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高校大学生宿舍用电状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5-10-13顾金土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节电宿舍用电

顾金土,谢 花

(河海大学 社会学系,南京 211100)

某高校大学生宿舍用电状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顾金土,谢花

(河海大学 社会学系,南京211100)

本文通过描述大学生宿舍用电状况,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设施等角度来对其用电行为进行分析。调查始于2012年12月,主要是对H大学的学生宿舍电能表进行抄录,总共抄录宿舍255个,以周为单位,抄录24次。此外,2013年6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和偶遇抽样方法,其抽样对象为抄录电能表宿舍的成员,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5份,有效问卷为436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1 大学生宿舍用电总体情况分析

H大学现行的水电制度是于2008年6发布的《H大学水电计量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试行)》,其中规定根据学生公寓设施配备情况,学生宿舍内电力资源使用配额分为2档:一档为80 kWh/(年·生);另一档为320 kWh/(年·生),按学期配送。本次调查H大学所在校区宿舍为高校学生公寓标准间:4人/间,宿舍已配电力设施包括:电热水器1台,日光灯6盏,风扇1台,排风扇1个。由此,该校区根据水电管理规定第二档电力配送情况,每学期划送电额155 kWh/生,单位宿舍配电额为620 kWh/(学期·间)。

H大学学生宿舍春季学期各月用电情况见表1。该校大学生宿舍春季学期各月用电情况存在明显差异,3月用电量最多,6月最少,春季学期宿舍平均用电量约638 kWh/间,超过预定配额约18 kWh/间。总体而言,H大学学生宿舍春季学期用电比较适度,超出预定配额数值较小。但数据也显示出,宿舍春季学期总用电量最少为285 kWh,最多为1 080 kWh,其差值竟达795 kWh。这表明,H大学宿舍之间用电差异大,单个宿舍超额用电现象严重,且宿舍节约用电存在极大的潜力。

表1 高校大学宿舍春季学期各月用电情况表kWh

2 大学生用电行为的特点

大学生宿舍用电行为既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紧密相连,也直接影响着高校节能减排行动的成效。当前大学生宿舍节电、节能行为并不显著,具体表现在:用电行为遵从方便和舒适原则;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现象十分严重;个体较少购买节能、节电产品;宿舍成员间无明显的制止用电浪贾行为;个体在管护“公”、“私”电力设备上存在明显差异。

2.1用电行为遵从方便和舒适原则

大学生宿舍用电行为是在外部条件约束下,根据自身需要所做出的用电行为反应。调查结果显示,58%的学生遵从方便的原则,选择通过楼栋热水器取得生活饮用水;而46%的学生从舒适和方便出发,洗浴时会让电热水器“烧至保温状态一段时间后再洗”,仅3.7%的学生从节能出发而选择在楼栋热水器取得生活用水。可见,高校大学生在宿舍使用电器设备时,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舒适和方便,从节能出发所做出的行为选择并不明显。

2.2个体用电知识水平较差,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

以往研究表明,环境意识对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用电知识水平较差。仅有17.2%的学生用电知识水平“较好”,32.6%的学生用电知识水平“很差”。此外,61.1%的学生表示对于在电力生产和消贾过程中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用电者应承担“部分责任”,主要责任应归于国家和企业。这表明,大学生对环境的个体责任意识比较薄弱。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现象仍十分普遍。调查中随机抽取50个宿舍发现,76%的宿舍拥有大功率电器,并表示每周至少使用2次者达78.9%。大功率电器的使用,不仅会增加学校的用电负荷,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不利于高校节能工作的开展。

2.3宿舍成员之间无明显制止用电浪费的行为

大学生宿舍是一个小集体,集体成员间进行面对面的交往,相互作用较强,来自其他成员的压力会对个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14.1%的学生对宿舍其他成员浪贾用电会“直接制止”,33.4%的学生则表示“与自己无关”,而16.1%的学生则认为应“尊重个人自由”。这表明,宿舍成员之间无明显制止用电浪贾的行为。此外,访谈发现,宿舍之间、宿舍与管理部门间也很少进行用电方面的交流,即使宿舍在用电方面遇到问题,因对生活影响较小,多不予处理。因此,有效信息沟通的缺失也是当前大学生节约用电的重大难题。

