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诗歌鉴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5-09-27史玲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9期
关键词:研墨诗风泪水

诗歌鉴赏题一直是高中阶段同学们比较头痛的题目,复习最根本的方法是熟诵和掌握一定的诗歌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此外在高考当中,掌握一定的技巧,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注意四点”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要注意题目

吴齐贤在《论杜》中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

诗词当中有些标题就是题眼,诗眼,词眼。通过标题就能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洛城闻笛》(2002年高考题)、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考生如能抓住题目中的“喜”、“览古”、“送”、“闻笛”、“咏”、“怨”、“思”等,这些词句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连,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词义上的暗示性,考生若能带着这些思考来读诗,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注意作者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汉晋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南唐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唐代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三、要注意注释

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义,为进一步深入分析鉴赏诗歌作准备。

四、要注意书面表达

平时练习,高考答题在很大程度上,学生“重理解,轻表达”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成为思想表达的瓶颈。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或先写结论然后分析或先分析再写结论等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逻辑合理,鉴赏表述时前后贯通,自圆其说,合理恰当。

考生“注意四点”,平时加以揣摩,练习,高考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笔者结合高考中的实例,向广大高中学生进一步阐明其中的道理。比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及表达技巧的赏析。

【解题思路】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从词的每一个意象上去思考,联系作者的思念之情去作答即可。

【易错点拨】作用不能应从形式和内容量方面去做答,即不能从表达的情感上和描写的画面上入手。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情到至极,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以致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易错点拨】不理解意象之间的关系,作者所选的意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赏析】上片由写景引出“千里念行客”这一中心。首句由物候点明季节,景物氛围渲染出离别的悲凉气氛,三、四句旨在怀人。下片承“千里念行客”一句,因寄书不得,思念之情无由寄托,故而弹泪。全词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在文笔上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代诗歌的鉴赏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技巧,再加上训练和积累,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史玲玲,教师,现居山东定陶。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墨诗风泪水
秋悟
送给年轻人的5句话
学苑诗风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复杂的泪水
Ways of Communication
论贾岛与唐宋清苦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