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达“东方精神”才具国际影响力

2015-10-08赵玉国

中国收藏 2015年9期
关键词:水墨中国画学术

赵玉国

谈论“水墨”的话题不能缺少他的推广者—策展人。作为年轻的策展人、批评家,朱小钧看待“新水墨”的视角并没有脱离传统。虽然他策划的展览经常以“新水墨”冠名,但他觉得这和市场概念中没经过学术考量的“新水墨”完全是两回事。市场上“新水墨”的模糊提法可能只是一种资本策略,他认为资本一定会选择好的艺术家,而这并不是一个虚伪命题可以做到的。

《中国收藏》:近几年“新水墨”一词十分流行,但从整体作品来看并没有一个非常明显代表“新水墨”这一概念的风格特征,您觉得提出“新水墨”的意义在哪?

朱小钧:我自始至终都认为并没有旧水墨和新水墨的对应,这完全是一个市场营销的概念,对此我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这可能只是从年龄和类型上由于市场的需要催生的一种概念。而从近两年的市场情况看,“新水墨”也并不是一个值得大声称赞的概念,因为它的起伏非常大,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觉。我们在开学术研讨会的时候,大家对此也有过讨论,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没有谁从学术角度提出了“新水墨”这个词,目前它还不太经得起学术推敲。

《中国收藏》:如果说经不起学术推敲,那么您2011年在东京策划了一个名为“中国新水墨”的展览,当时您的定位和现在我们理解的“新水墨”有什么不同?

朱小钧:当时并没有一个板块化的市场概念,叫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和传统风格有一个区隔,着力推出年轻艺术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人。做出选择的依据来源于对艺术家综合水准的判断。第一,要有很好的学院教育背景,以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为主;第二,要有比较独立的绘画风格和个性化笔墨语言;第三,艺术家的展览履历也很重要,选择了在水墨展览里经常出现的面孔。在当时参展的20位艺术家中,有16位成为了目前所谓“新水墨”的代表艺术家。

《中国收藏》:您这个展览和之后所谓的“新水墨”有没有必然联系,有人认为2013年是“新水墨元年”,而您在2011年就提出了。

朱小钧:当时我的选择是站在学术层面进行考量的,和后来流行于市场中的“新水墨”完全两回事。其实在2011年之前也有“新水墨”的说法,主要是从年龄上来区分的,以70到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为主,以水墨材料为创作基础,绘画面貌与传统中国画有所区别,题材上与我们的当代生活紧紧相关。

《中国收藏》:从您身边的反馈来看,艺术家们对这个概念认同吗?

朱小钧:艺术家其实并没有特别清晰地认为自己属于某一画派或某一门类,一般只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家。一些艺术家希望的是自己的当代性更强,在对中国画的承续上能有更大的创新。

《中国收藏》:现在从市场或者学术上来看,大家更愿意提“水墨”一词,而“中国画”一词却很少被提及,您觉得“水墨”是否还属于中国画范畴,它未来会比中国画的范围更大吗?

朱小钧:我认为“水墨”和“中国画”应该是并行的,并不相悖,也更不能说谁隶属于谁。中国画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门类,而现在有“新工笔”和“新水墨”等等提法,表面上看有所区分,但这些都是话题性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理上进行严格的界定和梳理,所以很难在定义上说谁属于谁、谁包含谁。

《中国收藏》:水墨已不仅仅以架上艺术的形式呈现,也有装置、影像甚至行为的方式,这些是否和“新水墨”又有所不同?

朱小钧:我在近期也将做一个比较综合的水墨展览,我们遴选了40位艺术家,他们的创作都和水墨这个大概念相关,包括装置、影像、新媒体等表现形式,希望能通过种种尝试拓宽传统水墨的表现力。我觉得更准确表达这个意义的词汇是“东方精神”,它表现的是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与西方不同的精神面貌。我一直都很反对用材料来界定艺术属性,谁是水墨画家,谁是版画家或者油画家,这种提法已经过时了。而“新水墨”就更有局限性,因为它的概念不清晰,到底什么类型的作品应该属于它的范畴?材料是水墨的,又刚好和传统有所差别就是“新水墨”吗?那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何必叫“新水墨”。我们更希望艺术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东方精神的理解和体认,而不是用一个模糊的概念标榜自己。

《中国收藏》:你觉得相比“中国画”,“水墨”一词是不是在国际上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推广您所说的“东方精神”?

朱小钧:常规理解是这样的。但是我每年也会到国外去搞展览,我们想让西方人能更加深层次地理解中国水墨艺术。但每个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有的人认为新的表现形式更能体现中国的变化,也有人觉得传统的形式才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像谷文达、徐冰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他们的艺术表达看起来很当代,但其实内核都源自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用中国最传统的元素生成的当代艺术。所以,所谓的国际化并不是推出一个词汇可以做到的。

《中国收藏》:有人认为“新水墨”缺乏学术支撑,遭受到很多质疑。最近李小山就发表言论称“‘新水墨热’是一种集体起哄”,您觉得“新水墨”目前是一种怎样的境遇,它的未来会怎样?

朱小钧:市场的推动让大家都在关注“新水墨”,它从无到有,再到迅速崛起,主要是市场在起作用。我认为好的艺术家对自己的创作不仅要有更新的要求,还要有更深的追求,不管市场起和落,都能经受住考验。未来谁都没有办法判断,大家多做一些对行业有建设性、推动性的工作就好。市场虽然推动了某些板块概念的兴起,但市场也是大浪淘沙的,它的起伏更能检验什么是好的艺术家。在市场的磨砺中,资本选择的艺术家一定是好的艺术家,这是我在实践中归纳的一条真理。所以,其实“新水墨”真的是个伪命题,也不要把更多人归结在里面,还是称呼“水墨”比较恰当。

猜你喜欢

水墨中国画学术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水墨
水墨人物
书画名人汇
当代水墨邀请展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水墨谐趣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