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客家的楼

2015-10-10胡赛标

中华手工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川土楼立柱

胡赛标

「盖楼才是真功夫,修补都是小儿科。」只是如今,已没有人再盖土楼了。

我居住的奋躍堂,在拥有几万座土楼的“土楼之乡”永定,算不上经典,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座土楼,二层,方楼,虎形,三堂二落式结构。石门当,木户对,户对是甲骨文雕刻的“诗、礼”二字,建于清顺治年间,至今已经370年。全楼居住16户人家,共100余人,都是梅生公的后裔、亲房。与我同字辈的兄弟,大多是五服外的,所以算不得堂哥,非要说一个称谓,大约可以算“房哥”——住在同一座房子里的同辈血亲。“房哥”这个词,在全国其他地方大概是没有的。

侨乡中川的秘密

我的村庄中川是扇子形的,地势北高南低,是胡氏先人倚山傍溪,在半山坡建筑起来的家园。两条潺潺的小溪构成“丫”字蜿蜒淌过村中,逶迤汇入南面的水口坝风水林,流向汤子角风景区,溪上横踞着23座短短仄仄的小桥。密密麻麻的土楼,纵横交错的巷道,常常让参观古村落的游客迷失方向。中川村之所以著名,大约是因为出过一个爱国华侨领袖、世界万金油大王、国际慈善家、报业巨子胡文虎先生。

村子有3000多村民,都姓胡。但凡胡氏后裔初次到海外拜见同族宗亲时,长辈别的一概不管,只问一句:“上祖庙的石阶有几级?”你若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问者便嫌你不是正宗的中川子弟,你若一口咬定九级半,长辈便哈哈大笑:“好啊,我们的额头上写着同一个‘胡字’呢!”

祖庙的石阶前八级是用花岗石铺就的,最后一级半是青冈石。据说当时本意是铺八级,没想到铺好后高度不够,如果九级或十级,在当地又不吉利,索性加铺一级半。于是有了这个中川人特有的文化密码。

尽管搬出土楼已经有好多年,每每回想起土楼里的日子,都会有些感慨,土楼的生活挺复杂的,矛盾多多:土楼只有一口咸水井,常常要斗智斗勇地“抢水”;也只有一个公用洗澡间,洗澡得排队等候。当然温馨的地方也不少:你捧着一只饭碗,可以绕楼一圈吃“百家菜”;不管谁家里杀猪了,全楼各户都会得一份“猪血酸菜”。生活在土楼的我们共同迎花灯,共同祭祖,当然,还有家庙台阶“九级半”这样的共同记忆。我们的“胞衣窟”(胎盘)就埋在房间门后的地穴里。据说,这样可以让子孙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群居的生活令大家关系微妙:每当楼里有了纠纷,总会有人出来劝架、评判,众目睽睽之下,理亏者不得不低头;碰到长辈也不敢装作没看见,否则很快就传到父母耳朵里,不免挨一顿教训。从如今流行“慎独”来看,这些都未免多事,可在过去,这些都是维护公共秩序最朴素的做法。比单家独户多了不少温情,也多了许多礼节。奶奶去世那年,某房哥头一日才和满叔吵架,出殡当天依旧跑来烧灵屋、抬棺材,丝毫没有推卸之意。虽然出了五服,但住在土楼里的我们始终是一家人。

我的日本朋友安田知子曾到“福建土楼王”承启楼中住了一个多月,观察土楼生活,我喜欢她的领悟:“我认为土楼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但当地的人们,却在土楼中长大。土楼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殊的。它仅是一个住房、家。”不错,土楼是我们的家,是特殊的“家”。

最古老最奇特的圆楼

对游客而言,更多知晓的土楼可能是南靖县的“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其实,在土楼之乡永定县,可以看到更多:最为富丽堂皇的土楼振成楼、“土楼王”承启楼、最花工时的土楼永隆昌、最高的土楼遗经楼、宫殿式的奎聚楼、现存最早的土楼馥馨楼、现存最早的最多楼梯的圆形土楼集庆楼……一趟走下来,大约会幡然醒悟:原来土楼不仅仅是圆形啊。

“土楼,简单来说,就是泥土做墙、柱梁木构的民居楼房。”说这话的人是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松生。我和徐大师很熟,住处相距不过几百米。2012年春,因为要写一篇文史稿,曾邀大师一起考察初溪土楼。此前,曾在他家中请教一些专业问题,他细音如水,不时拿笔在纸上画着。瞅我懵懵懂懂的表情,鹤发童颜的他始终微笑着,脸上显出一种孩童般的纯真。

考察时,我指着一座墙壁裂一大缝的圆楼问:“这是不是属于墙泥水分太高蒸发造成的?”他立刻纠正:“不是。这是不同时期筑的墙,新、老墙之间连接技术没有处理好造成的。”“日送墙是什么意思?”我又问。“土墙不像砖墙,日照多的一面干得快,往往会向日照少的一面偏斜,如果死板地垂直做墙,墙干后会倾斜变形,这就是日送墙。”他看也不看继续道,“因此这面墙要做得外倾些,让太阳晒上一段再矫正过来。”很显然,这完全得靠经验把握。集庆楼四楼就有一面墙倾斜达30多度,就是“日送墙”的结果。