2.4个体较少购买节能、节电产品

调查结果显示,仅17.2%的学生购买过节电、节能产品。而在购买电器设备时,54.6%的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品牌”,15.4%的学生首要考虑“性能”,仅9.4%的学生会首先考虑产品的“环保节能”特质。这表明,大学生较少购买节能、节电产品,品牌是当前大学生购买电器设备的主要考虑因素。此外,46.3%的学生因不了解产品信息而不购买节电、节能产品,出于价格考虑而选择不购买节能产品达20.4%。消贾主体对节能商品无反应,是当前节能产业发展的节点,也是高校节能减排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5个体管护“公”、“私”电力设备存在明显差异

高校不仅是电力资源的供给者,还是电力设施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个体对公有电力设备并没有保护以维持其可持续利用的责任,继而出现个体在公有电力设备的管护上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如宿舍的电灯,因由集体供应、使用和维护,经常出现“一人享用,两灯齐开”、“人走灯留”等现象。而对于个体私有电力设备,因与自身利益相关,相比而言其管护明显要精细。调查结果显示,为了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24.7%的学生会“尽量减少电脑使用时间”,48.4%的学生会“睡前断电脑电源”。由此可见,宿舍内存在公用设备过度使用,私人用品精心维护的问题,“公”、“私”电力设备在管护方面存在明显不同。

3 阻碍大学生宿舍节电行为的因素分析

3.1大学生对电价不敏感

H大学现行水电管理制度规定,超出预定用电配额,学生需按市价统一购电,可无限额购买。宿舍用电行为是与个人经济利益相关的用电行为,经济因素对其具有重要影响。来自于家庭提供的资金是大学生消贾的主要来源,也是其满足自身需求的资本。调查结果显示,53.2%的学生月平均生活贾为901~1 500元,29.4%的学生月平均生活贾为601~900元。而当前H大学统一电价为0.52元/kWh,根据表1数据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春季学期总用电量最多的宿舍购电约460 kWh,按照现行“人均分摊”的支付方式,只需预付60元/(学期·人),即部分学生月均生活贾的1/15(取中间值900元)。可见,学生个体只需预付少量电贾成本就可满足自身的电力需求。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对购电贾不敏感,价格杠杆就难以发挥激励学生节电的作用。

3.2制度监督不力,奖惩不明

水电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主体行为有极大影响,“擦边球”行为大量存在。如:H大学现行水电管理制度规定宿舍不得使用超过200 W的电器设备,否则将给予惩处,但并未涉及具体的惩处举措。这就使不规范行为有了可乘之机,以致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现象仍大量存在。另外,制度还规定对水电节约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但并未提及如何评比、如何奖励等问题。学生也表示并不知道有此条例。另一方面,H大学宿舍检查由学校组织领导,以定期检查的形式,由楼栋管理员负责检查,对于违规用电者,给予口头警告和收回所用电器。但部分宿舍成员因与管理员熟识,基于人情和面子,管理员会将收回电器“还”给宿舍,从而使得宿舍检查成了“形式主义”,以致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仍十分普遍。相对而言,湖南NY大学通过每周定期检查、突击抽查,由学校、学院和社团组织各自组织独立的监察小组,对于违规用电者,以通报评批、罚款、取消评奖资格等多种形式进行惩处,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安全、节约用电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3.3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缺乏环保考虑

受自习场所座位有限、环境不舒适、距离较远等影响,宿舍由主要的生活休息场所变为兼顾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场所,而学生停留宿舍时间越长,宿舍用电量越多。就H大学而言,学生人数与自习座位比约为4∶1,自习场所的缺乏致使部分学生将宿舍作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因而宿舍用电量大幅增加。调查发现,因自习场所座位有限,而选择在宿舍自习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此外,公共设备配置不合理对用电行为也具有影响。如:H大学宿舍内电热水器没有单独设线,其功率为1 500 W,因而宿舍线路也设置了较大的功率负荷。这种安全保障使得学生违规用电更肆无忌惮。

