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野外地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周口店实习为例

2015-09-27李方林袁晏明谢淑云鲍征宇

中国地质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网络时代建构主义

严 森,李方林,袁晏明,谢淑云,邹 玮,鲍征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实践教学

网络时代野外地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周口店实习为例

严 森,李方林,袁晏明,谢淑云,邹 玮,鲍征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地质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单向讲解灌输式野外教学已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的新要求,在翻转课堂和新建构主义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我们结合周口店野外教学的要求,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来开展教学工作,在网络自主学习、野外互动式教学和实习成绩考核环节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网络可以在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野外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提升整体的野外教学质量。

网络时代;野外教学;翻转课堂;新建构主义;周口店

一、引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野外实践教学与室内理论教学构成了地质教育的两大体系[1]。野外实习是培养合格地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和专业特色,对培养学生兴趣、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地质类专业毕业生野外地质工作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熟练程度。因此,加强地质野外教学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地质专业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目前野外地质实习教学主要采用单向的讲解灌输式教学法,即每到一个地质实习点,每遇一处地质现象,老师把学生们叫到一起,老师讲解地质现象,学生围过来跟着看,被动做记录,缺少主动思考和探索[2]。这种模式实际是对室内课堂上填鸭式教学的一种拷贝,不利于培养学生在野外的独立工作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严重背离了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的初衷和根本目标[2]。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是处于中心位置的组织者和传授者,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一种边缘位置,需要调整自己以适应指导老师,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影响了野外教学的整体效果,进而削弱了学生的野外独立工作能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单向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其有效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因此,在野外教学实践过程中,转变这种单向灌输教学方式对提高地质类专业野外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电脑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逐年提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如视频公开课和慕课课程等也越来越多,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如QQ和微信等也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也越来越容易。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智能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3-4]。大学生在深入网络生活并逐渐习惯于网络时代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方式后,必定要求教学工作(包括野外实习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够采用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新方式进行。周口店野外地质实习是我校地质类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在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考虑网络对教学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利用网络相关技术手段来开展实践教学。

本文在分析网络时代的学习特征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要求,探讨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展双向互动式野外实践教学,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野外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野外教学质量。

二、网络时代的学习特征和教学模式

网络不仅改变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承和传播的途径,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网络时代之前,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是纸质材料,如教科书、期刊和报纸等。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和知识的承载与传播逐渐由纸质媒体转移到网络,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也随之由各种纸质材料转移到网络[4]。与传统时代相比,网络时代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不仅更加方便迅捷,而且还特别注重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这样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容易。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更强,也更加注重信息和知识的分享和建构。学习者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充分共享各种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在信息共享交流和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形成知识的螺旋式增长。整个学习系统是动态的,学习者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增长,而且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美国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5-6]。也有学者认为,教学视频并非翻转课堂的核心,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才是翻转课堂的真正含义,翻转课堂的成功得益于探究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带来的主动学习[5]。大量视频公开课的诞生和各种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和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发展[6]。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

随着网络化学习日益“侵入”传统的教学领域,以往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为了应对网络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国内教育研究专家提出了适用于网络时代的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7-10]。该教学模式是针对网络时代的学习特征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新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的普遍经验,经过演绎推理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认为学习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并在建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创新;强调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重视隐性知识的挖掘,认为学习包含 “顿悟 ”过程,主张学习者主动地通过创造性重构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认为教师对具体知识的讲授在网络时代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交流和写作等,实现知识创新。

三、利用网络提升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1.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是我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与周口店野外地质实习相关的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在野外实习开始前,指导学生安装学校图书馆开发的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图书馆程序(图1),通过该移动图书馆可以下载相关区域地质资料和电子版实习指导书,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周口店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教学内容和野外填图等基本情况,对野外实习有一个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在每条路线教学开始前引导学生观看爱课程网的野外教学视频(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 course_2418.html)(图2),让学生对野外地质现象和相关知识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为野外开展双向互动式教学奠定基础。