“家族之城”集庆楼,素有“最古老最奇特圆楼”之誉。它建于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距今500年。两环圆楼,占地2826平方米,全楼计247间房,居住徐姓宗族几百人。“最奇特”处在于:全楼设有72架楼梯,便于在庞大的楼中上下;外环外墙设有9个瞭望台,可架设土铳防卫;外环底墙设有一个秘密通道,平时用木板封住,紧急疏散时可启用,直奔楼后山坡树林;全楼木构件全靠榫头衔接,未用一枚铁钉。然而在2001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才发现年久失修的它已到面临倒塌的边缘:屋面大部分檩椽腐烂不堪,瓦顶透光,楼层水平高差30~50厘米,挑梁腐朽折断,墙体严重变形,72架楼梯残损歪斜,尤其是510根立柱全部倾斜,上下扭曲如跳摇摆舞一般。整座圆楼几近危楼,当时无人敢承担维修重任。

“算是临危受命吧。”徐松生接下了维修集庆楼的任务。“维修的困难有点超出自己的想象。”当他想矫正一根歪斜的立柱时,没想到根本扳不动,似有几千千克的暗力在推着立柱,原来整座楼510根立柱都是与众多梁、檩相勾连的,它们形成了不同方向的向心力。这也是形成上层立柱向左倾斜,在力点强力的作用下,下层立柱必然向右倾斜的力学原理。明白了原理后,徐松生采取了先另立旁柱、锯断横檩,阻断向心压力的办法,然后再或更换蛀蚀的立柱、或矫正立柱,一步步地把500多根柱子维修好了。接下来,梁檩椽瓦、楼梯楼板的更换修整就容易些了……

维修后的集庆楼面貌焕然一新,重现了昔日集庆楼古朴沧桑、气势磅礴、恢弘壮观的王后风采,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土楼群”中最奇特、最雄浑的地标性景观。

一年后,徐松生又承接了广东省文保单位花萼楼的修复。以后,他就没再承接到任何与土楼有关的建筑工程。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正是这最后两次修复,让他声名鹊起,成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人。

讨生活的技艺不再讨生活

两栋大楼的修复让徐大师有了名气,媒体也接踵而来。一开始他不太愿意面对,“我就是个盖楼的,干嘛采访我?”因为相熟,我便直接对他说,“媒体是一番好意,记者们多报道,土楼的名气就出去了,多好呀。”他想了想,挺有道理,不过依旧腼腆。

他说自己是个盖楼的,这话倒是没错。1953年出生在初溪村余庆楼的他,初中毕业就跟随父亲参建红阳楼。砌基、夯墙、盖瓦,土楼营造技艺的每一个工序,都由他父亲言传身教。好几次,父亲觉得他砌的石脚不够规范,立即被推翻重砌。22岁,徐松生才另立门户,建月流村江屋二层圆楼;24岁参建初溪村善庆楼;28岁参建暗佳村初撰楼;32岁建初溪村恒庆楼,先后由他设计、施工、维修的大小土楼共10多座。

那个年代,会盖土楼的师傅,十分吃香,更不用说他这样的大师傅。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人们纷纷迁出土楼,土楼建造也全盘停止。政府财力有限,也只能修复列入世界遗产的几座土楼。徐松生曾带过几十个徒弟,最小的仅小他五六岁,可现在全都转行了。“辛苦又没钱赚,现在干脆连活都没了。”

尽管已经有十余年未参与土楼工程,徐松生却时常关注着土楼的信息。某年有文章说土楼的墙体是用糯米红糖夯土而成的。“这不浪费粮食嘛,怎么可能用过年才能买到的糖和糯米盖楼。当时客家人并不富裕,所以才就地取材,用当地生土,再加细沙、石灰、竹片和木条做墙。”电视宣传片说土楼不怕水,他只好叹息错得离谱。“土楼最大的缺点就是怕水,石脚要超出地面就是为了防水。许多土楼无人居住后因屋瓦破碎导致雨水流下,两三年内倒塌是常事。”

“像我们这样的人不多了,年龄也大了,土楼的工作目前只剩下修修补补,我怕土楼营造技艺再过几年就要销声匿迹了。”他很担心这门技艺会失传,近年一直在总结自己的技艺,想把它写下来,希望可以出版成书。

眼下,在政府的扶持下,2011年成立了永定土楼古建筑保护工程有限公司,一年能修复四五座土楼,只是,也仅仅限于修复。

“盖楼才是真功夫,修补都是小儿科。”徐松生的话还在耳边,只是如今,已没有人再盖土楼了。

猜你喜欢

中川土楼立柱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五台山掠影
组合铝合金立柱在超大跨度玻璃幕墙中的应用
景泰至中川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论证
土楼夜景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RECURRENCE FOR WEIGHTED TRANSLATIONS ON GROUPS∗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中川美術館秘蔵·中国の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