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

2015-09-27张顺张水霞姚义好石晶晶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颞叶脑血管病复查

张顺,张水霞,姚义好,石晶晶,朱文珍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是一种无创的、不需要外源对比剂的研究脑组织血流灌注的方法,它采用新近改进的三维容积式扫描,较以往ASL技术有明显的优势,现已初步应用于脑肿瘤[1-4]、脑血管疾病[5-8]、脑变性疾病[9]等,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软化,致使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包括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60%~80%,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患者的生存质量。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并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或间断发作,严重者可进展为脑梗死。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3D-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共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3例,女7例,年龄24~78岁,平均(53.70±12.48)岁。30例患者中急性脑梗死13例,TIA 17例。脑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肢体无力;TIA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肢体无力、头晕、视物旋转、行走不稳等症状。

2.检查方法

采用GE 3.0TDiscovery 750MR扫描仪,32通道头线圈。检查方法包括:T1FLAIR(TR 2993.1ms,TE 24msTI 869msFSE T2WITR 4644msTE 102ms)、T2FLAIR(TR 8000ms,TE 160ms,TI 2100ms)、DWI(EPI,TR 3000ms,b=1000s/mm2)、MRA(TR 1750ms,TE 24ms,TI 629ms)和3D-ASL(TR 4787ms,TE 14.6ms),视野24cm×24cm,分辨率1024×8,激励次数3,标记后延迟时间1525ms。

3.图像分析与数据处理

3D-ASL原始图像传输至GE ADW4.5工作站,经后处理得到全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图。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的DWI及ASL-CBF图有无异常。选择13例脑梗死患者的梗死最大层面,采用手动勾画法分别在DWI、ASL-CBF图上测量梗死面积和灌注异常面积,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7例TIA在DWI图上均无阳性发现,未见明显高信号病变。12例在ASL-CBF图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灌注减低区(图1),5例未见明显异常灌注区;2例TIA患者复查时可见ASL-CBF图上血流灌注部分恢复,部分区域恢复正常。

图3 左侧颞叶脑梗死。男,56岁,突发右侧肢体偏瘫,分别于发病12h、3d、7d、45d行DWI、T2FLAIR、MRA及3D-ASL扫描。a)发病12h,DWI示左侧颞叶大片状高信号(箭);b)发病12h,T2FALIR示病变区呈稍高信号(箭);c)发病12h,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分支减少;d)发病12h,ASL-CBF图示病变区血流量明显减少(★);e)第3d时复查,DWI示左侧颞叶高信号更明显(箭);f)第3d时复查,T2FALIR示病变区呈高信号(箭);g)第3d时复查,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分支减少;h)第3d时复查,ASL-CBF图示左侧颞、枕叶及右侧枕叶血流量明显减少(★),提示病情进展;i)第7d时复查,DWI示左侧颞叶高信号内见少许脑回状等、高信号(箭);j)第7d时复查,T2FALIR示病变呈等、高信号(箭);k)第7d时复查,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分支部分再通;l)第7d时复查,ASL-CBF图示左侧颞叶病变区边缘出现高灌注,其内见条索状高信号(箭);m)第45d时复查,DWI示左侧颞叶呈低信号(箭);n)第45d时复查,T2FALIR示病变区呈等、高信号;o)第45d时复查,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分支稍减少;p)第45d时复查,ASL-CBF图示左侧颞枕叶及右侧枕叶血流量减少(★)。

1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首次检查距发病时间为2~24h;梗死区位于额叶、颞叶(图2、3)、顶枕叶及基底节区,DWI图上呈高信号,梗死面积为(1026.54±295.50mm ASL-CBF 图 上 灌 注 异 常 面 积 为(2901.77±415.94)mm2,其中低灌注10例,低灌注区出现大小不等高灌注3例;ASL-CBF图上灌注异常面积大于DWI图上梗死面积,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P=0.001)。13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治疗后复查1~3次,距发病时间1~45d,其中7例患者复查1次,5例患者复查2次,1例患者复查3次,共计复查20人次;在20次脑梗死复查中,有6次出现高灌注,4次呈稍高灌注,10次为低灌注;其中出现高灌注或稍高灌注的发病时间主要分布于1~7d。

