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引领张家港绿色崛起

2015-10-09

中国生态文明 2015年3期
关键词:张家港园区文明

□ 孔 炯

相关链接

生态文明:引领张家港绿色崛起

□ 孔 炯

8月底,《2015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发布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榜单,张家港市位列第二。据监测,这几年张家港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稳定在350天以上,PM2.5浓度持续下降;地表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100%达标……

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张家港,在经济社会“快车道”运行进程中,努力践行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化发展之路。

理念先行,创新绿色化体制机制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张家港率先提出“绿色行政”理念,成功实践环境保护“三个一”(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制”)制度,被环保部誉为“张家港经验”在全国普遍推广。正是在这一理念传承下,张家港迈开从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到首批国家生态市,再到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的铿锵足迹。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更是保障民生福祉提升的内在要求”,张家港市委书记姚林荣如是说。基于这一认识,历届张家港领导班子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致力打造生态品质家园的态度和决心从未动摇:2009年,《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生态文明领域一批高层专家共同论证,成为国内首份生态文明建设专门规划。根据“规划”,张家港市委、市政府适时出 台《2009—2011年,2012—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意见》和《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成为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书、路径图”。

“既要GDP、又要COD”。对于张家港的领导干部,经济增量和环境质量显得同样重要:每到年底,各镇、园区主要领导将收到一份绩效考核千分制“成绩单”,其中包括新兴产业、腾笼换凤、节能减排等生态文明指标300分,以综合得分衡量党政干部生态文明科学决策水平。更有甚者,张家港创新推出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制度,以环境治理、资源节约、生态效益、群众评价为重点,专门对镇(区)党政主要领导生态环境履职情况进行任中和离任审计,审计结果归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作为政绩评定、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凡是严重破坏生态红线保护、造成恶性群体环境事件等情况的,坚决予以“一票否决”、严肃进行责任追究。对此,张家港市政府朱立凡市长表示,推行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并不是让镇(区)党政主要领导套“紧箍咒”,而要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不唯GDP论英雄”意识,要对区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负责任、有担当。

产业转型,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

“光学膜项目落户张家港,就是看好这里良好投资环境和优质服务理念。我们从项目洽谈到签约合作,前后不到4个小时。这,可以说是个奇迹!”,江苏康得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行政中心总经理张伟介绍说。这一环保型高科技项目,前期投资45亿元,它的投产运营将打破该产品长期被国外垄断的窘况。这几年,张家港始终把转型升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加强源头管控、优化产业能级、培植新型业态上求突破:全市先后否决或劝阻污染项目近600个,其中包括投资上百亿元的超大型项目。

也正如此,张家港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批印染、电镀、化工等“两高一低”(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企业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页岩气、光学膜为支柱的新材料,以LED、锂电池为主体的新能源,以智能装备、再制造为代表的新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更催生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工业“中循环”和经济社会“大循环”格局形成,打造出一条条唇齿相依的“产业链”。

在沙钢集团,通过实施煤气、蒸汽、炉渣、废水和焦化副产品五大“循环回收利用工程”,年回收蒸汽200多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7.2%、吨钢新鲜水耗仅为3.6立方,由此产生效益占企业总效益20%以上。在张家港,这样的企业内部“小循环”随处可见。

2001年成立之初,张家港保税区率先提出“绿色招商”理念,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看项目先进性和环保性,更要看该项目在园区产业发展中的链接性。正是看中园区循环产业链的功能,美国杜邦、道康宁,日本触媒等国际化工“巨无霸”相继入驻园区。目前,园区形成精细化工、棕榈油、有机硅等多条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半数以上企业进入循环经济圈,构筑起园区工业“中循环”。

不仅如此,在社会层面,张家港也积极实行资源整合,变废为宝,逐步构建社会经济“大循环”。

沙洲湖

环境整治,呵护绿色化生态家园

走进张家港,天蓝水碧、草木葱茏。2006—2015年连续实施的三轮环保“三三三工程”(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化工行业专项治理三年行动),为营造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环境、人与自然共和谐的宜居环境功不可没。

2008年1月18日16时30分,“5,4,3,2,1, 放!”伴随一声令下,张家港油脂食品有限公司内45米高的烟囱轰然坍塌。至此,张家港市区二环路以内139根烟囱全部拆除。据测算,仅此一项,张家港每年可减少原煤使用量1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300吨、减排烟尘1700吨。截止目前,全市累计革除燃煤锅炉700多台(套),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电力行业燃煤机组脱硝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

自然不足人工补、先天不足后天补。张家港市创新城市经营理念,在水环境治理上成功展示出一个个人工生态建设的“经典之作”:朝东圩港—环城河工程打造城市“亲水通道”,昔日被戏称为“龙须沟”的小城河变成如今的“城市会客厅”,利用沿江高速公路集中取土建成风光旖旎的暨阳湖生态园,东横河、三干河……居民家门前一条条黑臭的“墨水河”也已旧貌换新颜。“以城市的标准建设农村”。张家港大力实施农村大环境整治,突出村容村貌整治、市镇河道疏浚、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拆坝建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彰显城乡一体特色。在江苏省率先实现村庄环境整治100%达标,一批康居乡村和美丽镇村示范点脱颖而出。对全市水污染企业,张家港更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60平方公里的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几十家化工企业生产废水通过120多公里的地下管道,输送到国内第一家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借助中水回用技术,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为切实扭转“多点排污、分散监管”状况,张家港对排污企业密集区域实施工业污水接管集中处理工程,全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率80%以上。

为从源头上保护环境,张家港通过“退二进三”战略,腾笼换凤淘汰落后产能,2011年以来关停淘汰污染企业460多家,置换土地2万多亩,为全市经济持续发展腾出宝贵的环境容量。随着张家港90%以上企业进区入园,市政府适时出台《工业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产业发展循环化、环境质量生态化。

张家港暨阳湖生态园区

全民共建,缔造绿色化生活品质

在张家港,“环境创造财富、生态惠及民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多年来,无论是利用重大环境节日城乡联动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还是倡导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都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对于违反环保法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现象,广大群众也都敢于抵制和检举。

为倡导“绿色出行”,张家港在周边地区首个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遍布城区227个网点的4800辆公共自行车受到广大市民普遍欢迎。市民王先生说:“自从有了公共自行车,我几乎天天骑它。在骑行过程中,我感觉有很多好处:既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又排解了出行停车难的问题,更能让自己身体得到锻炼。”如今,张家港城区已实现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全覆盖,居民出行公共自行车日均使用量5.2次。与此同时,张家港又在江苏省率先批量使用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全市公交出行分担率接近25%,与汽油、柴油公交车相比,LNG公交车尾气综合排放量减少85%。

此外,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绿色化”主题活动在张家港同步开展:“光盘行动”培育市民良好的节约习惯,发放环保宣传品、购物袋引导居民绿色消费,城乡普及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器具让大家主动关注环境标志产品……一个个有着低碳气息的环保公益活动,也让绿色生活理念慢慢渗透到张家港每家每户、每个市民。

公众参与,生机无限。在全民共建生态文明的大潮中,张家港正在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逐步形成“国家级生态镇(村)”创建“一片绿”和“美丽镇(村)”建设“满堂红”……生态文明理念正深深植根于港城人民心中。

猜你喜欢

张家港园区文明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请文明演绎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漫说文明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