喜欢

曹冲课例青蛙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曹冲为啥称象
课例
小青蛙捉虫
聪明的小曹冲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