讨 论

目前,最主要的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分为两大类:脉冲式和连续式。3D-ASL是近几年开发的、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的三维螺旋式采集、脉冲式和连续式有机结合的标记技术,可有效克服回波平面成像(EPI)所带来的磁敏感伪影,有效克服运动伪影,其信噪比更高,灌注图像更均匀。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发病机理为脑动脉硬化、狭窄,最常见原因是急性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血管闭塞,临床处理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再复发。对于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常规MRI技术通常无阳性发现,3D-ASL技术可早于脑组织梗死发生前发现血流的灌注减低状态,结合DWI及MRA可对脑梗死做出明确诊断,有利于及时治疗。同时,与静脉团注式对比增强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ed imaging,PWI)相比[5,10],3D-ASL扫描时间短,无需注射对比剂,有利于及时有效的治疗。另外,3D-ASL可实现短期内多次扫描,患者耐受性好,能动态观察全脑血流灌注状态。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3D-ASL可及时反映缺血梗死区的血流灌注恢复情况,并可发现脑组织血流灌注增高区,有利于全面评估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指导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本研究有3例脑梗死患者在首次检查时梗死区内即出现高灌注,1例行溶栓治疗后可见梗死区呈过度灌注状态,提示血流恢复;同时本研究发现,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SL-CBF图上灌注异常面积大于DWI图上梗死的面积,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P=0.001),故笔者认为ASL与DWI的不匹配区可能预示着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存在。但Zaharchuk等[11]的研究认为与PWI-DWI的不匹配相比,ASL-DWI不匹配存在过度评估,因ASL反映脑缺血状态更敏感,ASL-DWI不匹配区除了包含IP,同时也存在良性灌注不足区[12]。

TIA在常规 MRI,甚至DWI上常表现为阴性。3D-ASL较其他常规MRI序列更敏感,且可短时间内反复多次评估全脑血流灌注情况,亦可发现部分TIA患者与临床症状对应的功能区异常灌注,评估是否存在低血流灌注状态,从而明确诊断以及时治疗。本研究17例在DWI上显示为阴性的TIA患者,12例于ASL-CBF图上见不同程度的灌注减低,ASL阳性检出率为70.59%;本研究17例TIA患者中1例于3DASL扫描时显示左侧大脑半球大片状低灌注状态,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扩管治疗后复查3DASL,可见左侧大脑半球血流灌注基本恢复。Zaharchuk等[13]发现ASL可检出62%的TIA患者,明显高于DWI(24%)、MRA(13%)以及 PWI(31%)。陈耿等[14]报道单用DWI对TIA的检出率为0,单用ASL对TIA的检出率为70%,而联合运用DWI及ASL可提高对TIA的早期检出率。

本研究的不足:脑梗死及TIA的样本量偏少,缺乏大样本统计学数据;未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分期来比较3D-ASL的优势,以上均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总之,3D-ASL可全面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流灌注状态,较其他常规MRI更敏感,并可动态观察脑梗死的血流恢复情况;同时,可发现TIA患者在常规MRI序列上不能发现的血流灌注减低区。因此,3D-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序列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1]江晶晶,赵凌云,姚义好,等.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4,29(8):896-900.

[2]王波.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32):18-20.

[3]肖华锋,娄昕,陈志晔,等.三维动脉自旋标记与对比增强灌注成像在神经上皮肿瘤术前分级中的对照研究[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杂志(电子版),2013,2(2):12-14.

[4]王敏,王德杭,洪汛宁,等.3.0TMR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对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7):954-959.

[5]张水霞,张顺,姚义好,等.3D-ASL与 DSC-PWI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对比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29(8):901-905.

[6]Zaharchuk G.Arterial spin labeling for acute stroke:practical considerations[J].Transl Stroke Res,2012,3(2):228-235.

[7]Zaharchuk G.Arterial spin label imaging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Neuroimaging Clin N Am,2011,21(2):285-301.

[8]孟金雷,孙学进.磁共振灌注成像在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应用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1,2(5):384-387.

[9]凌华威,张泳,丁蓓,等.基于体素分析的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脑血流灌注中的应用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11(4):370-374.

[10]Huck S,Kerl HU,Al-Zghloul M,et al.Arterial spin labeling at 3.0Tesla in subacute ischemia[J].Clin Neuroradiol,2012,22(1):29-37.

[11]Zaharchuk G,El Mogy IS,Fischbein NJ,et al.Comparison of arterial spin labeling and bolus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for detecting mismatch in acute stroke[J].Stroke,2012,43(7):1843-1848.

[12]Heiss W.The ischemic penumbra:correlates in imag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J].Cerebrovasc Dis,2011,32(4):307-320.

[13]Zaharchuk G,Olivot J,Fischbein NJ,et al.Arterial spin labeling imaging findings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patients:comparison with diffusion-and bolus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J].Cerebrovasc Dis,2012,34(3):221-228.

[14]陈耿,宦怡,徐俊卿,等.MR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8):1100-1103.

猜你喜欢

颞叶脑血管病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