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垣县多措并举实现肉牛产业的发展

2015-10-11付凤云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7期
关键词:县政府肉牛养殖场

付凤云

(长垣县畜牧局,河南 长垣 453400)

长垣县多措并举实现肉牛产业的发展

付凤云

(长垣县畜牧局,河南 长垣453400)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为平原农业县,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2013年秸秆产量100多万吨,青贮35.8万吨,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万余亩,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发展肉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早在2000年,长垣县政府就紧紧围绕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产业化经营这条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中心,制定了“稳定猪鸡生产规模,大力发展草食畜禽”的畜牧业结构调整方针,出台了《加快长垣县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长垣县畜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又提出“二带三区”工程(即:沿黄滩区养殖带、沿黄绿色奶业带、瘦肉型生猪养殖区、沿黄滩区肉牛肉羊养殖区及肉鸡蛋鸡肉鹅养殖区),出台了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2008年、2014年长垣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秸秆养畜示范县,2009年、2013年分别申报实施了河南省世行贷款黄河滩区生态畜牧业示范项目,2014年申报实施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畜牧产业类项目,这些项目重点扶持牛羊草食产业的发展。同时长垣县又是河南省政府规划的30个基础母牛重点养殖基地之一,也是国家规划的中原肉牛产业带的组成部分。县委县政府将肉牛业发展定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制定了发展规划、目标和推进措施。2009年以来,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扶持肉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长政〔2009〕172号)、《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长政〔2010〕26号)、《长垣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长政〔2012〕1号)、《关于推进“金农共赢”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择优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融资、用地、用电、交通、财政补贴、项目配套等方面进行扶持,全面推进了长垣县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截至2014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存栏300头以上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56个,其中存栏千头以上肉牛场2个,全县肉牛存栏达到7万余头。

1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支持肉牛产业的发展

为了加大对肉牛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县政府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一把手、部分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为成员的长垣县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肉牛业规划制定,谋划发展,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各乡镇办事处及养殖场查看、督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养殖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上规模、上档次。各乡镇、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推进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有关部门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发改部门加大对肉牛产业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财政和金融部门切实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国土部门把重点区域的肉牛养殖用地列入总体用地规划,对肉牛规模养殖场用地按农用地管理;电业部门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对肉牛规模养殖用电按照农用标准收费;环保部门积极为肉牛规模养殖、加工项目的污染防治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推广建设生态化养殖场,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走肉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同时,在排污费征收上要给予最大程度的减免;畜牧部门加强肉牛养殖技术服务,在场区规划、购牛、饲养、销售、疫病防控等环节提供全方位指导,促进了长垣县肉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 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引导肉牛产业的发展

2.1加大财政投入

县政府每年从用于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扶持肉牛业发展。2012年以前重点用于标准化肉牛规模育肥场贷款贴息或财政奖励、人工种草和新建青贮池补贴、良种繁育补贴等方面。对不需要县政府贷款贴息建设畜位300头以上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小区)的个人或企业,每建成一个300头以上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小区)的,县财政奖励3万元。2013年以来,重点用于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的建设,对于新建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常年存栏300头以上,每存栏300头县政府给予补助10万元。至2014年底,已落实担保贷款140多万元,落实县政府扶持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建设资金300多万元。

2.2加大项目投入

相关部门在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时,要向肉牛产业发展倾斜,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畜牧、农业、水利、交通、扶贫等部门,在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沼气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世行贷款、农村饮水安全、人畜饮水工程、乡村道路建设等项目时,要向肉牛规模养殖加工倾斜;农业、环保部门要积极协助规模肉牛养殖示范养牛场(户)争取农村沼气项目、粪便处理项目配套支持;农业、发改部门在争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项目时,要优先安排肉牛发展重点区域的地区。至2014年底,县畜牧局争取国家规模肉牛场创建以奖代补资金80万元,争取世行贷款支持肉牛规模场建设资金600多万元,争取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畜牧产业类项目(肉牛)500万元,其他项目也争取了相应资金。

2.3加大信贷投入

县政府多次召开金融部门与养殖场户对接会,积极探索信贷新模式,加大对肉牛小区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县乡财政担保扶持肉牛养殖的工作机制。县政府控股的惠民担保公司按照201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肉牛养殖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至2014年底,共协调14家规模肉牛场贷款400多万元。

2.4认真落实“金农共赢”计划

县政府在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财政资金及专项扶持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惠农担保资金、特色农业发展互助基金和农村信用担保协会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和“酵母”作用,让有限的政府投资换来“乘法”效应。

2.5引领社会资本投入

县政府将肉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作为回归工程、招商引资的主要内容,千方百计吸引外商及长垣县在外地经商的能人大户回乡投资,建设大规模肉牛养殖场。至2014年底,共吸纳回归工程、招商引资6000多万元。

3 培植龙头,树立典型,带动肉牛产业的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在抓典型、树样板、植亮点上下功夫。通过采取现场观摩、效益对比、经验交流等方式,启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身到发展肉牛产业中来,形成县乡领导抓典型、职能部门抓典型、农业科技人员抓典型等多层次、多形式培育发展典型的良好局面,从而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有力地促进长垣县肉牛业的快速发展。

4 多项措施,强化服务,保障肉牛产业的发展

4.1成立肉牛协会

组织全县100多家肉牛养殖场户成立了长垣县肉牛协会,提高了养殖场户的组织化程度。同时由县畜牧局牵头,成立了肉牛饲养管理、肉牛购销服务、信息服务和品种改良等4个服务小组,为肉牛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4.2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

县政府出资聘请了河南科技学院2名专家教授为发展肉牛业的技术顾问。同时多次聘请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及河南省肉牛工程技术中心等大专院校专家来长垣县授课指导,在长垣县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几年来,邀请河南省肉牛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居强、国家肉牛岗位科学家徐照学、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付彤等为会员授课10多次。

4.3多措施搞好全程服务

采取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发放明白纸、召开现场会、设立肉牛养殖技术服务热线、通过短信平台发布信息等多种形式,从标准化肉牛场规划、架子牛选购、饲料购买、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秸秆青贮、育肥牛销售等方面进行了培训、指导和全程服务。几年来,培训养殖场户2000多人次,印发技术手册6000本,发放技术明白纸2万多份,通过手机短信发布肉牛养殖、购销等信息一万多条,指导规划建设标准化肉牛场40多个。

4.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组织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外出参观考察10余次,先后考察了北京金维畜牧有限公司、大连雪龙集团有限公司、焦作伊赛牛肉屠宰加工公司、山东省高青县黑牛养殖基地布莱凯特公司及山东聊城肉牛、蒙城黄牛、泌阳夏南牛等。相关乡镇组织村干部、农户外出参观学习30多次,并与大连雪龙集团就黑牛养殖达成协议,由三合肉牛合作社引进雪龙黑牛进行试验示范,效益十分可观。

5 加强督查,强化管理,加快肉牛产业的发展

县政府将各乡(镇、办事处)标准化肉牛小区建设纳入全县高效农业考核范畴,实行目标绩效考核。由县委督查办和农业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由县级领导或农业部门一把手带队,每半月一督查,发布督查通报;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进展汇报会,由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或主抓副职汇报,县长或主管副县长进行讲评;半年及年终组织全县县级领导干部、县直主要领导、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开展观摩并进行公开考核,落实奖惩制度。2010年以来,共组织专项督查30多次,印发督查通报30多期。

S823

B

1004-5090(2015)04-0010-02

2015-02-15)

猜你喜欢

县政府肉牛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红色记忆:国家博物馆藏“衡水县政府印”
鸡泽县人大常委会 对县政府组成部门开展监督工作评议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