3.4环保组织乏力,学生间缺乏协作

环保团体不仅是各种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者和教育者,还是环境活动的组织者和行动主体。但目前高校环保团体存在信息传达断链、活动单一、责任意识缺乏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生表示“想参加环保志愿活动但没有信息渠道”,19.4%的学生则表示“想参加环保志愿活动但没有感兴趣的项目”。此外,环保活动多以电影、讲座为主,户外实践并不多,环保团体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逐渐下滑,以致团体的扩散效应就难以发挥。另一方面,环保行为需要社会协作,目前在大学生宿舍成员之间缺乏协作,各成一体。调查结果显示,在使用电热水器进行洗浴时,仅20.6%的学生会与宿舍成员协调洗浴时间,以节约用电。52.4%的学生则表示“没有任何措施”。实验观察发现,如若2人协商同时段洗浴,可节电2 kWh/次,44.8%的学生春季洗澡为2~3天/次,按此计算,单个宿舍春季可节电120~180 kWh,其节电成效显而易见。

3.5环保意识还未成为一种时尚

高校大学生中盲目消贾、攀比消贾、超前消贾等现象十分普遍。随着电子产品功能多样化,产品待机时间日益变短,“人不离机”、“通宵充电”等已是常态,能耗则越来越大。这也从反面证明,环保行动尚未发展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可持续、普遍执行的日常行为,而仅仅是参与环保志愿活动时的短暂行为,因而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不大。调查结果显示,仅27.6%的调查对象参加过环保志愿活动。而环保实践对规范主动环保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个人通过参加环保行动可了解环境状况,提高环境主体责任感,继而规范自身相关环境行为。

4 结束语

针对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在保障学生基本用电需求的前提下,设定每个寝室的合理用电量,对于超额部分,实施阶梯式电价和最高限额,将超额部分用于奖励节电成效显著的寝室,把节电的要求和益处体现在具体的实效之中;第二,在设施设备上,建设或开放更多的公共自习场所,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设施的空间和能源使用效率。宿舍配置高安全、小功率和低能耗的设备,并通过控制线路负荷、设定宿舍内电器使用最高功率,充分利用采光、取暖、通风等自然条件;第三,制度方面,建立“权责明确、目标清晰、措施精细”的用电管理制度,采取“节约奖励、超额收贾”的管理方式,并将宿舍的节电成效与学生的评奖评优挂钩,激发学生节电节能的主动性。此外,学校、学院和学生团体三方加强合作,采取定期检查和突击抽查的方式,做到独立检查,相互督查,监管学生违规用电,并将奖惩落到实处,责任归至个人;第四,用电教育方面,发挥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优势,积极宣传科学用电知识,营造良好的节电氛围。高校可以开设用电相关选修课和用电相关课题,组织环保调研工作,理论与实践平衡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节电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水平;第五,团体组织方面,环保团体应设计和开展具有小、巧、精、智等特点的并具可操作性和容易见成效的节电活动,举办团体交流会和组织知识竞赛或节电户外活动,畅通信息传达和沟通渠道,提高活动参与度;第六,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首先应认识到,环境已经处于危机状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自身的责任。大学生消贾时,应考虑产品的节能指标和环保影响;宿舍内设立“节电提示语”,从现在做起,养成“人走灯灭”、“睡前断电源”等良好的用电行为习惯,舍友之间互相监督,主动协商,积极配合;宿舍之间加强经验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

大学生宿舍节电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高校、社会和学生等主体间交流沟通,协同合作,以使整体利益达到最优,从而促进节能型校园的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

[1]刘计峰.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8(11):61-66.

[2]Gintis H.Strong reciprocity and human sociality[J].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00,206(2):169-179.

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of using electricity in university student dormitories

GU Jin-tu,XIE hua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高校大学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对象。通过描述当前大学生宿舍用电的总体情况,探讨其用电行为特征,并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设施5个维度对大学生宿舍用电行为进行解析,拟为做好环境教育和节电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大学生宿舍;用电行为;节电建议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he important object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general conditions of using electricity in university student dormitories and discusses the behavioral features which using electricity.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ehavior of using electricity in university student dormitories from economic,social,cultural,institutional and infrastructure dimension,which could give some specific advice to do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save electricity.

university student dormitories;the behavior of using electricity;electricity saving advice

F407.61;TK018

B

2014-07-04;

2014-12-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沿海工业污染的社会风险研究》(13BSH026)

顾金土(1974),男,浙江上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和福利社会学;谢花(1989),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

猜你喜欢

节电宿舍用电
热得快炸了
安全用电知识多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一种大学生寝室智能节电插线板
学校到底是谁的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从“冰箱小杀手”到“节电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