图1 移动图书馆界面和电子版实习指导书

图2 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网络视频课程页面

2.利用网络开展双向互动式教学

鉴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满足野外教学的需求,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即时通讯技术开展双向互动式教学。在野外教学开始前,可以利用QQ群和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提前给学生布置野外实习任务和相关要求,发送各类学习资料,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精品课程和电子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初步了解野外教学相关知识点。在野外教学现场,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仔细观察识别野外地质现象并分析其可能成因。要求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并发现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协作与探究,再针对野外地质现象设计一些具有拔高性质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举一反三的深入思考,让野外成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成为学生在老师辅导下开展实习和实践、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试验场;在野外教学结束回到实习站后,鼓励学生继续借助网络来进行协作与探究式学习,积极利用QQ群和微信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答疑解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野外所见的地质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下面以鞘褶皱教学为例简要说明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双向互动式教学:在野外教学前,利用网络给学生发送鞘褶皱的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观看爱课程网上的野外教学视频,使得学生了解鞘褶皱的基本特征,对其野外出露形态有初步认识。在野外教学点上,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识别鞘褶皱现象,随后讲解鞘褶皱的基本特点,然后针对野外鞘褶皱的形态开展互动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野外现象自主绘制鞘褶皱的素描图,除了传统的三维外观素描图外,学生还能灵活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绘制鞘褶皱的横、纵剖面图等,在绘制完野外素描图后引导学生根据鞘褶皱的位态特征分析其应力情况和构造背景等。在野外教学结束回到实习站后,要求学生利用QQ群和微信等网络技术充分共享各自对鞘褶皱的认识和体会,鼓励大家在线交流探讨鞘褶皱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在野外识别鞘褶皱等问题,根据讨论情况进行适当引导,最终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鞘褶皱的野外特征、形成原因及其构造意义。在整个教学实习过程中,笔者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双向互动式教学,并将其有机融合到野外实践教学中,不仅使得学生很快识别相关地质现象并掌握了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而且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受到启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网络强化对学生个体和实习过程的考核

科学合理有效地评定学生野外实习成绩,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野外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野外实习考核大多采取小组考核的方式进行,并且主要依据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实习报告等最终结果,这样不仅导致部分学生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学习态度不积极,而且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在野外实习中敷衍了事,不利于培养其野外独立工作能力,极大地影响了野外实践教学的效果。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来强化对学生个体和实习过程的考核。在实习过程中,积极利用QQ群和微信等在线通讯工具实时发送各种实习资料和野外照片等,在野外教学前后在线与学生交流讨论,根据学生的野外实习情况和大家共同关心的地质问题等,组织学生开展在线讨论,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会积极参与讨论并能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较难融入讨论过程,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最终深化大家对野外现象和问题的认识。这种在线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互助,共同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大家在共享信息与资源的基础上,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在线“深谈”不仅有助于学生挖掘隐性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顿悟”,最终达成对野外现象和地质问题的深刻认识,促进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网络在线交流和互动,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及其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且有助于我们发现野外教学中的问题以及需要给予更多帮助和辅导的学生,从而提升整体的野外实践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网络不仅改变了知识的传承和传播的途径,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针对网络时代的学习特征,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适用于网络时代的翻转课堂和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这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结合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的相关要求,开展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双向互动式教学和实习成绩考核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网络可以在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野外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提升整体的野外教学质量。

注:本次参加 2015 年度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的教员还有陈能松、王家生、卢宗盛、任利民、刘强和陈旭等老师,此文也凝聚着他们的思想,特表谢意 !

[1] 余际从,刘粤湘,李杰,等.我国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突破口[J].中国地质教育,2013,22(4):1-5.

[2] 沈玉林,郭英海,李壮福,等.基础地质实习野外实践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2):66-68.

[3] 董玉森,刘强,袁晏明,等.“后智能手机时代”的地质实践教学——以北京周口店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2):99-102.

[4] 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5] 汪晓东,张晨婧仔. “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 23(8):11-16.

[6] 马昌前,佘振兵,桑隆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岩石学教学中的成功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1):44-47.

[7]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4(5):5-11.

[8]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与知识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2(2):36-43.

[9]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10]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11-18.

internet era; field teaching; flipped classroom; new constructivism; Zhoukoudian

G642

A

1006-9372(2015)04-0124-04

2015-09-10。

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20130764);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15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SS2014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3084)及应用地球化学教学团队研究成果。

严 森,男,讲师,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引用格式:严森,李方林,袁晏明,等.网络时代野外地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周口店实习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4):124-127

Title: Practice and Implications of Field Geology Teaching in Internet Era——A Case Study in Zhoukoudian

Author(s): YAN Sen, LI Fang-lin, YUAN Yan-ming, XIE Shu-yun, ZOU Wei, BAO Zheng-yu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网络时代建构主义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话到一半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信息技术课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策略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网络时代
他已作了“交代”